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健
(宝鸡文理学院,陕西 宝鸡 721000)
互联网+背景下数字化技术在陕西民间音乐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王健健
(宝鸡文理学院,陕西 宝鸡 721000)
民间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形式。陕西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在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对民间音乐进行数字化保存和网络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实现对陕西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互联网+;陕西;民间音乐;数字化
民间音乐是我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数字化就是将一系列复杂的信息,例如,图像、声音等进行转化,使其形成计算机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以数据的形式在一定的媒介中进行储存和传播,并可以通过计算机软硬件进行解码和播放。民间音乐的数字化对于保护和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民间音乐的产生时间较长,通过数字化保存,可以打破原有的民间音乐口口相传的传播困境,通过对民间音乐的采集、加工和储存,能够进一步推动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传承。
民间音乐与一般音乐不同,它是在某一个地区,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具有地域特点,口口相传形成的音乐形式。民间音乐由于来源广泛,内容丰富,体裁也多种多样。表现形式主要有民歌、舞蹈音乐、民间乐器、戏曲音乐和说唱等。民间音乐是某一地区民风民俗的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特点,且经过世代的口口相传,具有庞大的群众基础,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已经有很多民间音乐的身影。
陕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我国周、秦、汉、唐等朝代的建都之地,具有数千年的历史,历史文化积淀非常丰厚,先秦时期,就有秦风、豳风的民歌出现,唐朝时期的法曲、坐部伎、立部伎、歌诗、戏弄,还有各个朝代、各时期乐器(鼓、笙、笛、秦筝、秦汉子、拍板等)的应用、革新与发展等,到现在在陕西民间音乐中,还在应用。到了宋代,政治经济中心迁到我国南部,陕西民间音乐的发展主要以传承为主,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西安鼓乐”,它流行于关中、西安市以及终南山一带,杨荫浏、阴法鲁合著出版的《宋·姜白石创作歌曲研究》“前言”说,“我们现在能从实际存在的民间音乐数字化保存发展历程《八大套》和《西安鼓乐》,见到宋人谱式在今天的实际运用。”从“西安鼓乐”套词、北词、南词、京词的体裁及曲目、曲式看,其与宋以后的诸宫调、南曲、北曲、元明杂剧均有相同之处。
目前,现存的陕西民间音乐,有关中的西安鼓乐,陕北的信天游,酒曲、腰鼓、唢呐,陕南的号子、山歌、锣鼓草、端公、佛曲等。这么多种类繁多的民间音乐形式,得以流传下来,最为主要的就是古代人们对于民间音乐的保护和传唱。当今,人们也要继续传承和发展,使陕西民间音乐继续发展下去。
民间音乐是在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其传播主要是通过劳动人民的口口相传,这种传播方式在民间音乐产生初期具有不错的效果,民间音乐不断产生和传播,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流行音乐由于其传播快,创作技术更新速度快,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再加上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少的人研究民间音乐,更谈不上对民间音乐的保护和传承。进入20世纪以来,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民间音乐的保存和传播有了新的选择,各地区的人们也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4.1 磁带储存
磁带是用来记录声音、视频、文字等其他数据资料的带有磁性的带状介质,是进入20世纪以来用量最大的音乐记录载体。磁带通常是在塑料薄膜上涂盖一层颗粒状的磁性物质或合金薄膜。最早的时候,磁带是使用赛璐珞为基体,后来逐渐被聚脂薄膜代替。20世纪60年代后,盒式录音带产生,大大促进了其推广和使用,也使得音乐产业进入数字化时代。盒式录音带由于其体积小、易携带,是早期音乐存储的重要方式,也是民间音乐数字化的第一个阶段,现在不少地区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民间音乐录音带,是民间音乐数字化的雏形,为民间音乐的发展和传播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4.2 光盘存储
它是用聚焦的氢离子激光束处理介质的方式存储和再生信息。光盘存储相对于磁带存储来说,具有存储量大、不怕磁、不怕光等特点,存储介质较为稳定,便于携带和传播,是继磁带之后,民间音乐数字化较为常用的存储介质。
4.3 硬盘存储
硬盘也是一种磁介质存储方式,通过写盘的方式,将数据存储于密闭、洁净的硬盘驱动器的若干磁片上,相对于光盘来说,硬盘存储具有存储量更大、传输速度高、可靠性强等特点,通过硬盘存储可以将民间音乐导入计算机中进行处理,丰富民间音乐的内容。随着磁带和光盘的老化,硬盘存储成为民间音乐数字化保存的重要方式,稳定性强,存储时间长。
4.4 网络存储
网络存储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的发展存在的一种存储形式,是通过标准的网络拓扑结构连接到数据服务器或计算机上,实现对民间音乐的存储,网络存储最大的特点就是易于传播和分享,目前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音乐存储方式,也是未来互联网+时代民间音乐发展的重要途径。
陕西由于其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具有鲜明的民间特色,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音乐数字化技术,对其进行保护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陕西民间音乐进行数字化保存和传播,基本上由数字化民间音乐档案、构建数字化保护模型和实践应用模型3部分构成,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5.1 建立数字化民间音乐档案
这一部分是民间音乐发展的基础,主要是通过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陕西原生态的民间音乐进行数字化记录和存储,在记录过程中,突出民间特色,尽量能够全面反映陕西民间音乐的各个形式和过程,保证民间音乐的原汁原味。除此之外,还要应用音乐学的民间音乐原理进行框架分析,反复筛选和整理,保证记录的民间音乐的完整性和代表性。
5.2 构建数字化保护模型
这一部分要把握好民间音乐的原汁原味,原原本本体现陕西民间音乐的特点。由于现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民间音乐的改编和改造变的相对容易,出现了一些夸大的,甚至是错误的粉饰,在构建陕西民间音乐的保护模型过程中,要注意以原声音乐为基准的原则,防止出现非正统的传播和发展。
5.3 构建实践应用模型
数字化的目的在于对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在构建了对陕西民间音乐的保护模式之后,要加强对民间音乐的整理和传播,通过原生态民间音乐展播、电视节目等形式和内容,联合陕西地区或央视的电视媒体进行传播和推广,让大众感知陕西民间音乐的魅力所在,让陕西民间音乐能够在群众的传唱中进行发展,并根据发展效果,总结出一套适合陕西民间音乐传承和发展的模式。
陕西民间音乐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借助“互联网+”的东风,利用现代技术对其进行数字化存储,有助于陕西民间音乐的传播和发展,这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专家、群众的共同努力,抓住机遇,实现对陕西民间音乐的保护和发展。
[1]韩宝强.现代科技手段:一把保护原生态音乐的双刃剑[J].人民音乐,2006(9):24-26.
[2]冯光钰.西安鼓乐的传承保护及生态还原[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2):5-9.
[3]王晓平.西北地区传统音乐的文化生态及发展趋势[J].甘肃社会科学,2006(5):57-60.
[4]林秀娣.原生态音乐档案数字保护中的几个问题[J].艺术科技,2005(1):48.
[5]江明悖.关于民族音乐遗产保护问题的几点想法[J].音乐研究,2006(2):7-8.
Research on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folk music development in Shaanxi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Wang Jianjian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Baoji 721000, China)
Folk music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lso an important form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our country. Shaanxi is a district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profound culture, which is rich in folk music resources.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make folk music digital preservation and networked development in the era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we should seize this opportunity to realiz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folk music in Shannxi.
Internet+; Shaanxi; folk music; digital
2016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6J053。
王健健(1981— ),女,陕西宝鸡,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