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喇叭戏的发展历史与艺术特色

2018-01-02 17:03杜晓玲
牡丹 2017年33期
关键词:海城秧歌剧种

杜晓玲

海城喇叭戏是辽宁特有的剧种,1998年被确立为辽宁省艺术科学研究重点课题,2008年又被确立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而一个地方剧种的产生和发展与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相连,可以说以上条件是一个地方剧种产生与发展的土壤。没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任何文化艺术都不会“存活于世”。所以,研究海城喇叭戏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色,对制定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海城喇叭戏的发展历史

(一)地理位置优越,为海城喇叭戏提供了孕育的“温床”

海城喇叭戏起源于海城牛庄,这里有适合一个剧种产生、发展的土壤。辽金时期,牛庄就已经是商船云集的港口城镇,明代中叶,牛庄海运、商业更加繁荣,成为关外商品进入东北最重要的码头之一。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所立“重修牛庄小姐庙碑记”中记载“牛庄城北有巨川焉,聚艨艟,通商旅,西连津沽,南接齐鲁,楚、闽、粤各省悉扬帆可至”,说明当时海运之盛。牛庄商贾云集,经济繁荣,山西、山東、河北等地商民大量涌入。这些人常年在外,容易产生思想情绪,为了缓解这种情绪,便将各地的戏曲、音乐、杂耍等消遣娱乐的文艺形式带入牛庄地区。久而久之,与当地民间小曲小调慢慢融合,使“柳子腔”“秧歌调”“喇叭调”“罗罗腔”“耍孩儿”等外地戏曲、小调融入海城喇叭戏秧歌中。海城喇叭戏与当地秧歌渊源甚深。明代,海城地区秧歌盛行,其表演形式与内容广泛,包括当地民歌、小调和舞蹈等,为海城喇叭戏的形成创造了充足的条件。

(二)广泛吸收各种唱腔与艺术形式,使海城喇叭戏得到定型并发展

清初,随着牛庄地区商业发达程度的不断提升,戏曲等文艺活动也更加活跃。当时各地都有戏台,海城、牛庄等地几处戏台经常演戏,以至达到“士妇奔走而观之,自春徂秋无虚日”的盛况,足以看出当时海城百姓多么喜欢看戏。据资料记载,当时海城地区以演出海城喇叭戏为主,亦有其他艺术形式演出,但最受欢迎的还是土生土长的海城喇叭戏。海城喇叭戏以当地民歌为基调,吸取了山东“柳腔”、江西“戈阳腔”、河北的“喇叭牌子”等外来声腔,兼收并蓄,形成了诸强杂陈的喇叭戏声腔体系。这种成熟的“基因”也为海城喇叭戏形成一个剧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清朝嘉庆、道光年间,随着百姓对海城喇叭戏的喜爱逐渐升温它,已经成为当地百姓不可或缺的娱乐、消遣项目。百姓为剧种的人物命运所牵挂,也会随着剧情及演员的表演所欢笑、所动容。在博得观众认可的同时,海城喇叭戏的创作者和表演者没有止步不前,而是继续完善海城喇叭戏的剧目、声腔和表演等,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程式。观众的喜爱与创作者对艺术发展的不懈追求,使海城喇叭戏在此期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得以基本定型。说到海城喇叭戏的成功,人们就不得不提及高跷在其中的运用。在海城喇叭戏作为一方剧种逐渐成熟之时,高跷也逐渐兴起,为了增强可看性,艺人纷纷上跷,形成了海城喇叭戏跷戏结合的艺术特点。

当时,海城地区高跷盛行,每逢正月、艺人白天上跷演出,晚上下地“唱灯碗儿”,农闲时外出撂地演出。艺术出自民间,当地农民的自娱自乐节目很多,有“跳正月,闹二月,唱三月,赶四月,哩哩啦啦到五月”之说。另外还有迎神赛会、祈风求雨、朝山还愿、盂兰盆会等,海城喇叭戏和高跷成为这些活动的主角,也使两种艺术形式慢慢走到一起。海城喇叭戏艺人与高跷艺人同台演出,两种不同的艺术互相借鉴,相辅相成。海城喇叭戏以情节的故事性、人物的形象性和优美动听的音乐唱腔,丰富了高跷的演出内容,增强了高跷的艺术性和欣赏性,也使高跷更具有吸引力。同时,具有一定娱乐性、群众性、流动性的高跷也使海城喇叭戏锦上添花,推动了剧种的发展与进步,为海城喇叭戏在民间广为流传提供了保障。但是,跷戏结合也对海城喇叭戏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限制。由于受跷上表演、演出时间和表演场地的限制,海城喇叭戏在跷上只能表演剧中舞蹈性较强的部分,人们渐渐忽略了海城喇叭戏作为戏曲的情节性与演唱性,久而久之,海城喇叭戏大部分传统剧目失传。

(三)民国与新中国成立后海城喇叭戏的发展状况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人们生活极端困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加剧了对于东北地区资源的掠夺与压榨,极大地影响了当地百姓的生活,也使戏曲演出活动日渐衰落。这时,为了谋生,部分喇叭戏艺人改搭评剧班去城里唱评剧,一部分改行另谋他路,海城喇叭戏演出处于萎缩状态,发展陷入停顿。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大力扶持地方戏曲的发展,在当地政府的关怀下海城喇叭戏也得到了重生。海城喇叭戏艺人将演出的剧节目重新改编,歌颂新政府。例如,以海城喇叭戏曲牌“茨儿山”填词的《翻身农民庆解放》,以《傻柱子接媳妇》填词的《王二嫂过翻身年》等小戏,在全省传唱。而对于传统剧目的挖掘与整理也没有放松,这一时期整理的《王婆骂鸡》《梁赛金擀面》《打枣》《双拐》《锔大缸》等剧目流唱至今。20世纪70年代,“知识青年”、“五七”大军为主体的文艺宣传队,根据当时的宣传需要,创作了新编海城喇叭戏《争板》《一碗深情水》《难逃法网》《夸媳妇》等三十余出剧目。

改革开放后,文艺进入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期,海城喇叭戏也得到各级政府的关怀与重视,其纷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海城喇叭戏进行发掘与抢救。在这种大好形势下,第一部大型海城喇叭戏《跷中情》问世。该剧描绘了充满地域风情、歌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喜剧,一经推出就红遍了大江南北。2008年,海城喇叭戏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有助于更好地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

二、海城喇叭戏的艺术特色

(一)接地气的通俗性

海城喇叭戏产生于民间,最初的观众皆为底层劳动人民,创作的剧目情节简单,言词朴实,通俗易懂,雅俗共赏,为当地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剧情上大多为观众所熟悉的家长里短,而表演上,演员与观众现场交流频繁,激发了演员的极大热情。

(二)充满特色表演的秧歌性

最早的海城喇叭戏很多成分源于秧歌,所以它兼具地秧歌和高跷秧歌的特性。最明显的是,海城喇叭戏的歌舞表演中充满秧歌性,并带有一定故事情节,将海城喇叭戏和秧歌完美结合。而音乐上,海城喇叭戏也借鉴了很多秧歌音乐。

(三)剧情与角色设定上的随意性

传统海城喇叭戏剧情结构与角色塑造上都具有随意性。海城喇叭戏演员皆为贫困农民出身,其演戏装束也极为简单,艺人身穿大布衫,系好腰带,就可以扮演各种角色,所以海城喇叭戏最早也被称为“大布衫子戏”。演员表演时台上台下互动频繁,乐队跟着搭架子,有时观众也会跟着合唱,所以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如《小上坟》《摔镜架》等剧目均有体现。

(四)极强的娱乐性

插科打诨、滑稽搞笑是海城喇叭戏表演的一大艺术特色。幽默的语言、夸张的表演极具吸引力。而喇叭戏演员肢体表演的幽默性也是娱乐性形成的重要元素。以上娱乐性特点使海城喇叭戏风靡一时,成为当地百姓不可或缺的娱乐消遣项目。

(五)演出形式的灵活性

海城喇叭戏演出形式灵活,各种场合、场地都可以表演,并且和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表演,极大地拓展了自身的生存空间,如跷戏结合的表演形式。

三、结语

地方戏剧种不仅是一种戏剧艺术活动,更是民风民俗的重要载体,往往蕴含丰富的地方文化与艺术内涵,是一个融精神追求与物质生活于一体的民俗文化宝藏。海城喇叭戏作为东北地区最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承载着太多的地域文化底蕴与内涵,对于它的保护与发展可以为人们留下宝贵的财富。

(鞍山市演艺集团)

猜你喜欢
海城秧歌剧种
嫁给爱情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昌黎地秧歌
SUPPLEMENTAL DESCRIPTION OF MYXOBOLUS HAICHENGENSIS CHEN, 1958(MYXOZOA: MYXOSPOREA) INFECTING THE GILLS OF ABBOTTINA RIVULARIS BASILEWAKY: MORPHOLOGICAL ANDMOLECULAR DATA
海城河非均匀流水面线的推算研究
乱谭小剧种
《中国小剧种的抢救与研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