王达军
摘 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是共产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体育;文化;教育;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内容非常广泛。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人们的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这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从中可以看出,精神文明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精神生产的规模和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是精神生活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它既包括与物质生产发生直接关系的教育、科学、文化与卫生,也包括与物质生产发生间接关系的理想、信念、道德和风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是共产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体育,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它是精神文明的内容,更是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对推动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提高对体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增强我们的工作自觉性和责任感,更好地发挥体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体育是一种寓教有于运动之中的复杂的社会现象,是通过运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一种社会活动。它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运用体力和智力相结合的运动手段,作用于人类个体和社会,并取得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综合效果的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人体自身运动及其作用于人类社会生活,是体育发展过程中互相联系而又互相斗争的两个对立统一的侧面。其结果不仅人的体质、民族体质得到增强,而且还使人的精神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的风貌产生变化。所以体育是人类为满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的一种实践活动。只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结合才有了体育,只有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结合才不断推动体育的发展。体育就是沿着这个发展规律,作为以增强体质为主要目的,并不断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精神财富,长期存在于社会领域,它是人类生活中的需要内容。各种社会都利用体育为统治阶级服务。上古时代的希腊等国曾把体有作为生活的中心。如公元前五五八年波斯脱离了米地叠独立,在一种“征服”的人生哲学和“体育达成”的指导思想下,为了训练能征善战的士兵,他们规定凡年满六岁的儿童,都要开始接受跑、跳、掷标枪、爬山、骑马等严格的技能训练。为了考验和发展他们的军队,往往以长时间的行军,以不足的粮食和单薄的衣服以及严格的耍求去锻炼他们。儿童教育的主旨是注重身体和道德两方面,这种道德训练的目的在于养成更健全的战士。当时的斯巴达和雅典都有类似的情形。他们都把各自的阶级意识渗透到体育的精神内容之中。
随着历史的发展,近代各国对体育的应用更为广泛。因此,体育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是一个社会文明与否的标志之一。任何社会都要发展它所需要的这方面的精神文明。社会主义体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体育不仅属于教育的范畴,而且作为社会主义财富,已被广泛地运用到社会主义的生产、军事、医疗、业余文化生活、竞技、商业、外交、宣传、艺术表演以及各种特殊职业人员的训练、选拔等方面。原来以锻炼身体为主要的体育,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已经与人类的其他社会活动更加密切的结合在一起了,而其精神内容和物质内容日益丰富。因而,体育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需要,是历史的必然。
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由体育本身固有特点所决定的。体育最本质的特点是增强体质。这是体育对社会贡献的物质因素。它对人类的这种特殊作用,是其他事业所不能代替的。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而人民体质的增强既是物质文明的基础,又是精神文明的基础。高度发展两个文明,就要有高度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要由共产主义思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也就是要发展人民的德和智,而德智皆寄于体。有了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才能更好滴工作、学习和生产,才能建设高度的文明;有健全的身体,才有健全的精神。没有全民族的健康体质,建设精神文明是不可能的。马克思指出:“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发展不可避免地是有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决定的”。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会逐步发生变化,要求人们掌握复杂的技术,能灵活、准确、协调地控制生产过程,特别是对中枢 神经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要求都是以强健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为基础的。同时,随着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的认识和研究日益深入,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和个人在文化生活中的满足,对自身的健康也更加重视。因此,通过体育活动来调节人们的生活,增强人民的体质就不仅是个体发展的需要,而是整个社会的需要;不仅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而且是为了建设精神文明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的需要。实践证明,体育可以锻炼人的体魄,陶冶人的性情,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思想。通过体育实践,还可以反映我们国家的安定团结、繁荣昌盛;反映人民同心同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昂扬斗志和振兴中华的进取精神。
在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过程中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是体育的又一特点--竞赛性,所决定的。体育运动竞赛的对抗性、竞赛结果的不确定性,技艺的惊险性和接受法则的朴素性等特点,使人们便于接受,易于感染、富有性趣。体育竞赛的那种持久的迷人程度,吸引人的魅力,对社会渗透范围之广,是任何一种娱乐形式无法比擬的。它不仅可以使人欣赏、娱乐、喜闻乐见,而且寓教育于其中,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极好工具。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要按照共产主义的道德规范促进人的社会化。人的社会化是靠多方面的工作实现的,如教育、社会环境、社会交往等;体育在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方面,能够起着积极的作用。体育不仅可以教导人们具有基本社会技能,而且可以培养人与社会行为规范的统一。体育竞赛中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非常复杂而频繁,情绪的转换也很剧烈和迅速,从中最易发现人的道德品质方面的优缺点。在体育比赛中还有真实的赏与罚,运动员的那种受授、服从、合作以及高尚的体育道德和顽强的拚博精神,无时不感染着观众。所以体育竞赛不仅能教育运动员,也教育着广大观众。所以在体育竞赛中,最便于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培养守规则、守纪律、处理好和他人的关系等优良品质。因而,体育的效用,不仅在于增强人们的体质,而且可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是取得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综合效果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