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数字学术是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在转型发展中面向科研人员开展的深度创新服务,而数字学术中心是开展相关服务的最佳阵地。文章通过网站调查,选取美国16所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学术中心作为调查对象,从服务团队、服务对象及目标、服务项目和服务工具等方面对其开展的服务进行研究。为规范和提升数字学术服务的方式和质量,我国高校图书馆应建设专门的数字学术中心并明确服务目标、成立专业的科研服务团队并明确成员分工、根据研究人员的需求制定服务内容并采取多样化的服务形式、加强与校内外相关部门的合作以获得资源和技术保障。
关键词: 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数字学术中心;科研支持;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9.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7069
Abstract Digital scholarship is one of the innovative services offered by academic libraries in recent years to support the scholarly and research, and the center for digital scholarship(CDS) is the best platform to carry out related servic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ervices offered by the CDS in 16 American academic libraries, analyzes the service mo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rvice goal, team, programs and tools. To standardize the ways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digital scholarship services, the academic libraries in China are supposed to build dedicated CDS and clear its mission, establish a professional team and clear the division of labor, develop useful programs and forms of service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researchers, strengthen cooperation with relevant departments across and outside the university to ensure resources and technical support.
Key words American academic library; digital scholarship; center for digital scholarship; research support; service
1 引言
科学研究水平是衡量高校整体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其科研产出与学术影响力历来备受学术界重视。作为学术性机构,高校图书馆担负着为科研人员提供学术资源与服务的重要职责。正如康奈尔大学图书馆馆长Anne R. Kenney所说,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不仅仅是资源的提供者,还应成为学术研究与学习的重要参与者与推动者[1]。21世纪以来,科学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互联网的普及使传统的学术研究发生剧烈的变化,研究人员普遍通过计算机来产生和传播知识,学术资源数字化和原生数字资源激增,数字化科研成为主流研究方式;从宏观到微观、从自然到社会的一系列学术活动产生了大量数据,直接推动了第四种研究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的形成;研究人员在数据监护、分析、可视化和出版等方面的需求日益提高,而新兴技术与创新型研究工具的开发与应用也对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挑战。面对科学研究的轉型升级,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也逐步进行服务变革,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科技查新、查收查引和学科服务,而是在科研选题、研究发展、研究数据管理、撰写研究论文、传播研究成果等多个环节为研究人员提供创新的科研支持服务[2],贯穿于整个科研生命周期。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众多高校图书馆都将科研支持服务列为重要战略规划之一进行推进。
作为科研支持服务的模式之一,数字学术服务在欧美国家方兴未艾。“数字学术”这一概念起源于19世纪90年代末,最初在英国兴起,与“数字科学”“电子学术”和“网络基础设施”等概念相关,涉及高性能计算、可视化技术、数据库技术和高性能网络在内的一系列信息技术[3]。学术交流研究所负责人Abby Smith Rumsey将数字学术定义为“利用数字证据和数字查询、研究、出版和保存的方法来实现学术研究目标”[4];美国雪城大学秦健教授提出,数字学术是利用数字化工具手段和数据进行知识生产和知识扩散的完整过程,伴随了学术研究生命周期[5];美国学习型社会委员会(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ACLS)认为,数字学术服务内容包括建立数字馆藏、研究建立数字馆藏的工具、创造或使用适当的工具来分析和研究馆藏、使用数字馆藏和分析工具来产生新的知识产品以及为这些新的知识产品创建创作工具[6]。数字学术是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在转型发展中面向科研人员开展的深度创新服务,美国大学及研究图书馆联合会(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ACRL)研究规划和评审委员会将其列为2016年高校图书馆十大发展趋势之一[7]。为推动科学研究进程,支持数字学术研究,国外已有不少高校图书馆建设了专门的数字学术中心(Center for Digital Scholarship,CDS),如美国布朗大学图书馆、英国牛津大学波德林图书馆、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图书馆等。CDS将内部实体与虚拟空间相结合,为研究人员营造数字化环境和学术交流场所;通过配备专业的服务团队、利用数字资源、先进设施、新兴技术和各类型研究工具,为研究人员提供数据资产管理、数字保存、培训和咨询等服务,为其开展数字项目和跨学科研究提供全方位的支持。endprint
目前,国外关于CDS的实践较多,但研究文献较少。布朗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王立博士在“2014年中文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国际研讨会”上介绍了布朗大学数字学术服务的发展历史、服务内容以及CDS的运行机制、基础服务设施和成果,认为数字学术是北美高校图书馆的研究服务新趋向[8]。此后,国内也有学者关注到这一领域,如李红培[9]阐释了“数字学术空间”的概念,重点介绍了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图书馆和美国布朗大学图书馆数字学术空间的建设;介凤和盛兴军[10]介绍了北美地区大学图书馆CDS的起源与发展,调查并概括了10所高校图书馆CDS的服务模式和空间变革的主要方式;盛兴军等[11]以美国布朗大学图书馆CDS为个案,对其空间布局与服务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文献调查可以发现,目前,学者侧重于从图书馆空间变革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专门研究CDS服务模式的较少。因此,本文立足于数字学术服务,调查和分析美国16所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中心开展服务的模式,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数字学术中心以及规范和提升数字学术服务提供一定的参考。
2 调查对象及研究方法
笔者根据2017年U. S. News最新发布的美国高校排名,对前150名的高校图书馆网站进行调查,选取设有CDS平台或相关栏目的16所高校作为主要的调查对象(见表1)。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中心以Center for Digital Scholarship或Digital Scholarship Center命名,此外还有“学者实验室(Scholars Lab)”、“数字学术和出版工作室(Digital Scholarship & Publishing Studio)”和“数字学术促进中心(Center for the Advancement of Digital Scholarship)”等,本文统一采用Center for Digital Scholarship进行表述。笔者逐一对16所高校CDS平台或栏目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时间为2017年5月3日至2017年6月4日。
3 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中心服务分析
服务主体、服务客体、服务方法和服务内容是信息服务模式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些要素及其相关关系成了区别不同模式的主要依据[28]。因此,本文从服务团队、服务对象及目标、服务项目以及服务工具等方面对美国16所高校图书馆CDS开展的数字学术服务进行分析。
3.1 服务团队
CDS的服务对象是具备某一学科专业知识并从事相关科学研究的高级知识分子,因此,建设一支专业性的数字学术服务队伍至关重要。CDS服务人员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背景和丰富的专业技能,能够胜任各种数字环境中的工作。除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俄勒冈大学、乔治梅森大学之外,其他13所学校的CDS均提供了服务团队的信息,包括人员简介、角色及具体职责(见表2)。(1)从数量上看,各CDS服务团队人数主要集中在5-15人之间,其中队伍最庞大的是埃默里大学,共有44人,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CDS成员最少,仅有两人;(2)从角色上看,各CDS普遍设置了主管、项目负责人、管理人员、协调员、专家、数字学术馆员、数字人文研究员和各类型的技术人员等岗位。不同角色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此外,实习生也是CDS服务成员中的重要一部分,哥伦比亚大学CDS每学期都会招募实习生,协助团队开展服务。值得一提的是,CDS特别注重与学校其他部门乃至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出版商和企业等进行合作,从而获得资源和技术方面的支持,保障CDS的跨学科研究和可持续运作。如圣母大学CDS长期与学校的研究计算中心(Center for Research Computing,CRC)开展跨部门的合作,由CRC工作人员协助完成技术开发与服务。
3.2 服务对象及目标
明确服务客体有助于CDS正确把握服务对象的信息需求,从而开展个性化服务。从广义上讲,CDS的服务对象就是校内一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人员,包括教师、员工和学生,其中,对于学生这一服务群体,部分学校有特殊限定,如迈阿密大学明确只为所有研究生和部分成绩优秀且有研究兴趣和需求的本科生提供服务。
设定服务目标能够帮助服务主客体明确CDS的服务范围,帮助其进行绩效评估,不断完善与提升服务效能。毫无疑问,CDS建设的总目标是推动学校数字学术的发展,而每个学校有自己的学科发展重点和资源特色,其具体目标也不尽相同。根据调查,大部分CDS在简介中都对服务目标和战略做了详细的阐述,如纽约大学CDS致力于成为学者进行数字创新研讨和咨询的中心,促进创新的跨学科探究,并且通过收集和保存档案材料来记录纽约大学的历史,通过特色数字资源来支持、丰富和增加学生和教师的研究兴趣;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CDS旨在宣传与图书馆馆藏和服务相关的学术交流与版权问题,以及探索新的出版形式以提高图书馆馆藏和学者研究成果的存取;堪薩斯州立大学CDS倡导开放获取和创新发现平台以提高研究的可见性和影响力,致力于提供出版机会以推动学术成果的传播,促进和加强关于版权、合理使用、作者权益等知识产权问题的教育和咨询。此外,哥伦比亚大学、埃默里大学、迈阿密大学、爱荷华大学和华盛顿州立大学还进行了使命说明,如哥伦比亚大学CDS的使命是通过创建、调整、实施、支持和维护创新型数字工具和发布平台来进行资源传递、发现、分析、数据监护和保存,从而提高科研成果的效用和影响力;爱荷华大学CDS旨在培养研究人员的学术创造力、鼓励跨学科研究和多平台传播,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展示和应用研究成果。部分学校还进行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说明,如弗吉尼亚理工大学CDS的长期目标包括:(1)支持跨学科的数据密集型研究,致力于成为学校数字研究基础设施的首要机构;(2)通过研究技术来协助教师进行虚拟合作以产生和分享新知识,支持新的研究和学术流程与实践,以及为研究数据和数字学术成果提供保存、传播和发现服务;(3)提供数字研究和数字监护培训,协助研究人员共享数据和满足科研资助机构的数据要求,提高研究人员的创新性、竞争力和研究效率。endprint
3.3 服务项目
综观美国16所高校图书馆CDS所开展的服务内容,可总结出数字学术主要的服务项目包括数字人文、开放存取、数据服务、数字出版与版权服务、数字化服务、可视化服务、地理信息系统及空间分析、教育与培训、合作与互动式研究等(见表3)。
(1)数字人文。数字人文项目通过各种数字媒介对海量人文资料进行数字化加工、保存、组织和标引以便于检索和利用,给人文社科领域研究带来创新。2014年,数字人文被ACRL列为高校图书馆十大发展趋势之一[29]。在调查中,有8所高校的CDS开展了数字人文服务。以布朗大学CDS为例,由其开展或者协助开展的数字人文项目多达53项,其中“加里波第与意大利统一运动档案”是其联合多方力量对19世纪意大利统一运动的巨幅原画进行数字化处理后汇编而成的一个多功能数据库,它采用多媒体形式对原画进行展示,并有英文和意大利文双语讲解[30]。
(2)开放存取。2017年3月,ACRL在《环境扫描2017》中将“学术交流”列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开放存取[31]。调查显示,有10个CDS提供开放存取服务,其主要方式是建设数字资源存储库。以哥伦比亚大学CDS为例,其数字存储库Academic Commons可供全校师生和员工存储学术研究成果,其资源也可免费获取,实现学术成果的传播。
(3)数据服务。数据服务是近年来高校图书馆适应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而开展的服务,涵盖了数据规划、数据采集、数据储存和数据分析等不同阶段。通过调查,有11所高校CDS开展了数据服务。俄勒冈大学CDS集成了数据管理相关服务,包括数据归档与保存、数据集引用、数据存储和备份、数据共享、数据监护等,为研究人员进行科研数据共享与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帮助。此外,大部分CDS提供了多种数据分析工具,如Stata、SPSS和SAS等。
(4)数字出版与版权服务。近年来,参与数字出版的高校图书馆数量不断增加。ACRL在《环境扫描2015》中提出,高校图书馆在学术交流中扮演着出版者的角色[32]。而随着学术技术和学术交流实践的不断发展,现有的版权法并不总是反映新的研究范式。因此,CDS有必要提供数字出版与版权服务。在调查对象中,9所高校CDS提供了该服务,其中以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最为突出,它通过普及合法使用、作者权利和版权法律方面的知识使研究人员合理、合法地通过数字平台使用和传播学术成果。
(5)数字化服务。特藏资源数字化有助于协调图书馆“藏”与“用”的矛盾。目前,资源数字化是CDS都会提供的基本服务,尤其是对特藏资源、音视频、史料图片、手稿、档案等传统文献的数字化保存。以布朗大学为例,其东亚分馆现有7500册明、清版善本和其他古籍,John Hay Library分馆专门收集特色馆藏和美国作家和诗人的手稿等珍贵的人文历史资料,布朗大学图书馆CDS正在逐步对这些资源进行数字化保存,以使资源得到传承和可持续研究。此外,CDS还提供了大量资源编辑套件,可用于创建和编辑电影、动画、图形、音频等数字媒体。
(6)可视化服务。在数字科学和数字化科研环境下,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倾向于利用数字工具来进行学术研究,并以数字形式进行展示和交流。在16所高校图书馆的CDS中,有5个提供了可视化服务,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提供可视化处理与分析工具,帮助研究人员对科研数据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处理,提高研究成果的可见性;二是提供可视化墙或高清晰度大屏幕,便于师生进行互动演示。
(7)地理信息系统及空间分析(GIS and Spatial Analysis)。GIS主要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有近一半的调查对象提供了GIS及空间分析服务。圣母大学CDS设有GIS,用以存储、检索、映射和分析地理数据,服务人员通过ESRI ArcGIS、DIVA-GIS、GRASS、Quantum GIS、uDig等工具帮助研究者分析空间数据并形成图像;迈阿密大学CDS服务人员可以帮助研究者实现地理数据可视化,从中发现数字或统计分析无法体现的相关性,并找到支持的形状文件、地图和其他元素以进行生动的演示,此外还通过培训来提高其使用地理设计和分析软件的技能。
(8)教育与培训。高校图书馆CDS提供数字学术教育与培训机会是研究人员更新知识体系,掌握前沿技术与工具从而提高研究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调查显示,有一半的CDS开展了不同主题的教育与培训。以埃默里大学CDS数字学术实习项目(Digital Scholarship Internship Program)为例,研究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研究项目,参与教学研讨会、制作培训材料、参加数字学术工具和方法培训,从中学习数学学术技能、理论,研究和教育学相关的方法,帮助研究生在校内外的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
(9)合作与互动式研究。近年来,协作式和探究式学习与研究逐漸盛行,从以书为主向以知识、交流活动为主转变也成为国际图书馆的发展趋势。CDS十分注重研究人员的交流与合作,致力于打造交互式研究空间,为用户提供跨学科交流、讨论、协作和演示等功能,有助于启发研究构思。在调查中,有6所高校开设了工作坊,师生可以使用开放式研究空间进行互动交流以及利用新技术进行协同创新,通过人机交互体验获得知识。此外,部分CDS还组织了数字学术相关会议和演讲。
3.4 服务工具
美国新媒体联盟(New Media Consortium,NMC)最新发布的《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7图书馆版》提到,数字学术技术将是未来一年内会被采用的技术[33]。数字学术技术是指目前用于优化高等教育学术研究的数字和计算工具套件。高校图书馆CDS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新的研究流程,提供并指导他们使用各种研究工具。在所有调查对象中,哥伦比亚大学、圣母大学、凯斯西储大学、迈阿密大学、天普大学、华盛顿州立大学和乔治梅森大学7所高校的CDS平台都提供了数字学术服务工具的介绍,大致可按照工具类型和功能两个维度进行划分。endprint
按照工具类型可划分为硬件和软件。以天普大学和华盛顿州立大学为例,对其CDS软硬件配置情况进行分类列举(见表4)。可以看出,CDS的硬件设备都非常先进,除了传统的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之外,还有3D打印机、3D扫描仪、虚拟现实眼镜、全景相机、可视化墙和音视频采集卡等;而软件配置也非常齐全,部分工具包含了全部套件,如Adobe套件和Microsoft Office 2013套件,而天普大学的CDS分别提供了适用于MAC和Windows的软件,表中仅罗列后者。
部分学校根据功能对工具进行划分。如以圣母大学和凯斯西储大学为例,主要功能包括资源数字化(视频、音频、图像、文档)、可视化演示、数据分析、资源编辑(音频、视频、图像)、出版、印刷和层压等(见表5)。其中,凯斯西储大学CDS提供了大量有助于数字项目研究的多媒体资源,既有基于Windows系统的多媒体设备,还有Apple公司的相关产品,充分考虑了研究人员的使用习惯;除了在CDS使用外,它还提供设备外借服务,主要是用于捕获项目和演示音视频的各种高端设备,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数码耳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激光笔、投影机和屏幕等。
4 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学术服务的启示
美国高校图书馆CDS在营造数字学术环境、组织并发挥服务团队的作用、丰富数字学术服务项目以及与跨部门合作等方面为我国高校图书馆规划数字学术服务发展路径提供了有价值的启发。
4.1 建设专门的数字学术中心并明确其服务目标
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学术服务既是适应学术环境变化的需要,也是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结果。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致力于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34]。该方案强调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争做国际学术前沿并行者乃至领跑者,这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创新的学术服务提供了契机,也提出了挑战。目前,美国已有不少图书馆打造了具有专业性、创新性和先进性的数字学术中心,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研究发展。在我国,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建设了独立的研究共享空间,通过提供灵活使用的空间、资源以及专业馆员来支持教职员及学生的学术研究工作[35],可视为CDS的雏形。然而,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学术服务平台还停留在信息共享空间和学习共享空间阶段。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想充分满足研究人员数字化、个性化、交互式和跨学科的研究需求,我国高校图书馆需要建设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学术中心,为高校研究人员提供数字化的学术交流、探索与合作的环境。而在规划阶段应当考虑学科建设、资源特色和用户需求,明确CDS的服务目标以进行绩效评估,保障服务效能。
4.2 成立专业的数字学术服务团队并明确成员分工
服务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是CDS成功开展数字学术服务的关键因素之一。传统的学术服务通常由学科馆员承担,力量薄弱。高校圖书馆开展数字学术服务需要建设专业的队伍,具备专业知识并能熟练操作各种数字学术研究工具,在项目管理与协调、数据库和元数据设计、数据管理与分析、数字资源制作与编辑、数据可视化、地理空间信息分析、数字出版、编程与计算、Web应用程序设计以及项目培训等方面承担各自的职责。如以华盛顿州立大学CDS为例,项目主管负责提供中心的战略规划和指导受资助的数字研究项目;技术主管负责管理系统,监督数字项目、数字保存、监护与发现;学术交流馆员负责提高学术成果的可见性和开发存取出版;信息技术专家负责开放存取系统、软件和工具的开发。团队成员各司其职,有利于CDS的正常运行,为研究人员解决不同的问题。因此,我国高校图书馆在规划CDS的时候应重点关注数字学术服务队伍的建设,根据数字项目需求设置团队角色,引进具有不同学科背景与技能的人才,同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培训学习机会,不断更新知识系统,更好地开展服务。
4.3 根据研究人员的需求制定服务内容并采取多样化的服务形式
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在科研数据管理和数字人文方面已有不少探索,但尚未形成系统的数字学术服务,服务形式也以资源提供和学科服务为主,难以满足研究人员现实的和潜在的研究需求。因此,我国高校图书馆在制定数字学术服务项目之前应考虑学校的学科分布重点和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特色,并且面向教职工和研究生开展需求调研,参考美国高校图书馆CDS开展的各种服务项目,根据实际需求,寻求合作以及资助,并逐渐启动符合自身条件的服务项目。而从服务形式上看,高校图书馆应以CDS为平台开展线上和线下的服务:线上服务包括数字学术资源的提供、学术博客聚合、虚拟社区交流等;线下服务包括设备使用指导、项目培训、研讨会和咨询服务等,使它成为具有创新活力的场所。
4.4 加强与校内外相关部门的合作以加强资源和技术保障
数字学术服务涉及大型数字研究项目、各种类型的资源平台、技术工具和设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获得各方人力、物力、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因此,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学术服务,需要强调跨部门的合作以及学者的知识支持,如爱荷华大学CDS通过与学生教育技术协助组织、爱荷华数字参与和学习组织以及图书馆研究和教育部门合作,将研究项目嵌入到学校课程建设当中。此外,还要加强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如华盛顿州立大学CDS与美国原住民社区合作,提供文化资源的伦理监护,并与教师合作以获得外部资助。只有加强与校内外相关部门的合作才能汇集优质学术资源、引入先进技术与工具、配置高端而齐全的设施、提供数字研究项目和培训机会,营造良好的数字学术交流环境与条件,促进知识创新。
5 结语
21世纪是数据创造、分析和创新的时代,科研模式朝着数字化、数据密集化和协作化方向发展。毋庸置疑,数字学术是知识创造中的重要环节,也必然成为未来科学研究的一般形态。面对知识创新模式的转型升级,高校图书馆应发挥资源优势和服务优势,积极推动数字学术服务的形成并使之成为常态。我国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学术服务方面初露端倪,但尚未形成成熟的发展模式。通过本文的探讨,我国高校图书馆应把握国外数字学术服务的动态,总结数字学术服务的最佳实践,借鉴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的模式,建设虚实结合的数字学术中心,打造专业化的服务团队、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和研究人员需求开展多样化的服务项目、引进先进而齐全的基础设施,并且与校内外相关机构和个人建立互补的研究伙伴关系,从而全面支持科学研究事业,促进知识创新,不断提升图书馆的学术影响力,彰显其在数字学术服务领域的价值。endprint
参考文献:
[1] Kenney A R.Leveraging the Liaison Model[EB/OL].[2017-06-03].http://en.so.com/s?q=Leveraging+the+Liaison+Model&src=corr_english.
[2] 鄂丽君,蔡莉静.国外大学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内容介绍及特点分析[J].图书馆杂志,2015(1):82-86,42.
[3] Bryan Sinclair.The University Library as Incubator for Digital Scholarship[EB/OL].[2017-06-03].http://er.educause.edu/articles/2014/6/the-university-library-as-incubator-for-digital-scholarship.
[4] Abby Smith Rumsey.New-Model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Road Map for Change[EB/OL].[2017-06-03].http://www.uvasci.org/institutes-2003-2011/SCI-9-Road-Map-for-Change.pdf.
[5] 謝蓉,刘炜.数字学术与公众科学:数字图书馆新生态——第十三届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研讨班会议综述和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35(1):6-10.
[6] ACLS.What Is Digital Scholarship?[EB/OL].[2017-06-03].http://cnx.org/contents/PmUZ95-a@1/What-Is-Digital-Scholarship.
[7] ACRL.2016 Top Trends in Academic Libraries[EB/OL].[2017-06-03].http://crln.acrl.org/index.php/crlnews/article/view/9505/10798.
[8] 王立.数字学术在布朗——北美大学图书馆的研究服务新趋向[C].2014年中文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4.
[9] 李红培.国外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空间的实践及启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7):89-92.
[10] 介凤,盛兴军.数字学术中心:图书馆服务转型与空间变革——以北美地区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3):64-70.
[11] 盛兴军,介凤,彭飞.数字环境下大学图书馆空间变革与服务转型研究——以美国布朗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7(5):133-143.
[12] Columbia University.Center for Digital Research and Scholarship[EB/OL].[2017-06-03].http://cdrs.columbia.edu/cdrsmain/.
[13] Brown University.Center for Digital Scholarship[EB/OL].[2017-06-03].http://library.brown.edu/cds/.
[14]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Center for Digital Scholarship[EB/OL].[2017-06-03].http://library.nd.edu/cds/.
[15] Emory University.Emory Center for Digital Scholarship[EB/OL].[2017-06-03].http://digitalscholarship.emory.edu/.
[16] University of Virginia.Scholars Lab[EB/OL].[2017-06-03].http://scholarslab.org/.
[17] New York University.Center for Digital Scholarship[EB/OL].[2017-06-03].https://wp.nyu.edu/cds/.
[18]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Freedman Center for Digital Scholarship[EB/OL].[2017-06-03].http://library.case.edu/ksl/freedmancenter/digitalscholarship/.
[19] University of Miami.Center for Digital Scholarship[EB/OL].[2017-06-03].http://cds.lib.miamioh.edu/.
[20] Virginia Tech.Center for Digital Research and Scholarship[EB/OL].[2017-06-03].https://www.research.vt.edu/announcements/center-digital-research-and-scholarship.
[21] The University of Iowa.Digital Scholarship & Publishing Studio[EB/OL].[2017-06-03].http://www.lib.uiowa.edu/studio/.endprint
[22]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Copyright & Digital Scholarship Cente[EB/OL].[2017-06-03].http://www.lib.ncsu.edu/department/copyright-digital-scholarship-center-cdsc.
[23] University of Oregon.Center for Digital Scholarship and Services[EB/OL].[2017-06-03].http://cdss.library.oregonstate.edu/.
[24] Temple University.Digital Scholarship Center[EB/OL].[2017-06-03].https://library.temple.edu/dsc.
[25] Kansas State University.Center for the Advancement of Digital Scholarship[EB/OL].[2017-06-03].http://www.lib.k-state.edu/digital-scholarship.
[26]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Center for Digital Scholarship and Curation[EB/OL].[2017-06-03].http://cdsc.libraries.wsu.edu/.
[27] George Mason University.Digital Scholarship Center[EB/OL].[2017-06-03].http://dsc.gmu.edu/.
[28] 鄧仲华,李立睿,陆颖隽.大数据环境下嵌入科研过程的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4(1):30-40.
[29] ACRL.2014 Top Ten Trends in Academic Libraries[EB/OL].[2017-06-03].http://crln.acrl.org/index.php/crlnews/article/view/9137/10062.
[30] 朱华顺.美国图书馆数字人文案例研究及启示——以布朗大学、纽约公共图书馆为例[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6(6):58-63.
[31] ACRL.Environmental Scan 2017[EB/OL].[2017-06-03].http://www.ala.org/acrl/sites/ala.org.acrl/files/content/publications/whitepapers/EnvironmentalScan2017.pdf.
[32] ACRL.Environmental Scan 2015[EB/OL].[2017-06-03].http://www.ala.org/acrl/sites/ala.org.acrl/files/content/publications/whitepapers/EnvironmentalScan15.pdf.
[33] NMC.Horizon Report : 2017 Library Edition[EB/OL].[2017-06-03].http://cdn.nmc.org/media/2017-nmc-horizon-report-library-EN.pdf.
[34] 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2017-06-0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35] 刘金涛.从信息资源支持到融入学习进程——香港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发展进程考察及启示[J].图书馆论坛,2014(4):135-140.
作者简介:曾粤亮(1991-),男,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