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民”的观念是早期道教中对信道者的特殊称呼,种民观念在道经中主要存在于两处,一是在《太平经》中,一是在六朝时期的道经中,对于种民的出现时间起于何时,这一问题已由许多学者探讨过,且得出了较为确定的结论,本文则是仅对种民在《太平经》中的记载作一梳理,至于种民的性质,则在后文中加以说明。
《太平经》的 “种民“观念,见《太平金阙帝辰后圣帝君师辅历次岁次平气去来兆后贤圣功行种民定法本起》云:“昔之天地与天地,有始有终,同无异矣。初善后恶,中间兴衰,一成一败。阳九百六,六九乃周,周则大坏,天地混齑,人物靡溃。唯积善者免之,长为种民。种民智识,尚有差降。未同浃一,犹须师君。君圣师明,教化不死,积练成圣,故号种民。种民,圣贤长生之类也。”
《太平经》认为,人性本有天地自然之性与神性,因此有人性本善之价值趋向,亦是《太平经》肯定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价值,从此种超验而形上之天赋发端,人秉此天赋,顺和阴阳五行、天地之道即可“得救”,然而若不爱惜此天赋本性而违逆天地之道,即是”罪人”,是无法被拯救的。
要成为《太平经》的种民,需要在行为上积极向善 ,即“唯积善者免之,长为种民”,种民是“长生”和“积善”的结合,而“积善”又与人的寿命相关,能促使人长生长寿。《太平经》认为,“三万六千天地之间,寿最为善”。寿是善的体现和结果,积善行善则长生长寿,为恶行恶则短命短寿,所谓“为恶则促,为善则延”。作者还把人的寿命分为三等:上寿一百二十岁,中寿八十岁,下寿六十岁。指出:“如行善不止,过此寿谓之度世;行恶不止,不及三寿,皆夭也。”人如长期行善则能超越上寿,长期行恶则不及下寿,可谓善恶结果两重天,两者的寿命相差甚远。行善延寿的思想,为种民说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启发人们在自觉行善的vJjlZaBJ8hXwU0Q4xblquw==过程中而成为种民。这就是说,天地衰败时,只有积善的种民才能避免。但种民智识上有差距,需接受道教的教化,方可积炼成圣。而在个人的行为上,应该奉道行善,端身行善,并累积善功,才能除过。但积善除过的标准范围过大,因此《太平经》又讲,种民智识,尚有差降,未同浃一,犹需师君。君圣师民,教化不死,积练成圣,故号种民”,经过积善成为种民者,智识不一,还应习得君圣民师教化不死的方法,学成者成仙之时,就是上选的种民。
《太平经》这样的种民思想,只出现在《太平经钞甲部》,近代学者王明先生认为《太平经钞甲部》是从《灵书紫文》抄袭而来。若真如此,种民的概念则并非肇始于《太平经》,
《太平经》种民一词虽可能为后世奉道者补撰,但应有此补添之动机,否则难以将经文思想一以贯通。从《太平经》重人思想所整理出来的经文中,似乎可以看到后世添补“种民”这一词的原因。卷四十九《急学真法第六十六》云:“人者,天之子也,当象天为行。”卷三十五《分别贫富法第四十一》:“人者,乃是天地之子,故当象其父母。”卷一一零《大功益年书出岁月戒第一百七十九》“人者,最物之尊者,天之所子也。”卷四十五《起土出书诀第六十一》:“人乃天地之子,万物之长也。”
以上这些经文都重复提到人和天的关系,所有人都是天之子,人的基本特征就是拥有共同的父亲,即均以天为父。同时,人和其他生物又有所不同,人能配天而行,有着他物所无法相比的优越性。
卷五十四《使能无争讼法第八十一》:“人者,在阴阳中央,为万物之师长,所能作最众多。”
卷一三七-一五三《太平经钞壬部》:“人者,万物之长也。”
卷四十二《九天消先王法第五十六》:“夫人者,乃理万物之长也。”
《太平经》的种民概念,认为人除了在天人关系中受到相当的重视之外,在人与万物的关系上,人还能运用智慧来管理万物,使万物能够尽情生长。并主张人生而得天地自然之性最多,和气他生物比较起来,人显得更加高贵,因此劝诫人当珍惜为人的荣耀。卷九十二《洞极上平气无虫重复字诀第一百三十六》:“夫天地之性人为贵,虫为至贱。”
卷一一零《大功益年书出岁月戒第一百七十九》:“但自惜得为人,依仰元气,使得蠕动之物,所不睹见灾异之属。人食五常之气,无所不秉,无所不依无所不行。我蒙恩得为人,与万物绝殊,天使有异,能言能语,见好丑,知善恶可不之事。”
卷四十《努力为善法第五十二》:“人生乃受天地正气,四时五行;来和为人,此先人之统体也。”
依照上述人性共同所持有之行为与自然趋向,表达人类与其他生物的不同,凸显人类的独一无二。应当可以理解到后人将“种民”一词填补于《太平经》得《太平经钞甲部》伪卷中,撰者也深刻感受到“人”是《太平经》主旨与主体,经由肯定人的优越性价值,进而不断为善、积善之下与修炼并进,享有成仙之超越性价值的实现就不远了,因此,肯定人的价值优越性是《太平经》种民思想的基础概念。
從早期道教神职人员来源的情况看,巫觋、阴阳家、方士等都有可能,均是依赖于某种技能获取生活资料的从业者。巫是国家文化的掌握者,他们为神权服务,一身兼有天文医药、占卜祭祀等多种技能。由于社会分工,其社会地位逐渐趋于衰落。方士一般为个体行动,缺少组织化的机构,个体的力量也较薄弱。这种来源于外在和自身两方面的问题是其转入道教而寻求自身安定的重要原因。至于阴阳家,是把朴素的阴阳、五行观念融为一体,进而成为道教宗教理论的重要依据。很多研究者认为,“种民”是东晋至刘宋的道教中产生的观念。是后世奉道者所补撰,认为在世界终末之日,只有此前奉道行善的信徒才可能获得拯救。而此得救者即为种民。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