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2018-01-02 17:18于娜
牡丹 2017年33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应用型办学

地方高校办学的核心任务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可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其原因不能全部指向近年来的高校扩招,而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矛盾更能折射出高校人才培养的缺陷。地方高校在构建艺术设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时,必须以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为前提,学科建设才能有一个好的发展方向。高校要科学地分析社会需求,正确评估自身的办学实力,要主动适应外界环境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优化教学资源分配。本文从地方高校真实存在的问题入手,从实践教学改革的层面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

现阶段,我国正在对地方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调整,提高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以适应当下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笔者凭借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看清了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针对地方高校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和教学模式,分析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以期探索切实可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作为以后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只有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地方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才能走得更远。

一、地方高校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

地方高校在行政上隶属于地方,往往不是重点大学,也不是研究型大学,但它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关系重大。地方高校办学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直接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的总体水平。地方高校办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出适应当下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人们必须面对大学生就业形势不乐观的现实,其原因不能全部指向近年来的高校扩招,而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矛盾更能折射出教育的缺陷。就业市场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要求不断提高,用人单位找不到符合要求的毕业生。以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实践经验丰富和在设计大赛中获奖的学生比较受欢迎,而缺乏实践的毕业生总是碰壁,对工作缺乏信心。这说明高校必须正视专业培养和市场需求的错位,努力整改教学体系,把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应用型人才放在首位。这样才能使学生、学校、社会获得共同的发展,才能符合现阶段高等教育的需求。

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方高校在实践教学中投入了较大的成本,实践环节虽然已经满足课程的需要,但随着产业市场的成熟和就业竞争的加剧,社会对大学生的专业要求不断提高,高校的投入与高速增长的社会需求依然不能平衡。

总的来说,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高校没有提高实践教学认识,隔离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二是实训计划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生投向自由的社会实习,由于实习没有计划和质量保障,它冲击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也给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三是教师普遍存在理论能力较强,实践能力较弱的情况。学校应该聘请有经验的高级技工和民间传统工艺师傅,直接给专业教师传授长期积累的职业技能和经验,解决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困难,完成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要求》指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是高校的首要任务。高校要积极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要以特色构筑核心竞争力,以专业特色求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体制改革,以教学评估为督促手段实现内涵发展,从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提供拔尖的创新型人才,在我国向高等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过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从表面看,艺术设计专业蓬勃发展,招生人数逐年增加,许多地方院校都增开这个专业。在创意产业兴起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为社会所输送的艺术设计人才是否能为社会所用?通过社会反馈的信息可知,很多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缺陷,带来了极其严峻的教学考验。我国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许多不和谐。信息时代,人类不但要灵活运用科学技术,还要使其满足精神文化需求,这无疑对艺术设计的应用型、研究型和创新型教学模式都提出了新要求。

近年来,高校逐渐认识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作为实践型较强的专业,艺术设计更是受到社会欢迎。地方高校要想脱颖而出,必须彰显办学特色,提升教学质量。当前,大部分地方高校的应用型教育模式还处在摸索和完善的過程中,在进行大批量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时,教育模式和方法难免有不妥之处。虽然设计人才已经能够快速大批量生产,但仍不能满足社会巨大的应用型设计人才需求。大部分艺术设计毕业生因为缺乏实践技能,不能马上走上工作岗位。所以,高校只有建立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为社会输送真正的应用型人才。当前,许多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盲目模仿其他地方高校,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让学生树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观念,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结合十几年的艺术设计教育工作,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一是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多模式、多途径探索,充分体现艺术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择业优势。例如,环境艺术设计毕业生不但要懂得方案设计,还要具有施工方面的技能,要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地方高校可以以“应用”为主旨特征构建教学体系,以整体素质的养成作为基础,以应用为目的进行基础理论教学,加强专业课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只有毕业生跟上市场需求的脚步,地方高校才能在社会上取得应有的地位和声誉,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二是整合写生考察、专业考察、暑假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例如,写生考察课程不能只注重写生而忽略了考察,只注重绘画表现而忽略现场比较分析,只注重展览效应而忽略调查报告总结。

三是建立有层次的实习基地,教师结合教研科研项目开展艺术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市场对设计专业从业人员的实际需求,习惯实践工作模式,培养职业素养。

四、结语

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只有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树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观念,强化服务地方经济意识,汲取优秀社会资源,提升教师实践经验,解放思想,大胆追求探索,才能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办学特色,培养出更多能适应市场经济的、综合素质较强的人才,实现学生、学校、社会的共同发展。

(通化师范学院)

作者简介:于娜(1982-),女,吉林柳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创意产业背景下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GH15044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应用型办学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星.云.海》
《花月夜》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