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机器人教学中计算思维的培养

2018-01-02 05:50叶碧钗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8期
关键词:计算思维信息技术

叶碧钗

【内容摘要】科技改变未来,小学信息技术也将走出传统模式,进入未来科技。随着智能手机、智能机器人等新一轮的人工智能浪潮的掀起,我们应该把人工智能教学思维的培养实践到课堂中去。本文以小学信息技术机器人教学中计算机思维的培养为介绍对象,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 机器人教学 计算思维

近些年来,机器人逐渐出现在我们的视野,机器人比赛也蓬勃发展,机器人的教学方式也从技术教学改变成思维教学,形成了一个新的平台,这能让学生们更好的培养计算思维能力。本文将以广东教育出版社第三册(上)诺宝机器人这一项目进行论述,浅析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一、激发学生的计算思维主动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机器人教学思维,就先要让学生有计算思维的主动意识。那么如何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呢?作为教师,我们要有意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思维求解问题,让他们体会到计算思维的妙处,从而就不难激发他们形成计算思维的主动意识了。学生在学习诺宝机器人阶段,将会接触到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条件结构。所以,我在学习机器人课程的第一课,就将整个机器人的框架体系分析给学生,并重点强调运用流程图分析问题和解决。

二、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设计问题

问题的设计要讲究策略,既要有一定难度,又要有一定层次性和启发性,要做到循序渐进,要逐步训练学生求解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知识可以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如,在《聪明的巡逻兵》一课中,学生第一次接触使用“多次循环”模块,对循环的概念比较模糊。所以,教师紧密联系前课设计问题,机器人巡逻兵走正四边形要添加4次“直行”和“转向”,如果走正八边形要添加8次,那么如果要走正100边形呢?也要添加100次“直行”和“转向”吗?从而引导学生思考用更简单的方法简化机器人编写程序。在引出多次循环的概念后,教师再次提出问题,机器人走正多边形过程中,循环结构内转向的度数与重复次数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导学生思考机器人走正多边形的转向规律,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形成计算思维。

2.分析问题

在机器人教学中以及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时候一定要鼓励学生利用好计算思维去分析问题,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例如,在《自动避障机器人》一课中,机器人已经装上了红外避障传感器,为什么还是不会遇到障碍物时避开?教师通过生活实例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假如你的眼睛閉上了走路,能躲开障碍物吗?如果睁一会闭一会眼呢?学生联系实际,认识到要一直睁开眼睛才能成功。将其迁移到机器人中也一样。红外避障传感器需要一直在工作状态中,才能确保机器人能识别障碍物,学生因此认识到“永久循环”模块在避障机器人程序中的重要性。但是,学生会发现,机器人识别到障碍物后,还需要指令明确下一步行动。就像眼睛看到障碍物后需要判断,是继续直行?还是闪开?往哪里闪?此时,学生需要分析“条件判断”结构在程序中的运用,从而解决红外避障机器人程序的编写。

只有通过这样在实践中联系生活实际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可以让学生的计算思维的培养更有实际意义。

3.拓展问题

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后,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拓展延伸问题,促进学生计算思维的进一步养成。

例如,在学习完《寻光机器人》、《会听声音的机器人》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这两种机器人联系一起,你还能想到生活中的什么机器人?在学生提出“楼道感应灯”后,教师鼓励学生结合光感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联系所学,设计楼道感应机器人。在问题延伸、思考、解决过程中,真正将所学知

识与生活融会贯通,有效结合,促进学生学科思维的养成,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需要注意的是,在每次的课程结束后都要求学生作总结分析,因为每次课程结束后学生总会有些问题疑惑以及解决思路等,我们要求学生记录下这些,以便在今后的实践应用中起到很好的经验的作用。这个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们理清思路、加深印象,更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有助于他们提高自己利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通过对小学信息技术机器人教学中计算思维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计算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在提高。但是学生的计算思维的培养是作为教师的我们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要坚持做好引导工作,不断促进学生提升他们的计算思维,能够更好的应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实现科技改变未来的伟大工程。

【参考文献】

[1] 吴南中. 建设性后现代视角下的MOOC资源特质及其生成策略[J]. 中国远程教育,

2015(1):24-29.

[2] 王耀华. 基于计算思维的游戏化学习系统研究与开发[D]. 深圳大学, 2015.

[3]

赵继珍. 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课程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 2014.

(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华区大浪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计算思维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基于计算思维的软件类研究生高级算法课程教学研究
基于计算思维程序设计的军事案例研究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算法的案例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