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要读懂诗歌 “赏”要弄懂手法

2017-12-29 08:45吴胜平
求学·文科 2017年12期
关键词:抒情手法对象

吴胜平

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古诗词鉴赏提出了“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能力要求,目的是要考生读懂诗歌。古诗词鉴赏,可分为“鉴”与“赏”两部分,“鉴”要读懂诗歌,“赏”要弄懂手法。

考点透析

对于考生而言,高考古诗词鉴赏的难点首先是读懂诗歌,然后是弄懂手法。分析历年的全国卷试题可以发现,一般情况下,古诗词鉴赏的相关考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为何写,即字词的妙处、手法的作用、思想感情、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2)写什么,即诗词中所涉及的对象及其特征;(3)怎样写,指运用了何种艺术手法;(4)语言的风格特点。

答题技法

2017年全国卷古诗词鉴赏题设一道客观题和一道主观题,客观题为五选二,主要考查句意和手法;主观题主要考查诗词写了什么、手法的作用、思想感情、字词的妙处、语言风格、比较异同等内容。客观题的出现,加大了古诗词鉴赏题的难度。

1.读懂诗歌

考生要学会运用语法结构来划分句子的主要成分,如主语(═)、谓语( )、宾语(﹏)、状语([ ]);再弄懂对象做了什么,或具有什么属性;并借助注释,译出诗词的大意。

(2017年北京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试题。

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①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①树杪:树梢。

请翻译诗歌。

【分析】原诗对译如下。

[拂晓时]直奔巴峡,[暮春时]思念京城。江水清明处有位女子洗衣,太阳升起时群鸡竞相打鸣。

水边城市的人[在船上]做生意,山间桥上的人[像在树梢中]行走。登上高处万家的井呈现,眺望远处两条河流清晰。

人们说特殊的方言,黄莺啼故乡的声音。[全赖]自己深知山水情趣,[稍稍]排解背井离乡愁情。

2.运用公式

通常情况下,考生可借助公式来解题,公式的陈述方式如下:③+②+①=怎样写+写什么 +为何写,或③+②+①=手法+(对象+特征)+(表达作用+人物感情)。

(2017年全国Ⅰ卷)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试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鄉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分析】A项运用公式可得,③+②+①=衬托+(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喜悦心情。

B项运用公式可得,③+②+①=比喻+(考生+紧张肃穆地答题)+像士兵衔枚疾走。此项为错误项。衔枚疾走,形容夜晚秘密急行军;衔枚,引申为缄口不言。

C项运用公式可得,③+②+①=(无)+(考生+由各地选送+首选条件是道德品行)+(无)。

D项运用公式可得,③+②+①=(无)+(朝廷+列爵待公卿)+希望考生成才。

E项运用公式可得,③+②+①=借人抒情+(作者+体弱多病+嘱托同僚+认真鉴别)+惜才爱才。此项为错误项,考生不懂古人在重大场合中说自己老病往往带有自谦之意,也不理解古人借人抒情实则是委婉表达自己的情感。

运用公式解题,可以较快地得出此题应选B、E。

【点评】古诗词根据描写对象一般划分为写人诗、写景诗、写事诗、写物诗等,考生答题的困惑点在于无法准确概括写景诗对象的特征,较难确定古诗词的表达技巧。

·即时小练·

1.(2017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太湖恬亭

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①,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①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分析】运用公式可得,③+②+①=虚写(想象)+我们深夜钓鱼尽兴归来的画面+清幽闲逸。③+②+①=以景结情+描绘深夜钓鱼尽兴归来的画面+余韵悠长、闲适之情。③+②+①=借景抒情+借深夜钓鱼尽兴归来的画面+含蓄委婉、闲适之情。

【答案】(1)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2)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3)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相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任选一种)

2.(2018届全国高考分科模拟卷)阅读下面的宋词,按要求作答。

行香子·七夕

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事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分析】运用公式可得,③+②+①=借事抒情或借古伤己+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故事+同情他们,思念丈夫。

【答案】本诗借事抒情,借牛郎織女的爱情悲剧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同情之情,同时也寄寓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苦。

答题妙招

1.熟记常用的手法

(1)八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用典、对比、双关、借代、比兴。

(2)两条抒情途径: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借物抒情和借人抒情)。

(3)八对描写手法:渲染和白描,侧面和正面,全景和特写,行色和心理,虚和实,点和面,动和静,声和色。

2.明确古诗词的分类

根据描写对象,古诗词划分为写人诗、写景诗、写事诗和写物诗等。

3.把握常见的艺术手法

找准艺术手法很重要。古诗词鉴赏题若问情感,就找抒情途径;若问字词的妙用,就找修辞手法和描写手法。析句品联题,若侧重赏析字词,先考虑修辞手法;若侧重析句品联,可考虑抒情途径,还可考虑描写手法和表现手法。

写人的诗,主要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配角烘托、景物烘托、环境烘托)入手;写景的诗,必须弄懂直接描写(动词、形容词)、视听结合(色彩、声音)、动静结合(动态、静态)、虚实结合(联想、实景)、环境烘托等;写事的诗,如果是写历史事件,手法一般为借古讽今、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用典等,如果是写现实事件,手法一般为即事议论;写物的诗,只写一个对象(如咏物诗),手法为托物言志、象征、以物自喻。写景诗和写人诗,如果主角、配角同时出现,那配角是用来衬托主角的。

4.概括对象的特征

对象,就是指诗中涉及的人、景、事、物。若全诗只有一个对象,如于谦的《石灰吟》,只需要概括对象的多项特点;若全诗有多个对象,那对象就是整体画面,整体画面的特征就是意象组合产生的整体感受。概括对象的特征,一般找动词、形容词,同时注意意象。

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借此理,建议考生:一个字——练,借他人之法入门;两个字——熟练,将他人之法变为自己之法;三个字——会变通,以不变应万变;四个字——融会贯通,拿高分没问题!

小贴士:古诗词鉴赏高分模板

(1)鉴赏写人诗:形象题和性格题的区别

①形象题:人物+外在特征+内在特征+身份+分析。

②性格题:人物+内在特征+分析。

(2)鉴赏写景诗:独景题与多景题的区别

①独景题:手法+对象+不同角度的特征+手法的作用+情感。

②多景题:手法+意象+意象组合的整体特征(画面、景象、意境)+手法的作用(渲染、烘托、营造……气氛或氛围)+情感。

(3)字词妙用题

字+语境义+手法(修辞手法或词性活用)+该字涉及的对象+其特征+效果+情感。

(4)对象特征题

对象+特征+情感。

(5)抒发感情题

抒情途径+对象+特征+手法的作用+情感。

(6)手法作用题

手法+对象+特征+手法的作用+情感。

(7)风格如何题

一读就懂的称“平实质朴”,景物优美、色彩明丽的曰“清新雅致”,想象奇幻、有神话传说的叫“飘逸绚丽”,侧面描写的为“婉约含蓄”,想象奇特、夸张离奇的是“豪放雄浑”,带忧郁色彩、悲剧气氛的名“沉郁顿挫”。

(8)比较异同题

①比较手法题:手法+对象+特征+手法的作用+情感。

②比较情感题:手法+对象+特征+手法的作用+情感。

③比较内容题:对象+特征+手法的作用+情感。

猜你喜欢
抒情手法对象
拟人手法真多情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画与理
七步洗手法
会抒情的灰绿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图说车事
约会
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