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纪良
玉米产量和农民增收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玉米种植技术的提升,技术的进步对于实现优质玉米的种植管理、快速提升产量具有极大的价值。同时,伴随着玉米种植技术的进步,如何完善技术推广,使得新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惠及更多民众,最终为我国玉米种植提供更好的保障。
一、玉米种植技术概述
(一)改革种植方式
种植方式的改革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这要求农民和农业科技工作者适时转变以往的陈旧观念,及时根据相應的科学研究和相应的结论创新玉米种植方式,优化玉米种植技术。其中,以提高和玉米秆之间的通透性需要依靠更大的行间距和并适当缩小株距来完成,从而达到增产和提升质量的目的。
(二)田间土壤管理技术的多样化
深翻土壤对于改善土壤环境、提升土壤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深翻后土壤含水量、孔隙度和微生物均有增加,同时由于微生物活动加强,可加速土壤熟化,增加土壤养分,对于土壤的透气性和水分的流动供给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同时避免了土壤板结,为果树根系的纵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进行果园土壤深翻作业的时间需要进行研究和把握,一般春季深翻应该在地表解冻后及时进行,有利于根系的快速生长;夏翻在新梢停长或根系前期生长高峰过后,雨季到来之前进行,有助于根系损伤的修复,同时为夏季多雨的天气做好准备,扩充土壤水含量,为果树的结实和果实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基础养分条件;秋季深翻一般在果实采收前后结合秋季施肥同时进行,此时深翻有助于根系生长,为果树越冬过程中保证充足的养分以及水分条件做准备;冬季深翻则应该在土壤结冻前进行,我国北方寒冷地区进行深翻会伤及树根,因而一般省略冬翻的步骤。
(三)选取更加优质的玉米种子
在玉米种子的选择方面,选择晚熟或中晚熟的玉米品种,能够较好的提高杂交玉米产量。同时,为了保证玉米能够顺利生长,在气温不高的地区可选择提前育苗的时间,或者通过晾晒、浸泡玉米种子也可达到提高发芽率,并催生更高质量的玉米的生产。
(四)加强田间水肥管理
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水分的多寡会直接影响到玉米的健康生长,水分的多寡需要根据不同的栽种环境和果树的具体品种做针对性的研究,国内的相关研究针对水分胁迫与果树生长的具体方面,表现在叶片、根系、气孔反应、矿质营养、活性氧代谢等不同方面。针对水分胁迫与果树的理化状态、生理功能、果实产量等不同方面进行综合地、系统地研究有助于相关种植工作的顺利开展,指导不同地区的玉米种植因地制宜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意义。注重对玉米种植过程中的水分引导与管理的同时还要注意施肥的过程,良好的肥料是保证玉米高产的重要一环,然而在施肥过程中需要根据玉米自身的生长情况进行,不同的玉米品种具有不同的吸肥规律,也应该针对性的施加不同类型的肥料。以达到通过肥料来保证玉米高产的目标。一般性施肥的目标是达到营养的均衡。单位面积内可施0.661kg农家肥。
二、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推广
(一)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宣传
玉米种植新技术的不断产生既是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的一件好事,但如果因宣传不到位而无法针对性的体现出其技术推动力就显得失去了其本应具有的价值。可见宣传和推广对于挖掘玉米种植技术的现实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宣传要在传统方式和现代方式结合层面上进行,一是要对落后地区农村进行技术宣讲和以海报等形式为主的内容宣传,二是要为有条件的农村和村民进行诸如视频教学等信息化、高效率的宣传方式,确保所有村民都能以其熟悉的方式知悉玉米种植的新技术,并为其普及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下应如何选择和使用新技术以提高玉米产量的相关经验和知识。
(二)加大政策支持
玉米是高产周期短的植物,政府要加大种植技术的普及宣传,提高当地农民对高产优质玉米及其种植技术和管理策略的了解,同时,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引入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加入到技术下乡和实践研究的工作中去,以创新人才带动玉米种植技术的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为在现实条件下探寻玉米种植技术的应用发展和新技术的实际推广进行了理论探究,针对过往研究的结论加以总结对玉米种植新技术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可信度较高的结论,为与玉米种植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参考和借鉴的资料,相信随着我国玉米种植的不断发展以及科研力量的持续投入,针对玉米种植技术和实际推广的研究将更为成熟。
(作者单位:163515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