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浅翻深松整地技术初探

2017-12-29 16:46何德艳
农业与技术 2017年22期
关键词:目的实践意义

何德艳

摘 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想要成为粮食出口大国,想要有效地利用我国土地,需要提高技术,促进生产。而我国地形不同,土壤状况也不尽相同,需要提高土壤资源的利用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技术,浅翻深松整地技术就是方法之一,而运用这一技术,需要了解到这一技术的意义,在其他地方的实际运用情况,还有社会的认可度,实际操作情况等。本文以文山市平坝镇为例。

关键词:浅翻深松整地技术;实践;应用; 目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S3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1132063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粮食,而粮食高产离不开技术的进步,技术的应用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平坝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风景优美,也是粮食的高产地,通过实施土地深松整地项目,能提高土地肥力,进一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1 机械浅翻深松整地技术的介绍

1.1 机械浅翻深松技术的概念

机械浅翻深松技术是指利用深松作业机械来完成耕地,使耕地的深度和土壤的松度不同,但一般会控制在一个范围之内,比如耕地的深度一般会在25~35cm之间,机器会根据土地的硬度自己调节深度,这样有利于打破底层土壤,疏松土壤,有利于增加土壤的蓄水能力,从而增强土地的营养能力,为农作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增加产量,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这一技术需要多种机器来实现,根据当地的地形,土壤状况来决定[1]。

1.2 机械浅翻深松技术的目的,实施作用及意义

机械本身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跟物力,达到人工不可能达到的目的,农作物一旦栽种完成后,土地内部的营养问题只能通过肥料等手段来增加,但却不能从内部增加其吸收量,植物的根系有着其自身的吸收方式,且大多数土壤都存在着土壤板结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实施浅翻深松的整地技术。我国有大功率,中功率,小功率各种各样的拖拉机,能够满足这一技术的动力要求。且许多农村有着农机合作,有专门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员,这一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步入小康。

2 机械浅翻深松技术的实践——文山市平坝镇

文山市平坝镇位于云南省管辖的民族自治州,东面是古木镇,南面是马关县大栗树乡,西面是小街镇,北面是喜古乡。人口众多,镇辖区人口37000人,无论是对当地人还是周边人来说,粮食占有重要的地位。平坝镇土地资源并不是十分丰富,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提高粮食产量,因此利用新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该地区的实际情况比较适合机械化,机械浅翻深松技术需要机器,特别是拖拉机的应用,所以该技术对交通条件比较挑剔,在平坝镇境内有69km等级公路,其中包括:34km 3级油路、35km 4级砂石路;33km农村公路。这一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实现机械化提供了基础。第2第经济机械化的应用需要一定的經济基础,农业龙头企业平坝镇有3户;有农民合作社有1户,省级示范社2户,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达8000余元,这样的经济基础足以支配机械的费用,因此在该地区进行实践十分符合当地水平,并且满足当地的需要。

经过实践表明文山市平坝镇机械化的实施不仅提高了粮食的产量,还提高了村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有利于发展教育以及公共基础设施,例如学校的建设,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中学都在不断地扩建之中,部门的增多,服务越来越广泛,从各个方面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从而更加肯定这一技术的实用性。

3 机械浅翻深松整地技术的发展

机械浅翻深松整地技术适用于我国大多数地区,因为我国许多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气候干燥,风沙大,好多地区不注意土地本身的营养状况,过度使用化肥,最后造成土地硬化,水土流失的现象,所以总的来说,有些地区的土地状况还是令人堪忧的。解决土地的营养化问题不是朝夕就可以完成的,因此需要技术来解决,而机械浅翻深松整地技术可以增加耕层的厚度,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保存水分,提供养分形成良好的土壤环境,可以实现春旱秋抗,春雨秋夺,在蓄水,抗旱保中,抗灾减灾,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发挥积极的作用[2]。

4 结语

每一项技术的发明与创造都需要实践来检验,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平坝镇的情况适合机械浅翻深松整地技术的应用,增加了粮食的产量,该技术也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基础设施服务的发展,但该技术是否同样适合于其他地方,仍然需要去检验,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改进技术,以适应新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汪广才.推进机械深松整地技术[J].吉林农业,2012(2):124.

[2]张永妮,杜卫东.机械深松整地技术是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J].农机市场,2011(10):17-19.endprint

猜你喜欢
目的实践意义
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