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丽坤+马艳华+徐爱东
番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其营养极其丰富,主要含有VC、番茄红素等,深受人们的喜爱,早熟番茄产量较高,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目前已成为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最佳选择。文章针对北方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进行探讨,以供种植户参考。
1品种选择
大棚春季番茄栽培应选择早熟、丰产、耐寒、抗病、不易徒长、結果集中、株型小和能耐弱光的品种。多茬栽培时,可选择早熟自封顶的品种,若进行一茬恋秋栽培时,可选择非自封顶的中熟或中晚熟的的品种。
2种子处理
温水浸种和药液浸种是常用的种子消毒的方法。将纱布包好的种子放在55 ℃温水浸泡30 min,水量为种子量的5~8倍。然后把种子放入高锰酸钾200倍液、硫酸铜100倍液或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种20 min。种子取出后用清水洗净药液,即可直接播种或催芽后播种。催芽待种子长出白色胚根后即可播种,可预防苗期病害。
3 播种育苗
3.1 播种:根据定植日期和日历苗令确定播种日期。北方地区大棚定植一般在4月15日~20日,要求定植时具有6~8片叶,第一花序已现蕾、茎粗、叶绿而肥厚的壮苗。达到此标准,早熟种需70天左右,中晚熟或晚熟品种需85天左右。因此,应在1月下旬播种育苗。此时,地温尚低,应在温室里将消毒催芽的种子播在木盘内或铺地热线的苗床内。播种覆土后上盖地膜提温保湿,温度保持25℃~30℃,出苗后撤掉地膜并降温,以防小苗徒长。白天保持20℃~25℃左右,夜间10℃左右。一般播种时浇透水,分苗前尽量不浇水,若干旱则应选晴天上午浇少量的温水为好。
3.2 分苗:一般分苗1~2次,两次分苗时,第一次在长出一片真叶时。若进行一次分苗,可在幼苗长到一片真叶时适当间苗,长到3片真叶时分苗,分苗距离3×3寸。分苗床营养土中陈马粪占40%,猪粪占20%,园田土占40%。
3.3 苗期管理:分苗后浇水,有条件的支小拱棚。缓苗后撤掉小拱棚降温,以防苗徒长。苗期适当控水,松土2~3次,以提高土温,促进根系生长,苗期为了满足幼苗对磷、钾的需要,可喷0.3%的磷酸二氢钾1~2次。定植前1~2天浇透水,或提前7天切坨囤苗。定植前10天逐步降低夜间温度进行低温炼苗。
4 整地、施肥与定植
4.1 扣棚、整地、施肥:定植前10~15天扣棚,每亩施优质农肥5000公斤,复合肥40公斤,尿素10公斤。深翻后搂平,做成1米宽畦子。
4.2 定植与密度:4月15日~20日定植,选晴天上午进行。行距1.5尺,株距小架多茬栽培的0.8~1尺,大架一茬恋秋栽培的1.2尺。定植时多带土少伤根,徒长苗可跪栽或盘栽,定植深度以子叶和地面相平为宜。定植后立即浇水。
5 定植后的管理
5.1 结果前期管理:从定植到第一穗果膨大。此期主要是温度和水分的管理。定植后3~4天内不通风,棚温保持在20℃~30℃左右。缓苗后通风降温,防苗徒长。白天棚温保持20℃~25℃,夜间13℃~15℃左右为好。结果前期白天最高棚温在30℃以下,夜间在15℃以上最为理想。定植第4~5天后浇缓苗水,并及时中耕2~3次,深度1~2寸。定植10天左右,第一花序即可开花,为调节好秧果关系,要适当降温控水,开始蹲苗。
大棚春番茄定植期比较早,棚内外气温尚低,加之棚内光照不足,影响第一花序的授粉授精。为保花保果,生产上用生长素处理花序。在花朵半开放时用15~20ppm的2、4-D或50ppm番茄灵喷花处理,注意不要喷到幼叶和生长点上。处理后要加强管理,不能缺水。同时要防止高温危害,以免出现空洞果
5.2 结果盛期管理:此期正大量开花结果,是需水、需肥较多的时期。当第二穗果长至核桃大小(直径3厘米左右)结束蹲苗,开始浇水、追肥,以保证果实迅速膨大需要。当第一穗果由青变白时,浇第二水并追肥。以后根据土壤墒情和植株生育需要浇水,一般每隔6~7天一水,并隔水追肥。每次每亩追尿素10公斤或硫胺15公斤,或硫酸钾15公斤,或大粪稀1000公斤,同时可叶面喷0.3%磷酸二氢钾或2%的草木灰溶液。此期白天温度以25℃左右,夜间15℃~17℃,土壤相对温度以85~95%,空气相对湿度以45~60%为宜。否则高温、高湿会降低花粉发芽力,影响授粉授精,易引起落花落果。因此,在进行水肥管理的同时,应加强通风,防止空气湿度过大和温度过高的危害。当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15℃时,可昼夜通风。
5.3 植株调整:大棚内温度高,光照差,极易引起番茄徒长,从而影响番茄质量。因此应及时进行植株调整以控制其过旺的营养生长。小架多茬栽培的采用单干整枝,留三穗果摘心(无限型的),大架一茬恋秋栽培的可采用改良双干整枝,留7~8穗果摘心。每穗一般留4个果,去掉最大的和最小的,后期应随时摘去下部病黄叶、老叶、以利通风透光。
6病害防治
6.1 番茄灰霉病:保护地番茄主要病害。多数先浸染青果上残留的花瓣和花托,然后向果柄上蔓延,果皮呈灰白色,水浸状、软腐,湿度大时病果表面生灰白色和褐色霉层。叶片受害,生灰褐色病斑,以小叶尖部为多,潮湿时生灰褐色霉状物。发病初期可喷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速克灵1500倍液,或50%普海因1500倍液,或64%杀毒矾500倍液,或50%农利灵1000倍液喷雾防治。以上药剂最好交替使用,一般6~7天一次。
6.2 番茄斑枯病:主要危害叶片。一般先从叶底开始,逐渐往上蔓延。发病初期叶背面出现圆形水浸状小斑,以后正反两面都变成褐色小斑点;病斑逐渐发展成圆形或近圆形,直径2~3毫米,边缘深褐色,中央灰白色,稍凹陷,上生黑色小粒点。严重时叶片枯死,植株早衰,果实裸露。茎上病斑椭圆形,褐色。果实上病斑圆形,褐色。
(作者单位: 151412 黑龙江省安达市升平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151400 安达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51426 安达市老虎岗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