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兰
四辆老式“二八”自行车后面,用绳子绑着一个白色铝制冰棍箱。铝箱后侧印着红色大字:“五0四”,侧面是红色的“雪糕”二字。箱子里装着包装简单的三色口味大雪糕。
这是2016年7月的兰州,当地人熟悉的“504雪糕”又复活了。不过,同样的三个数字,意义已经大为不同。
1980年代兰州雪糕上印的“504”,源自“核工业五零四厂”。这个厂是如今中国核工业集团下属的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前身。当时出于保密和管理需要,很多军工企业都按照行业和隶属关系进行军工编号。五零四厂曾承担了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艘核潜艇、第一座核电站提供燃料的工作。
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军工市场掀起一阵“军转民”浪潮,很多曾经生产导弹、枪炮的企业,开始转型,生产民用物品,用军工生产线,生产不计成本,质量很好,一度成为当时市场上的热销品。504雪糕,也是这个背景下的产物。
从兰州市区出发往西走,路上越来越荒僻。大概走上近100公里,就到了中国核工业集团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公司横跨黄河两岸,南岸是生活区,北岸是厂区,中间隔着一座桥。直到现在,这里对普通人而言,仍是一片神秘之地。直到2009年,“五零四厂”才最终改为“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但兰州市民还习惯称呼它为五零四厂。
1958年5月31日,出于战备考虑,中央批准在兰州建设首座浓缩铀生产企业。之后,这个厂成为中国核武重镇。公司的老一辈员工甚至称五零四厂为中国浓缩铀事业的“老母鸡”。
共和国成立后,外部环境造成的长期战时和备战状态,使中国军工发展方针一直照搬苏联模式,以举国之力建设国防。到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认为这种政策在当下“是浪费,是束缚技术发展的制度”,要求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资源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这也和当时中国周边环境趋于稳定、中国与美苏等大国关系逐渐恢复正常有关。军事科学院军民融合法规研究室主任刘志伟向本刊分析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通过三线建设积累起的大量国防工业资源,在改革开放后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形势不相适应,“军工企业有点吃不饱的感觉,那时候中央号召军工企业要学会在市场中游泳”。
1982年,邓小平提出国防工业建设的十六字方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军养民”,并鼓励“大力发展民用生产”。
据原核工业部部长张忱回忆,当时从一线到三线,政府投资和建设项目非常多,新政策出台后,一收缩,投资减了一大块,很多企业项目都缺少财政支持。核工业部召开多次会议,研究开发民用品的问题。经过调整,各地组建了一些新公司,如核设备仪器仪表总公司、中原对外工程公司等。也上了一些民用项目,八一六厂开始生产化肥,八一二廠开始生产锂电池。
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兰州当地开始出现504雪糕。这是这家军工企业唯一生产的民用商品,有人调侃道,“这可能是该厂历史上唯一未被禁止出口的产品”。由于五零四厂的特殊情况,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这个厂子的具体身份,只认为它是生产雪糕冰棍的。其实,504雪糕只是该厂一个下属企业生产的而已。
很多带着神秘编号的军工厂,都开始生产民品。1972年,国营长虹机器厂第一台电视机试制成功,这家工厂以前是国家重要的机载火控雷达生产基地。1978年8月,位于重庆,编号“451”的国营嘉陵机器厂作出开发生产民品摩托车的决定。自长江顺流而下,3年后,江苏南京,编号“720”,以生产雷达见长的国营长江机器制造厂打出了颇夺人眼球的广告词——“自1981年4月10日起连续不停地运转”——直到今天,还有人家里保留着能正常使用的蝙蝠牌电风扇。
在中船重工军民融合研究中心副主任许嵩看来,当时军工企业确实在民用市场取得了不少成绩。中国自主生产的第一台双门冰箱、第一台家用空调、第一台轿车,都出自军工企业。
改革开放之初,因市场上民用消费品的严重短缺,很多产品都不愁销路。但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军工企业的劣势开始出现。“过去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做军品,一旦他们走向市场,存在对市场把不准的问题。”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杜人淮认为,从计划经济走来的部分军工企业把不准市场,没有考虑到发挥自身优势,转而生产一些低层次的民用品,除了冰棍、电视机、缝纫机外,有的还做起家具来。但这些产品,并不能发挥军工企业优势,企业机制也没有一般民营企业灵活,等到民营企业发展起来加入竞争,“很多军转民产品从市场上惨遭淘汰”。
上世纪九十年代,因为发展需要,五零四厂终于停产,下属生产雪糕的厂,也同时关停。取而代之的是当地另一家冷饮品牌,不过它也只风光了几年,便被“伊利”、“蒙牛”抢占了市场。504雪糕和蝙蝠牌电风扇等产品一样,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军转民”的两条道路
2013年,8家主流媒体的记者,穿过24小时有人值守的关卡,进入兰州铀浓缩基地。这是该基地首次向外界开放,从生产装置里提取出来的浓缩核燃料,经过再加工,将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各个核电站。
到了九十年代末期,原本停产的五零四厂迎来了中国核电的新机会,当时中国开始大力发展民用核电技术,1998年,中国首座商用重水堆核电站秦山三期核电站开工,1999年,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在北京改组成立,同年,江苏省连云港田湾核电站也开工建设。在这种氛围下,五零四厂决定上马新技术,重新开工。
经过一轮淘汰后,虽然有长虹、嘉陵摩托等品牌在市场站稳了脚跟,90年代中后期,大部分军工企业生产的日用消费品开始陆续淡出市场。但因为新能源、新材料的出现,马上又给军工企业带来了新的机会。
90年代初,被称为“人类首次信息战”的海湾战争,让世界意识到了现代化战争的到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邓小平十六字方针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大力协同,自主创新”的新十六字方针。
根据杜人淮的研究,为了更新武器装备,一方面,很多军工企业又开始转产军品,舍弃了部分低端民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在民用品领域,军工企业也开始逐步转向包括新能源、新材料在内的高端产品生产。
由此,同一时期开始“军转民”企业,有了两种不同的路线。在民用品市场站稳脚跟的企业,如长虹厂经过一场价格战后,打败了日本的竞争者,占领了彩色电视机市场。其生产的“红太阳”等产品,更是引发国内的抢购潮。1993年,嘉陵厂经过股份制改组,改名为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两年后,“中国嘉陵”在上海挂牌上市。这一年,嘉陵摩托的产销量突破百万,居中国摩托车行業之首。
另一方面,除了1991年和1993年相继成立的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外,中央又在1993年撤销航空航天工业部,组建航空工业总公司和航天工业总公司。至此,五大军工总公司的格局基本形成,从形式上完成了国防工业部门由行政部门向工业总公司的转变。
到了1999年,军工企业再次经历新一轮洗牌。据刘志伟介绍,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主导国企改革,鼓励竞争,1999年,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改制成为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也在这年分成了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且基本上以长江为界“划江而治”,各自在南北开拓业务范围,但“后来慢慢的这些地域的边界越来越淡化了”。
许多军工企业也通过重组关停并转,部分加入了这些大型军工集团。这些军工集团除了仍然承担军备制造任务外,也同时在民用高新技术领域开疆拓土。
2017年4月,西安的一列动车的驾驶室内,新安装了一个如空调外挂机大小的白色方盒子。这是一个高铁智能避障设备,核心由一个雷达、一个相机和一个处理器组成。到了夜间,这个设备作用尤其大。当夜间动车组出入车库时,它可以探测轨道障碍物。驾驶员看不到的百米之外,若有行人穿过铁轨,设备将发出语音提醒,驾驶员可及时制动,防止发生碰撞事故。
据《瞭望东方周刊》报道,这个设备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5所开发,是军民融合的一个典型代表。
“随着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军事革命的不断深入,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界线已经越来越模糊,可转换性越来越强、重叠度也越来越高。”国防大学教授姜鲁鸣曾分析道,发达国家的军事技术和民用技术的重合率已经高达80%以上。
事实上,现在民用领域的很多技术,最初都是由军工企业研发的。比如互联网,其前身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国防部开发的阿帕网。而人们用电子地图导航必须用到的GPS,前身则是美国军方研制的一种子午卫星定位系统。以此为铺垫,20世纪70年代,美国陆海空三军才联合研制了新一代卫星定位系统GPS,用于收集情报、核爆监测等领域。
但在中国,中国军民科技两大体系仍处于二元分离状态,两大体系之间“封闭化”、“孤岛化”、互动共享不足的问题很突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5所副所长董胜波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研究院技术很多,“但不知道怎么开拓市场,不懂客户需求”。另一方面,民间市场想要利用军方技术,也存在着极大阻力。
在军委装备发展部国防知识产权局里,保存着数量庞大的国防专利技术,这些技术,很少为外界所知。据姜鲁鸣介绍,以前,中国的国防专利特点是只保密不解密,或解密迟滞,这实际上是一种资源浪费。在政府秘密“高压线”的警示下,很多国防和军队领域的科技人员都难以便捷获取相关国防专利信息,更何况民营企业了。
十八大后,习近平力推军民融合,军转民再次提速。只是与1980年代不同,这一次,军用技术的转化要更为明显。2015年,国防知识产权主管部门组织了上千家国防专利权人单位,开始对已经授权的国防专利进行密级审核工作。最终,他们选出了3000多件国防专利。2017年3月,这些专利内容集中解密。在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上,人们很快就能查到军委装备发展部国防知识产权局发布的首批专利信息。自从中国国防施行专利制度三十多年来,这是第一次。
2017年11月23日,第二十二届全国发明展览会暨第二届世界发明创新论坛在广东省佛山开幕。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国防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杨建兵也出席了开幕式。据他介绍,该局首次将2452项已解密的国防专利汇编成册,正式在这次展会上发布。
“国防专利解密后,使军用技术既能够发挥对高新技术的孵化带动作用,又能使其在转化运用中产生新的技术,进而反哺军事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姜鲁鸣接受《中国国防报》采访时说,这样一来,“军转民”和“民参军”最终会建立一个大的循环,实际上会形成一种军转民、民促军的良性反哺机制。
2016年复生的“504雪糕”,其实是一家民营企业推出的,主打怀旧牌,五零四厂不会再生产这类商品了。“军转民”已不再局限于军工企业生产民用品,刘志伟也介绍说,除了国防专利技术转化外,军工资本也在积极深入到市场上。这几年,一些军工集团设立了军民融合产业基金或研发基金,到各个地方找项目,投资建厂,进一步发挥资本的这种杠杆作用。就和民企参与军工领域一样,“军转民”也比以往变得更多样,更灵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