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而在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就越来越高了,而对于旅游行业的发展而言,相应的旅游人才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给旅游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因此,在旅游教学中一定要根据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比如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对目前我国旅游教学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旅游专业教学中。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旅游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0-0126-01
自21世纪以来,人类向信息化社会的推进已经越来越深入,信息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教学领域,信息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对于旅游教学而言,其是一项目的性以及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旅游专业的学生未来从事的是导游一类的工作,所以对于知识面的涉及而言,相对比较广,所以现有课本上的知识无法满足其实际的工作需要,也无法完成对于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旅游专业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而言,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生未来长久的发展,下文中通过这两个方面,对旅游专业的学生所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
(一)信息技术滥用现象严重
虽然信息技术在旅游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但是很多学校存在过度使用信息技术现象。比如在教学信息旅游时,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多表现在多媒体演示以及课件等方面,而不管知识点的巨细,也不管课程的相关特点,每一节课都让学生在课件与多媒体下进行学习,但是旅游专业教学所涉及的知识往往对于实用性有着很高的要求,比如旅游经济规划、旅游景区管理与策划等,而只在课堂当中看不足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反而对于学生的思维有着束缚作用。
(二)夸大信息技术的运用
在旅游专业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信息技术的信息范围大、即时性强、时代观点新颖的特点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夸大信息技术的运用效果,并且错误地理解信息技术具体的应用目的,将教学简单化作为信息技术的运用原则,比如旅游景区策划是一门比较活泛的教学课题,而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将知识用视频的形式进行播放,学生虽然更加容易理解相关知识,但是同时也对其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约束,比如学生不用动脑筋思考就可以完整地对知识进行了解。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二、信息技术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丰富教学资源
旅游学科是由美学、生态学、地理学、管理学、文学、心理学、法学等诸多学科组成的。旅游专业的教学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使用原则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理解能力,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时候一定要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时间。
比如在学习“旅游景区规划”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在对不同知識点进行讲解时,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网络多媒体技术搜索一个关于景区规划的成功案例。并且将其中的一些规划理念与学生所学习的知识相结合,在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案例与知识点进行有效衔接,比如张家界风景区的门票限制制度与“旅游景区环境容量与游客管理”这一知识相结合,让学生从实际的案例体会到知识的实用性。
(二)改进思维方式
在旅游专业的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应当有着一定的结构性,也就是要注意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信息技术只是旅游教学中的一种辅助工具而不是主要的教学部分,而教师在旅游专业的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发散学生的学习思维。
在对“景区经济管理”这一知识点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当从整体出发,分层讲解,并且利用多媒体视频的播放,改进学生的思维方式,比如在经济管理中,首先学习旅游产品经营管理,接着结合相关知识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际案例的播放,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下一知识点的引出,比如“除了旅游经营管理之外,在旅游经济管理当中还有其他方面的管理吗?”学生就会根据衣食住行的理念出发,引出交通管理以及游客的住宿管理,最后进行下一知识点的学习,在这种学习方式下,主要是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时候充分开发思维能力。
三、结语
旅游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时尚热点之一,每到节假日,我国的旅游人数就处于高峰阶段,在旅游教学过程中,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使信息技术成为引导教学的工具,让学生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感化、召唤和指导。
参考文献:
[1]董玲.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旅游教学中的应用之我见[J].科技信息,2012(27):295.
[2]韩笑.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旅游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18):242.
[3]齐新征.现代教育技术在旅游教学中的应用[J].黄山学院学报,2003,5(4):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