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对于本科院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是否开设英汉翻译课程,是摆在本科院校面前的一个研究课题,事实证明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开设英汉翻译课程是有必要的,必须要让非英语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提高对英汉翻译课程的重视,取得翻译教学的良好效果。
[关 键 词] 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英汉翻译;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0-0128-02
我国的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与外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但是我国缺乏兼具复合型和应用型的翻译人才,如果翻译人员仅仅具有外语专业知识和基础翻译技能,难以适应市场需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既具有丰富的外语专业知识又具备熟练的翻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外语教学中,英汉翻译是重要的课程之一,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英语翻译的能力,学生在对英汉翻译的学习和练习中能有效地改善自身使用英语进行写作的技能,最终达到增强翻译能力的目的。各高校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开设的英汉翻译课程具有很大的差异,一些高校对是否开设课程也有不同的观点。
一、当前英汉翻译课程的开设情况
为了解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学生英汉翻译的学习状况,针对其他专业的在校生实施了有关的问卷调研,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忽视了英汉翻译课程的重要性,缺少积极性。通过对其英语翻译水平的深入调研发现对其他专业进行英汉翻译的教学很有必要,英汉翻译作为关键的语言工具,对其他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英汉翻译应当与其他专业紧密结合,为其他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提供语言上的便利,这是其他专业学习这一技能的根本目的。如果其他专业没有英汉翻译作为重要的辅助性的语言工具,那么这些专业就好像没有了翅膀,无法与外界进行经济文化的交流。英语翻译与专业领域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
二、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学习英汉翻译课程时存在的问题
(一)对英汉翻译课程的认识方面
大部分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未意识到英汉翻译的目的和意义,问卷调查发现80%的学生认为将来工作后不需要具备翻译能力,学生对于未来的就业方向和岗位缺乏明确的认识。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对人才的要求是复合型的,很多在校生缺乏对以后实际工作状况的正确认识,尤其是自身英语水平相对较低的在校生容易忽视这方面的学习。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其他专业对于英汉翻译的要求越来越高,譬如汽车、计算机、医疗、航天等一些西方技术占据主导地位的领域,与国外相关领域进行技术交流,英语翻译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行业的技术研究、学术深造、申报专利技术,都要求技术人员具备翻译能力,如果人才只有专业知识而无翻译能力,不能算是复合型的人才。由于缺乏翻译能力,有些专业研究会具有片面性,无法与世界先进技术接轨,缺乏翻译能力的人才即使研究出了行业顶尖的技术也会受到翻译的限制,无法进行业务沟通,限制了技术的交流。
(二)对英汉翻译课程的学习态度方面
大多数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缺乏对英汉翻译学习的积极性,缺乏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一些学生认为英汉翻译非本专业的课程,只是单纯为了获得学分甚至应付学习,并未真正意识到翻译能力是出色的专业人才的必需条件,缺少这一能力会在未来的工作中受限,可能无法胜任本专业的深层次工作。首先要给自己压力,才会有学好英汉翻译课程的动力和行动,所以对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来说,首先要改变学习态度,要有学习的动力。可以提供条件让学生到企业实习调研,通过和企业员工交流来认识英汉翻译的重要性,产生学习兴趣,培养求知欲望。
(三)未重视英汉翻译理论的重要性,未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
有相当部分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认为学习英汉翻译不必学习翻译理论,认为直接拿文章翻译就可以,缺乏对英汉翻译理论的综合掌握,缺乏实践练习,因此,往往把英汉翻译当作两种语言之间简单的生搬硬套,没有任何语言的美感可言,也缺少准确性和灵活性,对某些词句进行翻译时,只是机械地进行汉字的堆积,不符合汉语的习惯,汉译英时生硬地将英语汉化,通篇都是中国式英语。由于缺乏系统的英汉翻译知识,学生的翻译能力难以提高。
三、教师在英汉翻译教学中的心理困境
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学习英汉翻译课程进行问卷的结果显示,教师对英汉翻译课程的作业批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批改作业时未进行重点讲评,学生学习和运用英汉翻译的理论和技能的积极性会较低,不能对自己的能力水平形成正确的认识,也不能从其他同学那里学到有益的经验。英汉翻译教材的选择以及教学的方式必须考虑到其他专业学生现有的语言能力状况。学生有时会认为英汉翻译专业的教师翻译水平肯定会高,会准确翻译各个领域的文章,带着这种认识误区,一些学生在社会上做兼职时涉及英汉翻译时,就会向教師请教,这些问题涉及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有时需要行业内的专业人才进行解决,并非翻译能力的问题。有的学生认为只要学了英汉翻译以后,自己就能对各类专业资料进行翻译或从事各类翻译工作,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应以科学的认识来取代,翻译能力的提高依赖长期、大量地不断练习。一些学生在学完英汉翻译后一旦翻译水平无明显提高,就会怀疑课程的教学效果,这是非常片面的。
四、如何提升英汉翻译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非英语专业本科段学习英汉翻译时,由于不是本专业的专业课所以课时有限,与英语专业相比课时较少。对教师来说,在开展教学时要把握有限的课时,利用一切有利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爱好和专业的需求对教学方案及其过程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实施,譬如开展与专业有关的小组讨论、采取多媒体手段来调动学习积极性等,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改变以教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把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放在第一位,在互动式和启发式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方式的灵活改革,加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针对有关难点和疑点的互动和交流,要让学生针对英汉翻译问题大胆提出不同的想法和意见,以此激励他们挖掘自身的潜力,激发他们深入学习的兴趣,发挥他们的创新和研究能力,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程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实施相关的案例教学方式,选择合适的案例,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的讨论研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和推论,通过案例结合的方式来促进他们的翻译水平的提升,在教学中要尽量多地涉及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也可以采用交际教学方法,针对课程的学习意义,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好英汉翻译为基本出发点,使英汉结合为翻译学习切入点,重视语言的实践应用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以英语和汉语的结合作为提升翻译水平的有效途径。
随着现代化教学方式的普及和应用,其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证明,英汉翻译课程也离不开这些方式的辅助和支撑,教师应积极利用多媒体并认真做好相关的课件制作,鼓励学生对不同的译文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自己独立的意见,对那些经过认真学习以后,翻译水平大幅提高的学生,不能吝啬表扬,通过鼓励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和信心,激发学生学好英汉翻译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二)要丰富英汉翻译的练习材料,使学生拥有丰富的练习素材
现在高校英汉翻译教学有很多的局限性,但也必须看到高校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可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在英语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重点进行典型例句的翻译,对原文和译文进行对比和分析,让学生通过翻译实践来发现两种语言的差异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翻译训练时,要让学生重点针对教材中那些较长和较难的语句做出比较准确的译文,并且做好教师布置的作业,通过练习加强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提升。教师不能局限于课文,可以寻找与学生翻译水平相当的材料作为训练作业,把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讲解和分析的重点,从而让学生产生对翻译的兴趣。教師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翻译能力,合理选择难度适宜的著名的翻译文本让学生阅读,可以选择有中英文对照的简装英语小说作为课外翻译练习书目,通过对小说章节的理解和阅读来提高学生对两种语言进行灵活转换的能力。
(三)向学生介绍系统的翻译理论,以此引导学生的翻译实践
在翻译实践过程中,盲目性现象比较突出,这是教学中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让理论先行,为实践做好理论上的准备和引导。要介绍系统的翻译理论,对翻译的定义、标准进行传授,对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进行介绍,通过理论的教授来提高学生翻译结果的准确性和翻译速度,让学生的翻译实践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四)提高学生对于两者不同的语言文化的认知水平
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各自有着不一样的文化背景,翻译的过程表面上看只是对材料进行两种语言的转化,实质上涉及两者之间受不同文化因素影响所带来的意义上的不确定性,解决文化冲突和文化差异的影响成为决定翻译能力的关键。翻译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语言知识的积累和相关技巧的锻炼,也取决于译者自身的文化底蕴,所以对于翻译教学来说,让学生正确认识到语言的文化差异,跨过语言的鸿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语言技巧,认识到母语以外的语言的文化内涵,然后再进行语言交际,只有融入某种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语言。教师要对语言的含义进行生动的解释,不仅要进行语言教学,也要进行语意的教学。在学习英汉翻译时,应当做到点面结合、里外相应,加强相关的知识积累,扩大相关的文化视野,培养自身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际和交流的素质,将语言的学习作为重要的工作技能来进行锻炼。学生要了解语言的文化差异,并对此进行语境讨论,增强语言的敏感性,译文要发挥对原文风格和意境的最贴切展现。
五、小结
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翻译能力的复合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非英语专业本科段的英汉翻译学习存在着许多问题,英语教师要重视翻译教学,指导学生系统地学习翻译理论,加强翻译技能训练,为社会输送具有双语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辛献云.翻译教学中的译文比较教学法[J].外语与翻译,2013(2).
[2]于志明.论高职英语专业翻译能力的综合培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