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美术作业设计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2017-12-29 00:00:00鲍倩倩
知识文库 2017年10期

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设计是美术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检测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工作中,上课内容繁杂导致作业存在“不及时”,就是不能做到及时收作业、不能及时批作业和不及时讲评作業。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程式化、笼统化的问题。每次总是有学生没有批改,时间长了,这批学生也就不作作业了。针对学生的这种现象,让他们更好的完成作业,并且是有效的作业,课堂作业设计与评价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就以笔者所教浙美版教材五年级上册为例,经过调查、研究、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总结出以下几点颇有成效的途径:

一、主题性作业,借媒体实践对比性评价

教材把课程分成10个隐性单元,围绕单元进行主题性设计作业,例如单元①关注传统·文化探访。《悠悠老街》一课,传统的美术作业设计总是以单一的绘画为主,这样往往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及表现方式,这样的作业不仅没有新意,也不能让学生更好的施展自己的才华和个性特点,对此,笔者在教学中大胆改革,尝试让学生课前探访老街,用照片记录老街文化,选取最好一张照片在班级微信群上图,群内欣赏,讨论现存的民国建筑,评选最美老街图。学生的兴致很高,做作业的积极性更高。在课中学生对打印评选出的老街图进行图片写生。用相机把图片与学生作业拍下来利用多媒体影像进行对比评价,直观有效。

二、层次性作业,借表格落实主体性评价

学生因家庭生活背景的不同、学习基础的不同,智力、情感发展的不同,个人能力的不同会存在差异。因此,平时可对作业进行分层布置,即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合理照顾不同差异的学生,设计适合不同能力学生需要的多层次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如在学习《泼墨山水》时,作业分层设计,能力强的学生在基础上,探索学习泼墨山水的画法,以水墨的形式创作一幅作品,而能力弱的学生则选择相对比较简单的体验水墨的用笔用墨,临摹一幅水墨作品。这样分层次选择作业使得所有的同学都认为做作业是一件轻松而愉快的事情,都能够积极地去完成作业。《江南民居》一课,能力弱的学生作业要求为以水墨形式表现一副江南民居图,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则引导其自主选择江南民居的独特视角,加以个性、童趣的水墨表现。

类似于这样系列课的评价应以学生为主体。单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或幻灯的形式展示,边播放边讲评,时间长了也要没新鲜感,且教师工作量大。在实践中我设计了美术作业简易评价表,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的作业情况,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自信和成功。

三、多样性作业,借星卡实现创造性评价

现在的儿童生活在信息与媒体爆炸、美感与艺术创作日趋多元化的社会中,其认知结构与身心发展受到不同往昔的冲击,而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法能将美术与学生的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增加了课程内容的灵活性、选择性和作业设计的多样性。例在学习《童谣童画》这一课时,我的作业设计是制作班级童谣童画集,“让学生回忆身边熟悉的歌谣,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直接利用老师提供的童谣表格图创作一幅生动的画面。由于学生表现的就是平时身边比较熟悉的童谣,所以在创作时,就很得心应手,作业内容丰富有创意。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励每个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进取心,对学生进行多样的奖励是行之有效的好手段。笔者学校有一系列的星卡奖励制度,对任课老师按照班级数每班50张,八个班每学期发放200多张绿星卡用来鼓励学生。借课堂评价的时机把绿星卡发放于学生,鼓励他们的各种进步,大大提高了美术作业的有效性。

四、趣味性作业,借展览达成拓展性评价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一旦学生对所做的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可以主动、轻松、持久地集中精力去做,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潜能,最后的效果也就会非常的好,学生作业亦是如此。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当多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和吸引性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乐学者,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当然,我们面临的是一个“读图时代”,为我们学生作品的展览提供了更好的媒介。利用美篇,初页等手机APP软件,及时整理学生作品进行发布,除了便于记录学生的成长外,网络美术作业展示的方式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不论在校还是在家只要能够上网的地方就能够在第一时间看到自己的美术作品和老师的点评。通过这种作业展示的方式实现彼此的作品交流与心灵沟通。

总之,通过对美术作业设计与评价有效性的研究和实践,同学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美术作业的主动性及作业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要有的放矢选用合适的作业评价方式,注意各种评价方式的特点,力求有效。针对学生实际,教师多研究、勤探索,让学生爱学好学,充满自信充满兴趣地上好每一节美术课,这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所在。通过实践也进一步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从心底更加喜欢美术,喜欢做美术作业,并能积极地做好美术作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受到美的教育。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大荆镇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