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伟, 甘正永, 葛 雷, 凌 洪, 陈 康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合肥 231603)
民国时期,出现了大批的武术名家、技艺泰斗,但动荡不安的政治格局以及西方体育与教育思想的引入,使武术传承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武术传承方式的转变也给武术在民国时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在历朝历代的武术传承方式中,以家族式的传承模式最为常见,其最显著的特点便是“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这种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这种要求的排他性与严苛性,容易造成传承的断层,甚至技艺的流失,乃至小部分武术门类因此“后继无人”。
晚清民国时期,随着思想观念的逐渐转变,各门各派对武术传承人的要求也逐渐放宽,开始对外招收异姓徒弟。例如,民国时期杨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杨澄甫就开始大量招收门徒,并且打破了以往武术拳师保守的教学思想,把太极拳的核心技术广传四方,所以后来杨澄甫的弟子中出了许多太极拳的大家。例如:田兆麟、董英杰、褚桂亭、陈微明以及后来移居台湾的诗书画医拳“五绝奇士”郑曼青等等。
为了保证武术技艺的精髓能够得到正统的延续,各门各派的武术家们在家族传承中以口传身授的方式尽心尽力地对武术传承人进行教学,倾囊相授,不遗余力。
由于西方学校教育和体育思想的传入,武术的传承开始出现学校教学以及学徒制等集体教学传承方式。而转入集体教学后,往往是一个师傅带多名徒弟,师傅一人精力有限,一对多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同时,部分师傅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思想保守的现象,为了避免出现“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情况,师傅们往往还会有所保留,将本门的武术精髓留给所谓的入室弟子或关门弟子来学习,其中尤其以近代武馆最具代表性。
武术在拼杀中诞生,且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抵御强敌、保家卫国不仅仅是国家军队的职责,民间群众也自发通过学习武术来强身健体、保卫家园。不同的朝代对于武术的态度有所不同,但是学者周军旗指出:武术的发展离不开统治者的意志与利益需要。
民国时期,随着外敌入侵,很多优秀的知识分子和社会接触人才开始认识到强国必先强种。而以武术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技艺理所当然地成了强国强种的首先工具。由最开始梁启超等人的提倡到后来孙中山的弘扬与支持,再到后来民国政府通过各种各样的法令与政策,助推武术的发展与规范,民国时期有大批精英提倡武术。另外,政府还建立起一些专门的武术教育机构,如中央国术馆以及各个地方的国术馆等,或者在学校开设武术课程、并制定了武术教学大纲,开始将武术教学引向正规化。以政府行为对武术活动进行提倡与规范。武术的传承方式由以民间自发传承为主转变为以政府提倡推广传承为主。
自古以来,我国不少武术门派的发展与宗教可谓是密不可分,练功习武也成为了一些宗教人员日常生活的内容之一,其中以少林派(以少林寺为代表)以及武当派的武术最为世人所熟知。
但是随着战争炮火的打响,宗教的发展也因此几经曲折,特别是在文化帝国主义的入侵下,本土宗教不断遭受以基督教为代表的外来宗教的冲击,群众基础越发薄弱。这种情况下,武术再宗教中的传承开始没落,少林寺从清朝到改革开放之前都处于没落的状态,习武的僧人少之又少。道教圣地武当山的武术传承几乎绝迹。
自第1次鸦片战争爆发之后,我国长期以来的闭关锁国状态随之瓦解,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局面也在帝国主义的枪炮侵略下被打破,政治格局的动荡不安引发了国内军阀的混乱争战,再加上西方文化思想的冲击,以及洋务运动、五四运动等大量新思潮的涌现,促使民众的意识逐渐觉醒。为了寻求自我庇护,武术作为首当其冲的手段,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与认可。
自中国丧失了独立主权,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清朝的封建统治也在西方列强的蚕食与瓜分下最终消亡。同时,西方的文化与制度也逐渐影响着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为了弘扬传统的尚武文化以及强健国人体魄,一些地区开始仿效西方的学校制度,利用武术教学积极展开救国行动,上海的精武体育会、南京的中央国术馆、北京的四民武术社等各类武术组织也在此阶段大量涌现。同时武术在军事训练以及学校教育中开始出现,这必然导致武术传承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
武术进入繁荣发展的黄金阶段,掀起全民武术热潮。民国时期,顺应时代变化的武术传承方式,借由政府的因势利导以及民族意识的觉醒,无不推动着武术自上而下的全面开展。各类武馆以及武术团体遍地开花,出现了带有商业性质的武术传承,为武术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武术运动得到了全面的推广,从政府到民间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对当时国民体质低下的情势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在文化与思想层面,武术开始作为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民间正式走向课堂,并制定了相对成熟的教学与管理制度;出版了一大批与武术的书籍及研究文献,各门各派的武术成果通过书籍的形式得到保存与记录。相关研究表明民国38年期间出版的武术类图书约388本,远远超过了民国之前所有武术类著作出版量的总和。在这些大量出版的的武术书籍当中,如徐震的《国技论略》、孙禄堂《太极拳学》、唐豪的《少林武当考》、陈鑫的《陈氏太极拳图说》等都是十分优秀的作品。
武术传承的纯粹性难以保证,难出武术大家。在民国时期,家族式口传身授的精细化教学更多的被体育性质的学校化武术教育以及商业化武馆教育等一对多的学徒式教学所代替。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武术的全面发展必然要求一对多的教学,然而一对多教学的教学效果却远远比不上传统口传身授教学模式那么精细。所以,即使是同一个师傅,教出的徒弟因为各自天赋与练习模式等各种差别,掌握的武艺程度也各有不同。李承伟等人认为:师傅在向徒弟教学时,会将技术分不同层面予以传授,核心的精髓只交给自己精挑细选与信赖的入室弟子。即使这样,由于师傅所要教学的人很多,对所谓入室弟子也多有“照顾不周”,导致很难出现武术大家。
此外,由于书籍以及报刊杂志的兴盛,很大一部分人是通过纸质的载体来学习武术的,往往只能学到个外形的相似,学不到武术的精髓。同时,民国时期的武术名家虽然不少,但是也有不少人是靠吹捧和炒作得来的名声,实际的武术水平则无从考证。近些年,有不少武术史研究学者对民国时期的一些武术名家提出了种种质疑。所以,民国之后,由于武术传承方式和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很少有武术大家出现。
民国时期武术传承方式的变化也是顺应社会变迁与政治环境变化而形成的,在看到变化所带来的诸多有利之处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这种传承方式的变化对武术传承所产生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