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县域经济 确保脱贫奔小康

2018-01-02 08:14:53臧侃
当代贵州 2017年52期
关键词:平塘平塘县旅游

文_臧侃

壮大县域经济 确保脱贫奔小康

文_臧侃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平塘县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发扬新时代贵州精神,努力做大实体经济、做强农村经济、做优旅游经济、做实城市经济,致力壮大县域经济。

为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关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的精神要求,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平塘县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发扬新时代贵州精神,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创新争先,努力做大实体经济、做强农村经济、做优旅游经济、做实城市经济,致力壮大县域经济。力争到2020年,全县经济总量在201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G D P年均增速达到14.5%以上,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旅游收入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8%以上,实现脱贫奔小康。

发展民营经济做大实体经济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出台了《平塘县关于加快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县领导干部挂帮服务企业制度,明确县四大班子领导和相关部门挂帮民营企业的职能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抓实投资融资促发展。制定出台投资服务、土地使用、财税扶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创新建立集团承包招商机制,由县委常委领衔,组建7个招商集团,并根据每个集团负责的招商内容安排目标任务,着力“大招商、招大商”,帮助民营经济实体解决实际问题。

全力推动民营企业增量提质。鼓励帮助个体转企业、企业转规模以上企业、规模以上企业转股份制企业、股份制企业转上市公司。实施“重点企业”培植计划和品牌发展战略,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重点建设一批特色突出、产业配套、品牌知名度高、有较强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围绕茶、菜、畜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充分利用“大旅游”潜力优势,大力发展旅游商品加工业,旅游吃、住、购、娱服务业。

截至2017年10月,全县新增入驻企业9家,投产12家,新入规企业3家,申报入规商贸企业9户,完成工业投资8.81亿元,增加值完成6.98亿元,同比增长13.65%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强农村经济

因势利导建造绿色家园。立足平塘县山青、水绿、空气清新、“中国天眼”静空环境无电磁干扰零辐射等独特生态资源优势,体现山水风光、民族风情、特色风物,发展和经营好乡村旅游、村舍等,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依托贫困乡村生态环境好的资源优势,找准发展农村经济与精准脱贫的结合点,加快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林业、饮用水、新型建筑建材、民族特色文化等绿色产业。

切实把农业供给侧结构调好调顺调优。坚持以市场化、品牌化、绿色化、合作化、融合化、配套化“六化”为基本取向,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打好特色牌。依托“茶、菜、畜”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和山地畜牧业,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形成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脱贫致富快的名优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加快推进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全面推广“村企联建”和“三变”改革,推动供销社、农信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三社”相互联动,建立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

大力完善农业支撑体系。支持经营主体注册农产品商标、申报“三品一标”认证及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等认定,培育一批农产品及加工产品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建立和完善市场销售网络体系,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和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扶持一批农产品骨干流通企业,建设一批城市鲜活产品直销点,打造一批订单农业生产基地,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截至2017年10月,平塘县“茶、菜、畜”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现代农业综合效益显著提高,一产增加值完成13.62亿元,同比增长6.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6596元,同比增长9.9%。

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做优旅游经济

加快景区景点建设。围绕“天眼、天书、天坑”“三天奇观”旅游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资源和特色民族文化,加快推进旅游景区提质升级和多维开发,积极推进“旅游+”,全力构建“全域旅游”格局,提升平塘旅游核心竞争力;围绕“天文科普教育基地、国际天文文化体验区、地质生态旅游创新示范区、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国际天文旅游小镇”五大目标,充分发挥“国家科普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优势,将平塘天文小镇建成集天文科普、宇宙探秘、旅游度假、文化交流为一体的科技旅游综合小镇,主打“科技旅游牌”,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充分发挥“三天”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产业和旅游商品生产加工业。利用好牙舟陶非遗品牌和其他民族文化品牌等品牌效应,创新旅游商品产业发展,形成具有平塘地域文化元素的特色品牌。深入实施“互联网+旅游”行动计划,发挥先进的智慧旅游平台作用,强化精品旅游线路设计,深化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媒体合作,打开平塘旅游海内外市场。

加强旅游市场管理。严格执行涉旅行业标准,加强对宾馆酒店、旅游景区、旅行社等涉旅行业的监督管理,扎实整治涉旅行业,促进城市形象和旅游环境走在全省前列。科学制定管理服务机制,有序有效的把旅游从业主体培育成经济增长的稳定税源,实现旅游既富民又富县。

臧侃(右三)在平塘金盆街道冷水关组督查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情况。(平塘县委宣传部供图)

截至2017年10月,“中国天眼”景区荣获4 A级景区,甲茶3 A级景区通过专家评审,天坑景区正式对外开放,建成中央大街、贵品万国、中国天眼迎宾馆等一批星级酒店,全县以“三天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欣欣向荣,三产增加值完成26.08亿元,同比增长15.1%。旅游总收入完成96.73亿元,同比增长56.13%。

围绕城乡统筹发展做实城市经济

谋定城镇发展布局。深入推进“东西并举扩城镇”,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加快优化生产力布局和空间布局。按照路网建设、地产开发、功能配套、城市经济等项目类别,统筹谋划好县城金融街、商贸物流城等重点区域的产业发展布局,着力引导和培育好商贸项目,经营好城市。加快完善平塘天文小镇、卡蒲毛南小镇等特色小城镇建设,增强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和服务广大农村的功能,发挥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作用,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围绕县城和天文小镇建设,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把移民向县城和天文小镇聚集,让搬迁户搬得出、留得住、能发展。

做优城镇服务功能。强化城市设计规划理念,提升城市品质、形象。扩大城市公共交通覆盖范围,加快推进县城和重点乡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推进全县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城市功能,做好“旅游+城镇”,形成城中有景、景中有城,提升城市品位,全面改善城市面貌。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四在城镇和重点村庄的体系规划,实施“1+N”镇村联动,加快推进小城镇核心区、传统村落和民族特色村寨的美丽乡村建设;充分发挥城镇对旅游服务、现代农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完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

截至2017年10月,平塘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856人,同比增长12.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0468元,同比增长9.2%;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9.97亿元,同比增长12.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05亿元,同比增长23%;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6.28亿元,同比增长12%;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完成126.62亿元,同比增长25.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81亿元,同比增长19.9%。

(作者系平塘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 / 哈文丽)

猜你喜欢
平塘平塘县旅游
平塘县老干部宣讲团到县第二中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
晚晴(2021年12期)2021-01-10 19:03:04
世界最高混凝土高塔桥平塘特大桥建成通车
晚晴(2020年1期)2020-06-19 07:57:10
平塘甲茶
贵茶(2019年3期)2019-12-02 01:46:32
特提斯女神的壮举——平塘国家地质公园
乡村地理(2019年2期)2019-11-16 08:49:42
平塘甲茶
乡村地理(2019年2期)2019-11-16 08:49:30
旅游
活态文化
乡村地理(2017年1期)2017-01-28 14:31:26
平塘县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贵州科学(2016年5期)2016-11-29 01:25:46
平塘县委离退局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动员会
晚晴(2015年7期)2015-05-30 16:57:06
旅游的最后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