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分析

2017-12-29 00:00:00曹守军
知识文库 2017年10期

儿童的绘画教学简单而言就是以儿童绘画作为本位,以教学作为方法,引导儿童借助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思想,从而体现儿童的情感、认知以及个性特征,达到开发心智以及启迪创新的作用。对此,探讨儿童绘画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备显著意义。为了更好的提高儿童教育质量,本文详细分析关于儿童绘画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者提供理论性参考依据。

1.借助多媒体技术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

在绘画教学中,有很多内容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述是很难表达出来的,例如在绘画汽车的时候,教师绝对无法以凭空讲解的方式表述出汽車。对此,便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引入,能将知识的难度降低,儿童便于学习掌握。多媒体技术手段能够讲将一些抽象的东西呈现到儿童面前,比如某一些物体的绘画教学中,一些小的物体教师可以带入到教师中进行展示,但是对于一些大型或无法搬动的物体教师便无法开展绘画教学。但是,应用多媒体技术便可以实现物体的展示,拓展开发儿童的眼界,为儿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与培养也很重要的,是有效的教学途径之一。

例如,在绘画“春天”时,教师可以播放关于春天的视频片段或图片人,让儿童对影视方面的春天有一定的认识,同时教师结合语言引导,让儿童想一想自己心中的春天,并根据自己的想象结果进行绘画描述。儿童通过动态变化的图像或图片,很容易理解“春天”的具体情境,而且对于这种春天的映像记忆会更加深刻,感受更加真实。这种办法很巧妙的将绘画教学难点进行了降解,儿童学习时也会很轻松,同时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2.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儿童发散思维能力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儿童的学习要学会应用,不仅是对知识进行学习,还要结合实践进行应用,让儿童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对知识加深理解,提高自己的能力。在绘画教学中使用生活案例进行教学,可以让儿童更好的发散想象力。教师就可以以一些实际生活中所出现的事件作为案例进行教学。

例如,在绘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拿出“热带鱼”、“各种球”、“楼房”等图片,让儿童根据这些生活当中可以看到的物体想想一下绘画中应当以怎样的方式去描绘,在儿童思考之后便会联想到应用圆形绘画球类、应用长方形绘画楼房、应用三角形绘画热带鱼,让儿童在观看实际生活中所可能看到的事物时联想绘画中的内容。除此之外,这种实践性教学方案,可以培养儿童的动手实践能力,儿童通过主动地探索,分析生活中的物体并通过绘画进行创造,这个过程当中,儿童学会了独立的完成某个绘画任务,有了属于自己的绘画思路和规划,有力的培养了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3.通过欣赏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

绘画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模仿和画画,同时还涉及到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教师在绘画教学中的任务之一便是将儿童导入到艺术的世界当中,为儿童展示各种绘画大师的作品,如莫奈、比加速、梵高等人,虽然这一类作品相对而言较为抽象,但是教师并不需要耐心的讲解,相反,可以应用各种环境罂粟,例如音乐、灯光等营造愉悦的欣赏分为,促使儿童发挥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感受绘画所呈现的美感。例如,在欣赏《星月夜》时,教师可以将灯光调暗,同时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将化做展现在大屏幕当中,即使是不采用任何语言描述,儿童也能够对绘画作品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有一些儿童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那么多线条与圈圈,此时教师便可以进行引导和解释,如“你观察的很仔细,作者应用这么多线条就是为了让我们在观看画作时感受到旋转,这种旋转的感觉就好像是在月夜当中一样”,通过这样带有赞赏的回答,儿童会更加主动、积极地去“理解”画作,并发散自己的思维,大胆的想象。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的鼓励儿童相互欣赏或评价他人的美术作品,尽可能以自己的想法去解读、理解和评价他人的画作,并发现他人画作的闪光点,尤其是在创意方面的表达,挖掘儿童的创造性潜能。另外,教师还可以将一些富有创意的儿童作品展示在教室内,让儿童能够通过观赏创意作品逐渐形成审美意识与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教学中有很多方式能够在绘画教学中突出和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能力,有效的促进儿童学习和绘画教学效率,对儿童的实践解决和理解掌握知识都是有巨大帮助的。教师应当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伫立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掌握儿童的思考习惯,针对引导,培养儿童的探索精神,提高他们的发散和应用能力,升华绘画教学,达成儿童培养目的。

(作者单位:山东协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