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教育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高职教育利用国家对于教育的大力支持这样一个契机实现了质的飞跃,在办学上有了完善,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工学结合模式是结合当前社会经济状况和职业技术类学校教育水平所提出的一种满足社会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新型教育模式,为配合这种模式的顺利推行,如何进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便是当前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并提出有实际意义的具体实施规划。
工学结合模式是当前职业技术学校发展所受益匪浅的一个成果,主要是通过这种密切社会联系的模式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既获得经济利益,也使整个学校的影响力进一步上升,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是更好的配合工学结合模式发挥作用的具体实践,通过二者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实现高职教育的更好发展。
一、工学结合模式的相应解读
1.工学结合模式的含义
所谓工学结合模式,就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要目标,在取得国家相应支持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的学习活动,在企业以员工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
2.工学结合模式的主要特点
(1)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
(2)使学生看到了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与成年人尤其是工人接触,加深了对社会和人类的认识,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4)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
(5)使学生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6)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其就业率高于未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
3.工学结合模式的实际意义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指導下衍生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重点面向职业学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国家为高职等职业学校发展所创设的优越条件。
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1.进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背景
近年来高职教育一直在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国家大力提倡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是高职教育发展完善的机会,所以,积极参与并落实,为使该模式的稳定持续发展,就要考虑到在校内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了解并且从心理上接受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2.如何进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1)首先,学校方面一定要满足工学结合模式对学生的要求,明确进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目的,站在时代的高点规划未来高职发展,用更加深刻的思维去践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操作。
(2)学校的各个群体组织要经常性的开展各种以解读工学结合模式为目的的活动,让学生加深对工学结合模式的理解,去认可,并且参与到其中,愿意去作为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有竞争力的高质量人才。
(3)向学生介绍这种模式应用的方方面面,并且面向学生在企业中的反馈进行整理,对于认识有偏差或者在企业中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同学提供细致入微的心理疏导,旨在推行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3.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念发展方向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注重技能型人才培养上的一个重要实践,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则要面向学生思维上的拓展与深化,使学生注重除了职业能力以外的个人素养的重要意义。一个成功的就业,除了要靠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其思想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考虑方向,一个有被人信赖的人品的工作者才是真正可以在岗位上工作下去的人,创造出巨大财富。所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一定要面向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实现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培养。
三、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意义
1.满足工学结合模式下人才培养要求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是与学校人才培养相互配合的一个课程,是为了保障学生在思维和心理上的绝对健康,在高职使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人格上的培养,共同致力于德艺双馨方向上的人才培养。
2.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完善
学校本身是具有一定的社会职能和社会意义的社会主体,通过强化在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完善学校的建设,促进高职教育机构的发展。
高职是当前从事我国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肩负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使命,使用工学结合模式决定了我们必须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创新,使高职院校实现其社会职能和社会意义。
(作者单位:厦门南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