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学生生活实践 提升数学课堂效率

2018-01-01 07:36李道兵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4期
关键词:数位卡片数学知识

李道兵

(巢湖市城北小学 安徽合肥 23800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十大核心素养之九指明:在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因此数学教师应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新课程基本理念。

一、利用学生已有生活实践

儿童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许多蕴涵数学知识的经验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积淀下来。学生对其周围很多现象、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教师要抓住这些好奇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出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

例如,在教学“单产量×数量=总产量”这一数量关系时,教师可以说:“秋天,苹果园里的苹果熟了。平均每棵树可以摘10千克苹果,那么两棵树可以摘多少千克的苹果?四棵树、五棵树呢?”学生一听到熟悉的情境,自然非常感兴趣,这个说“10×2=20(千克)”,那个说“2×10=20(千克)”……这样教师就可轻松地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并理解“单产量”“数量”和“总产量”的数量关系。

二、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

先贤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游戏因充满乐趣、互动性强而深受孩子们喜爱。将游戏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会使学生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探寻知识,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教学“万以内数大小比较”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设计成数学游戏:先准备两个不透明的袋子,每个袋子里放入0~9十张数字卡片,把全班学生分成左右两大组,让每组推选一名代表上讲台摸卡片,每次摸一张,从个位往千位排,看哪组摸的卡片最后组成的四位数大。第一张卡片排个位,接着摸十位,然后是百位,最后一张是千位。在摸的过程中,从第一张开始就让学生比大小,再猜测后面可能摸出的是几。学生在猜测过程中明白:开始摸出的卡片是大数字的小组不要高兴,因为开始的大数字数位低,后面高数位摸到的大数字可能就小了;开始摸出的卡片是小数字的那一组也不要气馁,因为后面高数位上出现的大数字的概率比较大,这样最后组成的万以内的数可能就大。在游戏做完之后,学生得出:万以内数大小的比较,首先看千位,千位相同再看百位,然后比较后面两个数位。学生从参与、猜测、比较的过程中,领悟数学知识,寓教于乐,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该方法在“可能性”一课中,教师准备几个不透明的方便袋,在袋中根据需要放入同色或不同色的乒乓球,组织学生去摸球,去猜想,从不同的放法中一个个地领会“可能性大”、“可能性小”、“一定”等各种结果。其次,当两种相同数量的不同色的球放在一起,摸的次数越多,摸到两种不同颜色球的机率会越接近。

三、让学生实践中深刻领会知识

生活实践可一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打破课堂的沉闷气氛。教师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过程中领会知识。

笔者在教学“千米的认识”一课后发现:1千米=1000米,看似简单的换算,但在练习中出现了不少“一棵大树高10千米”“一幢楼高20千米”等错误。其原因是学生对“1千米”的具体长度缺少感性认识。为了让学生感受千米的长度,在数学活动课上,我先带领学生上操场,组织学生分几组赛跑,沿操场环形跑道跑5圈,并规定每人都必须跑完。回到课堂,我告诉他们说:“大操场跑道每圈是200米,算一算,你们每人跑了多少米?”学生很快口算出答案:200×5=1000米。自此,1千米的概念会深深地“跑”进学生的记忆深处。

四、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人们的生活每天离不开数学。小学数学是启蒙教学,是从0开始的,加、减、乘、除、整数、分数、小数、统计、概率、单位的认识……这些知识无一不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教师应根据教材,掌握好时机,采用恰当的方法,让学生从鲜活的生活实践中去学习,去感受。

“克、千克的认识”这一课,在教学实践中感觉到,此课看似内容简单,但学生就是难把握住,即使到了高年级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竟然将这两个概念相混淆。究其原因,对于学生来说这两个单位他们不常用,对它们的感性认识太少,数与量一结合就分不清“东西”了,出现一个鸡蛋50千克的荒诞的情形。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和爸爸妈妈上一上菜市,逛一逛超市,让家长称一千克肉、五千克大米、一个苹果、一个橙子、一个鸡蛋……并记下来;再自己提一提、掂一掂、比较比较它们的重量。这样课堂上的交流就更真实,理解就更深刻。课后让学生称一称自己的体重,称一称一袋盐重多少克,一袋雪饼重多少克,掂一掂一个鸡蛋有多重。如此开放的几次教学,学生从感知到领会,从理解到运用,一步步地加深,直至根扎于脑海中。教学“厘米、米”的认识这一课,这两个基本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问题与“克、千克”是一样的,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厘米、米以后,让学生动手去测量课桌的长是多少厘米(100厘米=1米)?文具盒长多少厘米?宽多少厘米?再量量自己的大拇指指甲有多宽(正好是一厘米)?强调要记住自已的大拇指指甲宽为一厘米,再用手比画一下,一厘米有多长;课下回家,量量家里的餐桌有多长,门有多高。第二天在班上交流。

这样的教学不但深刻,而且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降低学生对数学课的神秘感,让数学课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相连,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还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加强了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

五、实践中学知识 实践让知识升华

现实、有趣、有用是生活数学的特征。把学生从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知识的价值,更利于激发学生巩固学到的知识,更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存款”、“利息”、“利息税”后,让学生到家后算算家里的一张存单到期后的本息一共是多少元?教育储蓄不扣利息税,1千元的三年期教育储蓄存款,到期后比一般存款可多取多少钱?告诉学生这些多出的钱是国家为支持你们读书少收的税款,是在支持我们小朋友读书(进行德育渗透)……再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压岁钱存入银行,算算选择哪种存法可多收入利息,培养学生理财的观念。这些学以致用的教学安排,深化了书本知识,迎合了儿童求知的心理状态,并强化了学生数学意识。

从生活实践到课堂知识,再把课堂所学运用于生活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真理的现实意义。儿童的生活实践与数学教学融为一体,可唤起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学生从内心深处喜爱数学,亲近数学。教师巧妙运用生活实践,可大幅提升数学课堂效率。

猜你喜欢
数位卡片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摆卡片
相同数位相加减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一张卡片
分清数位 照“位”读写
你了解“数位”吗
认识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