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晋中030600)
乐府古辞《江南》最早见录于《宋书·乐志》,取首句又名为《江南可采莲》,简洁明快的民歌体式使此诗流传度极广,也为学术界持续关注。对《江南》古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两点:一是主题研究。早在南北朝时期谢灵运的《闲居赋》中就出现《江南》为采莲劳动生活之作的观点[1]7;后由民间广泛存在的“鱼”意象对爱情的隐喻作用,在闻一多《说鱼》篇[2]27理论基础上形成“爱情隐喻说”;后王富仁在《名作欣赏》中提出了“自由心声说”[3]16-17,在当时存在较大争议,魏文华发表《关于汉乐府民歌<江南>的主题——与王富仁先生商榷》[4]102-104质疑“自由心声说”,由此引出了一次学术辩论。二是诗意丰富及意象解读。从教学功用出发,王开美《<江南>课堂实录》[5]44-47、罗艳芳《中学古诗文教学中的互文性文本解读研究》[6]、李英欣《对外国留学生的古代诗词教学——以爱情诗为例》[7]、任海燕《莲意象与中小学语文教学》[8]对《江南》中的意象进行了多层次的解读,进一步丰富了诗歌内涵。从文学鉴赏出发,张鹏《乐府古辞<江南>考论》[9]分析了《江南》产生的背景及音乐特点,描述了对后代诗歌创作的意义及影响;范子烨《论<江南>古辞——乐府诗中的明珠》[10]42-51揭示了相和与叠唱的诗歌吟唱形式使诗歌具备了“原生态”的实用功能,指出对后世“江南”体诗歌的开创及启示作用。文章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列出了对《江南》主题的三种不同解读并在不同主题观照下对诗歌意象作出了分析,以期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启发。
此观点出现较早,支持者较多、较为常见。在《宋书·谢灵运传》中录有《闲居赋》中“卷《扣弦》之逸曲,感《江南》之哀叹。”在对本句作注时曰:“《江南》是《相和曲》,云江南采莲。”[11]1761该书作者为梁代沈约,可见在南北朝时期已经认为《江南》的主题为采莲嬉戏之作。唐代吴兢在《乐府古题要解》中阐发其主旨曰:“《江南》古辞盖美其芳晨丽景,嬉游得时。”[12]7更为明确地指出《江南》主题为描绘采莲人在采莲时嬉闹欢乐的场景。莲是江南重要的农作物,采莲是当地常见的农事活动。在我国诗歌传统中,反映劳动生活的农事诗的创作由来已久,《诗经》中就有很多此类篇目,且构成了“风”的重要内容,如《周南·芣苢》便是在采摘车前子时的一首劳动欢歌:“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13]7通过重章复唱的形式描绘了劳动者采摘车前子的情景。农事诗的产生是和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14]67这就是农事诗的最初起源。在莲藕广为种植的江南水乡,采莲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劳动,又因采莲之人多为年轻女性,便使劳作之外多了诗意。乐府古辞《江南》是较早记录采莲一事的文学作品,进入魏晋出现《秋胡行》《吴声》《子夜歌》等表现采莲的作品,“采莲”逐渐成为江南文学意象的重要元素。现当代学者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朱东润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亦持“劳动嬉戏说”观点。作为被选入苏教版一年级小学语文课本的作品,“劳动嬉戏说”也更为适合低年龄段学生教育教学目标。
在“劳动嬉戏说”主题观照下,小学课本将“田田”注为指荷叶盛密貌。其实“田田”作为诗歌的重要意象,历来存在多重释义。“田”本义为耕种用的田地。如《诗经·小雅·大田》:“大田多稼。”后名词作动词,指耕种。如《诗经·小雅·信南山》:“畇畇原隰,曾孙田之。”“田”还可指大鼓。如《诗经·周颂·有瞽》:“应田县鼓。”有学者据此义推断“田田”在诗中为拟声词,指莲叶下男女劳动嬉戏时所发出的声音。亦有说法认为“田田”为“团团”或“圆圆”之讹误。[15]65据查,“田田”在《江南》之前从未表现过荷叶盛密之貌,那么作者为何在此要首创此意蕴?笔者认为,《江南》是汉乐府民歌,具体作者已不可考,但我们可通过考证得出作者创作时代及创作背景。西汉流行楚声,几乎未发现完整的五言诗。西汉时期江南经济落后,生活条件恶劣,司马迁曰:“江南卑湿,丈夫早夭。”[16]3409以北方人为主流的西汉王朝很难将江南风物纳入自己的审美视野。但到东汉时期,中国气候经历了一次由热变寒的大变迁,使江南气候接近中原,很多农作物由北至南传入。由于东汉政权不稳,北方战争不断,使很多流民涌入江南,促进了江南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东汉的循吏制度使很多北方文人来到江南推广儒学,逐渐使江南出现南北文人混合形成的江南文人群体,甚至出现了很多如会稽的陆氏的江东大族。出于政治和战乱,文人由南至北或由北至南便成为常态,《江南》的作者应该就是其中之一。
结合“田”字字形可发现,在北方人的思维中,看到“田”就会想到阡陌纵横、一眼望不到边的农耕之地。而江南是水乡,适宜农耕旱种的土地很有限,但莲藕却广为种植,所谓“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盛景在这位由南至北或由北至南的文人眼中是完全可以与北方阡陌相连、广袤无垠的耕地相媲美的,北方耕地用“田”已可表示,作者却用“田田”来描绘生长于南方的莲叶,表现出荷叶如北方庄稼的一望无际、繁密茂盛,还为小鱼的出场提供了在茂密荷叶遮蔽下如北方广袤田地般的广阔活动空间,成就了在荷叶间忽隐忽现的惊喜。“田田”两字连用更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激动。这位文人或由南至北后出于对故乡的思念,怀想着故乡的采莲盛况创作了此诗;或由北至南,被从未见识过的江南采莲盛况所震撼,写出此诗。
诗中作者连用五句相同的句式来表现“鱼戏莲叶”的情景,后人对其用意颇多揣测。从“劳动嬉戏说”这一主题出发,亦可得解。诗歌产生于劳动生活中,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爱者歌其情”。[17]1723《江南》作为一首反映采莲生活的乐府诗,有着对采莲生活的真实反映。看似充满诗意的采莲生活其实充满了艰辛的劳作之苦。采莲要早出晚归,如陈后主《采莲曲》中“相催暗中起,妆前日已光。……晚日空照矶,采莲承晚晖。”[18]731;有时还会遇到风急浪高的危险,如梁简文帝萧纲《采莲曲》中“风起湖难度,莲多摘未稀。”[18]734由于采莲人需划乘小船才能出入于藕花深处,但荷叶生长高深繁密,采莲时难免不能相顾,“相逢畏相失”的状况便使采莲人需要通过采莲歌谣互相辨别方位、分析处境等,“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18]733便是对此情境的描述。《江南》中描绘水中嬉戏的鱼儿用了四个不同的方位词,可能就出于采莲人辨别方位之用。采莲人使用歌声既告诉了同伴自己所处位置,也明白了伙伴在何处行舟。保证安全的同时排解了寂寞劳苦的情绪,此起彼伏的歌谣便构成了“秋风日暮南湖里,争唱菱歌不肯休”[18]734的风景。
“爱情隐喻说”这一主题是基于中国传统诗歌中“意象”理论而生成的。“意象”的理论依据来源于《周易·系辞》“观物取象”一说,在诗歌中表现为主体对客观物象形成感知,通过文字来建构客观物象与主题心灵体验间的相互融合,构成暂时或固定的意蕴、情调。“爱情隐喻说”应是在闻一多先生提出“鱼”意象为求偶、情爱等隐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闻先生在《说鱼》中指出:“鱼是匹偶的隐语,打鱼、钓鱼等行为是求偶的隐语”,[19]127并采用《国风》中众多篇目加以例证,如指出《齐风·敝笱》中“敝笱在梁,其鱼鲂鳏”[20]200便是用“敝笱”(破捕鱼的竹笼)不能捕捉“鲂鳏”(鲂鱼和鲲鱼,皆大鱼)来隐喻鲁桓公不能防齐文姜与其兄淫乱;又如《陈风·衡门》中“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娶妻,必齐之姜?”[20]270将吃鱼与娶妻并举,鱼所具有的爱情隐喻性更为明显。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尤其是一部分史学者的佐证,这一观点得到了学术界广泛认可。如赵国华在著作《生殖崇拜文化论》中提出“鱼”在古代祭祀中由于先民求多子的心理,被塑造成女阴的象征,鱼便与具有繁殖特点的配偶情侣关系联系了起来。此类研究众多,不再赘述。《江南》中的“鱼”和“莲”意象便是在诗歌创作和流传的漫长过程中被赋予了特定的意蕴,决定了诗歌爱情隐喻的主题。
先看“鱼”。江南地区在农耕之前便有了渔猎,作为重要的食物来源,先民希望鱼取之不尽、食之不断,鱼便有了富足、丰饶的意蕴。我们今天流传的重大节日要吃鱼寓示“年年有余”,便是对这一意蕴的承续和发展。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先民逐渐发现鱼产子多、繁殖力强的特点,这使重视劳动力多寡的原始先民产生了对鱼的崇拜,认为鱼具有着神秘的生殖力。而女阴在远古时期是人类生殖力的象征,先民将鱼的形体与女阴轮廓联系,发现了二者的相似之处,便逐渐产生了对鱼的崇拜,很多部族便以鱼为图腾,使鱼具有了繁衍子嗣、人丁兴旺的意蕴。鱼由象征女阴,逐步扩大象征女性。随着父系社会代替母系社会,以女性为主的生殖崇拜逐步变为以男性为主的生殖崇拜。鱼的意象也进一步丰富扩大到代表男性。闻一多先生便认为《江南》中“鱼”即“余”,指男性;“莲”即“怜”,指女性;“鱼戏莲”即男追女嬉戏。由于鱼的男、女性的象征意蕴又逐步扩大为配偶和配偶关系(恋爱关系、婚姻关系)。“鱼”意象的意蕴不断扩大引申,表现了我国人民对生命的终极热爱。
再看“莲”。莲在江南自古广为种植,《尔雅》记载:“荷,芙蕖。其茎茄,其叶蘧,其本营,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药,药中薏。”[21]576可见,莲早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中国诗歌起源的两座高峰《诗经》和《楚辞》皆有对莲的描绘。在中国文学作品中,“莲”大致被赋予了四层意蕴:一为起源于《诗经》表现恋爱中男女对象美好形象的象征,如《郑风·山有扶苏》中“荷华”为女子形象的象征,《陈风·泽陂》中“荷”为男子形象的象征。二为起源于《楚辞》的君子高洁品格的象征,如《离骚》中众多荷莲意象的出现便是为了表现君子举世独清的高洁品格。后来经《爱莲说》等文学作品的塑造深化,莲作为高洁品格的象征意象更具有广泛性。三为源于佛道思想的神秘意蕴,起源于《楞严经》卷一中对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的八种瑞相之一:千叶宝莲的出现和描写。四为源于民歌中爱情的象征,如《西洲曲》“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22]1023在具体诗歌中四种意象既区别又重合,既超脱又世俗,构成了“莲”之独有的丰富意蕴。如《江南》中的莲便是处于爱情中女子形象的象征。诗中描绘了鱼戏莲的情景,莲的花形与女性生殖器相似,莲多子且莲子结于莲蓬之中,古人便由此构成了对莲的生殖崇拜,以求子嗣增多。莲的外形易使人联想到柔美的女子,“莲”又与“怜”读音接近,便构成了《江南》中“莲”指女子的隐语。鱼戏莲间便成为男女嬉戏的爱情场景的描绘。
此说最有代表性的是王富仁在《旧诗新解(二)》中所持观点。他认为“诗歌前两句描写莲的诗句是起兴之语,之后连用五句重点表现游弋于各处的鱼,引导读者感受自由惬意的游鱼图,表达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3]16-17人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很难依照自身需求去适意选择。但自由往往意味着个体在某一处境中可以做出多种方向的选择并可改变这种选择。诗中运用不同方位词变换构成的排比句式加强了读者对自由游弋的鱼的感受,形成自由情绪所带来的愉悦感。试想,在一望无际、繁盛茂密的荷塘中,一尾尾活泼欢乐的小鱼在水中自由的游来游去,由于荷叶的茂密,也不必担心日晒雨淋、被捕被吃,生活是多么的惬意!
用“鱼”象征自由在我国民族文化中由来已久。我国古代先民有对鱼的物象崇拜,一些地区将鱼塑造为河神[23]142。在《帝王世纪》中有黄帝祭鱼求雨的记载。在《山海经·西次四经》中把鱼描述为“色身而鸟翼,音如鸾鸯,见则其邑大水”[24]49的形象。古人赋予了鱼上天入地、呼风唤雨的神秘力量,甚至出现了如女娲、伏羲等人面鱼身的形象,传递出了对鱼广阔活动空间的羡慕和人类战胜自然、追求自由的信念。在春秋、战国、汉代的墓葬中有很多鱼驾车、拉车或护卫的壁画或文物,这一现象告诉我们,鱼在古代是具有沟通天地连接生死的信使的功能的,这便实现了鱼更高意义上的自由。我国阴阳哲学中的太极形象创造之初就是两只首尾相接、不断运动变化的鱼的形象。两鱼不断运动预示着生命生生不息、常变常新,体现了先民对生死的豁达、对生命意义的终极阐释和理想追求。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鱼”意象的意蕴是相当丰富的,其中包含象征自由。在《诗经·国风》中“鱼藻”和“灵台”就包含着对鱼自由形象的展示。在最富有自由精神的《庄子》中,其汪洋恣肆的文字海洋中时常有鱼的身影。在不同的“鱼”寓意中,象征自由是《庄子》最重要的意蕴,如“濠梁之辩”中从容出游的鲦鱼,《逍遥游》中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北冥鲲鱼。庄子以鱼喻自然的人性,指出治国当顺乎民情。庄子的鱼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如:“涸辙之鲋”中忿然作色的鲋鱼。但对自由的憧憬与追求始终是其主旋律。《庄子》通过“鱼”意象表现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无待、无累、无患的状态,是摆脱荣辱得失、忘记是非恩怨的至乐状态,是人生至高境界的自由。这种对人生自由的追求在中国文人中一直得以延续,并形成了文人精神的象征。较有代表性的是晋代陶渊明在田园诗中为中国文人构建的精神家园。陶公用“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表达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就像池塘的鱼对大江大海的思念一样,“鱼”成为了自由精神的象征。进入唐朝,文学作品中“鱼”意象的出现更为频繁,仅《全唐诗》中带有鱼意象的诗就多达2180多首,表现隐逸情怀的垂钓诗是对“鱼”自由意蕴的再次深化与丰富。
乐府古辞《江南》虽用词简洁却诗意隽永,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一,《江南》中所使用的“田田”“鱼戏”“采莲”意象在后代表现江南风情的诗歌中频繁出现并广泛使用,形成了描写江南的代表性意象。尤其本诗首创用“田田”表现荷叶盛密貌的用法得到文人尤其东晋南朝诗人的青睐。如谢朓《江上曲》:“莲叶向田田。”陆罩《采菱曲》:“参差杂若枝,田田竞荷密。”其二,《江南》启发了后代文人不断创作以江南为题材的诗歌,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审美性的江南文学。据《乐府诗集》记载,以江南为题材的乐府诗,从南朝到唐代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源自相和歌辞《江南可采莲》的《江南曲》;一类为梁代新创的清商曲《江南弄》。《全唐诗》中以“江南”为题的作品就多达50多首。诗作所反映的主题也由江南风物、男女情爱、相思离别扩展至迁谪感叹、离愁羁恨等。江南经典意象构成的多元主题,影响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美学风貌。其三,《江南》及其后的众多描写江南的诗歌赋予了“江南”这一地理名词独特的审美性,具有了有别于其他地区特别的美感与诗意。提到“江南”二字,人们便会不自觉的联想出烟雨迷蒙、映日荷花等美景,成为国人的梦里水乡,形成一种民族文化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