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

2017-12-29 00:00:00梁实秋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17年12期

“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这是北方乡下的一句俗语。北平城里的人不说这句话,因为北平人过去不说饺子,都说“煮饽饽”—这也许是满洲语。我到了14岁才知道煮饽饽就是饺子。

北方人不论贵贱,都以饺子为美食。钟鸣鼎食之家有的是人力财力,吃顿饺子不算一回事;小康之家要吃顿饺子,就得动员全家老少,和面、擀皮、剁馅、包、煮,忙成一团,然而乐趣亦在其中。年终吃饺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有人特别强,从初一到十五能顿顿吃饺子,乐此不疲。当然,连吃两顿就告饶的也不是没有。至于在乡下,吃顿饺子不易,也许要在姑奶奶回娘家的时候才能有此豪举。

饺子的成色不同。我吃过最低级的饺子。抗战期间,有一年除夕我在陕西宝鸡。餐馆过年都不营业,我踯躅街头,遥见铁路旁边有一草棚,灯火荧然,热气直冒,乃趋就之,竟是一家饺子馆。我叫了20个韭菜馅饺子,店主又抓了一把带皮的蒜瓣给我,外加一碗热汤。我吃得一头大汗,十分满足。

我也吃过顶精致的饺子。在青岛顺兴楼赴宴,最后上了一钵水饺。饺子奇小,长仅寸许,馅却是黄鱼韭黄,汤是清澈的浓鸡汤,表面还漂着少许鸡油。大家已经酒足饭饱,但禁不住诱惑,还是把饺子给吃得精光,吃罢连连叫好。

做饺子第一面皮要好。店肆现成的饺子皮碱太多,煮出来滑溜溜的,咬起来韧性不足。所以一定要自己和面,和得软硬合度,而且要多醒一阵子。醒的时候盖上一块湿布,以防干裂。擀皮不难,久练即熟,要擀得中心稍厚、边缘稍薄。包的时候一定要用手指捏紧。有些店lRU1MgLtoz2hH2bPBXz6bQ==里的伙计包饺子,用拳头一握就是一个,但快则快矣,煮出来一个个面疙瘩,一无是处。

饺子馅各随所好。有人爱吃荠菜,有人怕吃茴香。有人要薄皮大馅,最好是一兜儿肉;有人愿意多羼青菜。(有一位太太应邀吃饺子,咬了一口后大叫,主人以为她必是吃到了苍蝇蟑螂什么的,没想到她说:“怎么,这里面全是菜!”主人大窘。)有人以为猪肉冬瓜馅最好,有人认定羊肉白菜馅为正宗。韭菜馅有人说香,有人说臭,天下之口并不一定同嗜。

吃冷冻饺子是不得已而为之,通常还是吃新鲜的好。据说有人发明了一种制造饺子的机器,整治迅速,我尚未见过。我想最好的包饺子机器应该是—人。

吃剩下的饺子冷藏起来,第二天油锅里一炸,炸到焦黄,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