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洁
闲来无事,总喜欢捧一本书,品味书韵悠长,或者坐在摇椅上,回想我与书的那些事儿。
“妈妈,那个美人鱼公主怎么样了?”“她飘啊飘,变成了泡沫。她飞向阳光,看着大地上她熟悉的一切,看着幸福的王子和公主,飞到了遥远的地方……”
《海的女儿》是我听到的第一个故事。那一年我三岁。
“啪!”我的手心里出现了一条长长的尺痕。“不是说过了吗?你要爱惜书,和它做好朋友,你这样乱扯乱折,书是会生气的。记住了吗?”
我低下头,揉揉通红的小手,又摸摸书,擦掉眼角的泪花,重重地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我懂得了要爱惜书本。那一年,我五岁。
“爸爸,我都认识好多字了,我也会读拼音了……”“好,今天,咱们就去把那本《安徒生童话》买回家。”“好耶,好耶!爸爸,我就知道你最好了!”
在我心满意足地把书捧回家的那一年,我七岁。
坐在夕陽下,我微笑着,细数光阴远走……
“哥,哥,新华书店里出《福尔摩斯全集》了,我们去买一套吧,买回来我看完了就给你!”哥哥皱皱眉头,说:“男孩子爱看的东西,你一个女孩子家看什么?不害怕吗?”
“不怕不怕,咱们快去买吧。对了,我先走了。别忘了拿钱!”
“噢,好。什么?坏丫头,又用我的钱?你给我回来!”
那一年,我十岁。
“爸,出差有什么礼物没?” “什么?《苏轼》?爸,你看标题写得真好:‘苏轼——无法复制的天才。你真是我的知己啊!不过,嘿嘿,您就没再买点别的吃的东西?”
我尽情遨游在古人的世界,用我童稚的心去勾勒古人的生活。
那一年,我十一岁。
书就像一脉清泉,激荡在我心里的每一个角落;书又像一把种子,播撒在我心田;书更像一米阳光,照亮我心中每一寸沃土。
也只有书,才能让我感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阳光,“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哀怨,“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惆怅,“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哀愁,“杜鹃啼血猿哀鸣”的苦闷,“感时花溅泪”的悲痛。
还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傲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胸怀,宁可战死也不卑微地活着的气概,大江东去的豪迈情怀!
花香如故,独留一半书香,回味,悠长……
【简评】
文章语言生动活泼,作者以轻松愉快的笔调为读者讲述了“我与书的那些事儿”,作者的成长史就是自己的阅读史。
(指导老师:李佩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