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住宅建筑的“延绵”视觉展现

2018-01-02 09:09杨逸卿
小品文选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延绵山体消融

杨逸卿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 511325)

中小型住宅建筑的“延绵”视觉展现

杨逸卿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 511325)

本文从中小型建筑在恒定环境的地形地势方面分析了中小型建筑在场所空间的具体“延绵”的表现,结合“建筑环境一体化”理论、隐藏和嵌入等表现手法的运用,通过队案例具体探讨了现今当代基于地形地势建筑体在环境中“延绵”的具体体现及实施。

建筑;环境;延绵;一体化

当今中国处于城市化的重要阶段,大部分农民进城务工,造成了许多农村的住房被闲置下来,常年无人居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进城买房,在城市定居生活,越来越多的家乡老宅被闲置下来,有些可能被拆除,有些则被保留下来,翻新使用,或改为民宿等等。这其中大部分的房子都是依山而建或傍水而居,而不论“山”或“水”,都是先于房屋而存在的地理形态。现今设计大部分都认为:好的设计特别是在建筑,是不应脱离建筑在场所空间的存在,是不应当脱离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特征而存在,应当以环境为出发点。

“延绵”本意为“连续不断,接连继续,流传下去。”,正好和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相贴切。笔者认为在建筑中融入“延绵”的思想,使建筑与环境共生。本文进一步从中小型住宅建筑边界的模糊化、通过具体案例,探讨了中小型住宅建筑与其所在环境边界“延绵”的体现,并分析其美学特征。本文认为建筑在其所在环境中的“延绵”,使中小型住宅建筑无论在功能上还是视觉上,都能给使用者和观赏者带来更深层的感受。

1 中小型住宅建筑在整体空间场的“延绵”

要让建筑和环境之间的有着共生共存的延续关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整体的削弱建筑体在整体环境中的存在感,让使用者或者观看者不单仅仅关注的是房屋本体,而是包含了建筑体的整体环境。然而,要怎样才能削弱中小型建筑在整体空间场的存在感?这个问题的根本就是中小型建筑空间和建筑所在环境空间之间围合的破除。因为,在环境这一大的空间场中将中小型建筑看作是由墙体围合而成的一个单个个体,但这些个体是不可能脱离其环境而独立存在的,这样只会成为和谐场景中的突兀点,达不到环境与建筑两者之间的相互延续。

2 中小型住宅建筑结合具体地形地势的“延绵”展示的具体案例分析

本文主要通过对于几个实际案例的分析,最终总结中小型住宅建筑体在整体空间场中延绵的重要方法。

2.1 嵌入手法的运用——Hole House(洞穴别墅)

嵌入,也是一种最常见的消融手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的对建筑体自身形态的“削弱”,来达到建筑体消融的目的。不同于之前隐藏手法的是嵌入手法是将自体建筑的百分之八十或者更多的部分设计在地表之下,利用地下空间来削弱建筑体在环境中的存在感,通过融合环境肌理效果,建立与环境和谐统一的关系,以此来达到建筑消融的目的。

在一片相对低矮的山峦中隐匿着一座现代的度假别墅——Hole House(洞穴别墅),它们由建筑工作室SeARCH和CMA的设计师Bjarne Mastenbroek和Christian Müller联合设计。Hole House(洞穴别墅)从名字上就可以理解它其实相当于是在山坡中挖出一个洞穴后,再将它进行整合设计以符合我们现代化的住宅需求。他们希望他们所设计的别墅在能够将山边壮丽美景引入室内的同时还可以将建筑物区别于周边传统住宅的形式——将整个建筑体以窑洞的形式嵌入整个山体,使住宅成为山体的一部分。

建筑户外活动部分的开口尊崇与原始山体的倾斜角度,这一独特的结构设计让别墅拥有了一个独特的中央庭院。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它能将周围华丽壮观的景色尽收眼底,这个利用山体自身斜坡的开口,像一个向建筑外面世界敞开的超大窗口,能将洞外充沛的自然光线引进室内空间,达到了一定的节能环保功能。室外活动空间部分所采用的野兽派墙砖也与山体裸露在外的岩石部分得到了很好的呼应,让观看者从视觉上接受二者的融合。由于建筑整体像山洞一样隐藏在整个山体之中,这样的设计很好的解决了传统建筑中建筑体与建筑体之间相互遮挡的问题,这样让高处的建筑也可以更好地欣赏到远方的美景,而窑洞别墅自体则也十分融洽地包含在美景之中,成为整体景观的一部分。这样的窑洞别墅即使在山体上没有任何裸露显眼的部分,却成为这山坡上最消融、最吸睛的建筑物。

图片来源网络

2.2 隐藏手法的运用——以jura别墅为例

隐藏方法的原理顾名思义就是将建筑体隐藏于建筑环境中已达到消融的效果。这种消融手法的好处就是结合环境固有影响因素,将建筑体隐藏于环境之中,这样的中小型建筑可以减少对所在场地的人为干预甚至是破坏,还可以营造出一种“什么都没有”的视觉感官,很好的引入当地的文化精神。

博慕达镇(bois d’amont)是一座位于瑞士边界的法国小镇,这座隐秘的住宅就镶嵌在它波浪起伏的地形里。住宅由julien de smedt建筑事务所设计,该住宅底层安置了三间卧房,上层提供开放式的起居空间,顶层露台则可俯瞰周围的景观环境。建筑师通过把几乎整个下层包入自然地形里,来最大化内部的居住空间,建筑体中的大窗,形状契合周围的地貌。从远处看,住宅融入了山坡,视觉影响得到最小化,看上去仅仅像陡峭山坡上的一个隆起。

图片来源网络

以上两种设计手法,遵从一种以环境整体气场为主要营造对象的“延绵”视觉效果展示,在固定的环境、固定的场所、固定的地形,表现出建筑体和环境两者相互穿插、相互渗透的设计理念,为人、建筑、环境和谐并存而进行不懈的设计探索。

[1] 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 吴良镛.北京宪章——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 王铁.外部空间环境设计[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

[4]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5] 王铁.无界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杨逸卿,女,湖北襄阳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研究方向:建筑室内外环境关系。

TU113

A

1672-5832(2017)12-0245-02

猜你喜欢
延绵山体消融
向维果
消融边界:城市中的多功能复合空间
见信如晤
鱼梁洲栈道
游园旖梦
“自由”对自由派与保守派义有不同。这里说说其定义何以产生歧义及为何影响延绵不绝 精读
对山体滑坡的成因分析与治理
消融
China’s Glaciers in Hot 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