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校《机械制图》教学策略探析

2017-12-29 07:47郑兴凤赵宝平
山东工业技术 2017年24期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机械制图策略

郑兴凤++赵宝平

摘 要:《机械制图》是一门应用型较强的学科,并且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有着较高要求。然而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起来具有一定困难,为此,本文将结合笔者教学经验,对职业技术学校的《机械制图》教学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为提高职业技术学校机械制图教学质量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机械制图;教学;策略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24.234

在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与工程技术类专业中,《机械制图》是一门基础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门技术课程,学生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能够有效掌握到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并且能对机械图样进行熟练、准确的阅读与绘制,并有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提升,为此需要广大教师对《机械制图》该门课程予以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不断提升其教学质量。

1 运用直观教学,帮助学生构建空间思维

直观教学主要是指通过运用教具来作为感官传递物,并采取特定方法展示给学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有助于学生空间思维的构建,进而促进其学习效率的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普遍看来,职业院校的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偏低,而且没有经过高中系统的立体几何知识的学习以及缺乏对机械零件的感性认知,所以在学习《机械制图》时通常比较难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直观教学法,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运用直观教具,如挂图、模型以及实物等来让学生直观的进行分析与观察,让其能够在脑海中形成感性认识,从而有利于其空间思维的构建。例如,在《机械制图》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内容:三视图的形成以及投影规律,该内容较为抽象,所以大部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自制三投影面体系以及投影模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析与观察,应逐步引导其对物体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点进行思考,得出:“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运用该种方式能够将教学内容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并让其进行观察与思考,建立起空间思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与质量。

2 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来分析并探讨该教学任务,确定其中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让学生找出任务中的已掌握的知识以及新的知识,并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让学生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在完成任务后让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所涉及的知识,提高其综合职业能力。《机械制图》具有较强的实操性,尤其是在装配图以及零件图的知识上,学生要通过不断练习与实践方能够全面掌握。而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则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有助于学生对实践操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例如,在开展零件测绘教学时,教学目的主要在于让学生能够掌握测绘零件的方法、步骤以及过程,并将之前学习到的知识有效应用起来,进而实现学生识读以及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将整体测绘过程设计为一个教学任务,并围绕该任务来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学、做”合一,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3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激发机械制图课堂活力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当中,通常都是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識,教师与学生间缺乏足够的沟通与交流,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而在教学中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则能够有效增进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能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疑问,而教师也不需要高高在上,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与交流,让其能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感与成就感。例如,在学习读装配图时,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事先将读虎钳装配图的任务布置给学生,并在知识中加入相应的装配图,采取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来。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通过看书与查找资料来解决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如,装配图的名称、比例以及零件种类等内容。并在课堂讲课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部分比较难的问题,如装配图工作原理、尺寸关系、装配关系、连接方式等内容进行探讨,让其在相互交流与讨论过程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加深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对问题进行解决。如若还存在不理姐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给予指导,通过设疑,质疑,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建构。

4 模拟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要想需要《机械制图》该门课程,学生不但要有效掌握其理论知识,而且还要能够掌握相应的实践技能,如,课堂教学识图、绘图以及深入工厂车间的工作过程中的真实情景的实践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开展模拟实践教学,对零件图、断面图、三视图以及剖视图等内容进行科学设计,让学生进行反复多次的看图与绘图实践,慢慢培养起形象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其看图与画图技能。除此之外,在模拟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带学生亲自到工程车间进行参观与学习,让学生能够了解并参与到机械制图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总而言之,机械制图教学是职业院校的一门基础学科,只有让学生在机械制图上打下坚实基础,方可以为其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因此,教师应当要有效采取教学策略,通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不断加深学生对机械制图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以切实提高学生的机械制图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为其今后顺利步入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加友.提高职校机械制图教学策略探究[J].福建茶叶,2016, 38(08):193.

[2]张伟.深化机械制图教学改革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J].黑龙江科学,2015(10):128-128.

[3]黄雪梅.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浅析[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13).

作者简介:郑兴凤(1976-),女,山东济南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 机床设备制造及革新。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技术学校机械制图策略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械制图》线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机械制图与CAD教学改革的研究
基于职业院校《机械制图》的创新方法研究
浅谈中职学前教育视唱教学
自主学习策略在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之对策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图书馆建设浅议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