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医药高职教育蓬勃发展,为了培养德才兼备、品学兼优、职业归属感强的专业技能型人才,需要在中药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对中药传统师承文化的渗透。内容对“中药传统师承文化”高职中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渗透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中药高职人才培养;中药传统师承文化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0-0184-01
中医药传承数千年医学实践,经验丰富,而中药作为传统医学治疗疾病的载体,药材的采集、产地加工、饮片炮制、储存加工、真假辨别、优劣区分、临床应用等中药专业技能通过“师承”关系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形成了独特的中药文化,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中医药人才越来越多需求的实际状况,一部分职业院校率先开展中药高职人才培养的探索。在中药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对中药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教学,专业课程实训实践,更应加强“中药传统师承文化”的渗透。
一、当前高职中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医药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中药高职教育是培养医药企业中药一线运营与管理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讲授中药相关专业知识,还要在课程实践实训中加强岗位技能培训,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学生实战能力,以“中药传统师承文化”为基点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教师作为师傅,学生作为徒弟,通过这种模式,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当前高职中药人才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但是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教育理念比较陈旧。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科式”探究性教学理念,而非“职教式”岗位技能型教学理念,使得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相脱离,实训实践又与岗位技能培养相脱离。第二,中药专业知识讲授十分重要,但是在专业通识教育过程中,缺少对专业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视,导致为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认识不够。第三,实践实训虽然有,但是缺乏企业专业对口老师指导,“中药传统师承文化”没有在实践实训过程得到很好的应用,使得学生在实训实践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有针对性的岗位技能的锻炼,也没有中药专业丰富的企业师傅做指导,所以成长速度比较慢。
二、“中药传统师承文化”在中药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渗透
(一)以“中药传统师承文化”为基点树立中药高职人才培育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传统理念进行改变,尤其是改变“学科式”探究性教学理念为“职教式”岗位技能型教学理念,将
师承理念灌输到整个学生学习过程中,专业教师要有丰富的中药行业实践经历,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徒弟,尽心尽职,传授中药专业知识,同时对中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设计,课程教学应该从培养岗位具体技能出发,比如:药材的采集要深入药材库区考查药材的生长环境、植物形态、采收时间、新鲜药材保存注意事项;药材产地加工采取的具体方法、中药生药材经过饮片炮制制成临床课应用的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炮制前后药性毒性的改变、炮制前后用法用量的改变;药材在仓库储存加工的方法以及如何防虫防霉变;药材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真假辨别、优劣区分;药材在中药临床应用上的配伍、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与禁忌。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自己作为师傅,带领徒弟(学生)一起体验与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融入理论教授,在徒弟不断提出问题的过程中给予指导,达到教学相长。
(二)以“中药传统师承文化”为基点加强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当前高职大部分教材都是按照课程目标进行材料编排,而这些材料就是根据岗位技能项目整合,而对技能训练中学生需要的心理状况、职业素养没有需求,而在施教过程中教师一味死板地按照大纲教材进行授课,对情感情绪、职业心理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忽视中药传统文化传承,结果造成学生对专业不理解,对顾客不重视,职业素养比较低。以身作则,教师作为师傅,学生作为徒弟,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潜意识中可以接受到相应的启发、熏陶和感染,对其言谈举止进行影响,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
(三)以“中药传统师承文化”为基点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高职教育教—学—做相统一,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做,一是校内课程实训实践,二是校外企业实训实践,创新创业实践、顶岗实习;以“中药传统师承文化”为基点,切实加强校企合作,深化工学结合。具体做法是企业选派企業中药专家能手,形成“师傅”,学生经过选拔成为“徒弟”,学生作为徒弟深入企业一线,在中药具体岗位实践操作,企业的师傅言传身教,加以指导,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综上所述,以“中药传统师承文化”为基点贯穿整个中药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从理论课程讲授,到校内课程实践实训,再到校企合作实践实训、顶岗实习,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素养。
参考文献:
[1]沈伟,何方正,张钦德.中医药高职院校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4).
[2]刘丽宁,朱玲,王云峰.谈医药行业文化在高职中药人才培养中的渗透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