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人不仅需要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健康的身体给人强健的体魄,而健康的心理可以培养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优良的品质。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高职院校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生物功能,及时发现高职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
[关 键 词] 心理健康教育;高职;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0-0123-01
我国非常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中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高职院校中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并不理想,因为考试失利不得不选择职业教育。这部分学生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因为各方面的压力会带来各种心理问题,如果进入高职院校后得不到良好的纠正,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所以,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这是进入社会之前接受的最后一段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接受的是高等教育,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又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上。根据分析,高职院校中的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部分学生有自我封闭的现象,不喜欢与人交往,在做事过程中经常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与人交往的行为一旦养成将逐渐失去换位思考和推己及人的意识,尤其是团队合作中,这种行为严重影响团结协作。其次,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在不良情绪比较频繁的方面,当自己的情绪得不到及时缓解,长时间的积累会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另外,部分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有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说情绪比较消极,没有锻炼的习惯等,在生活和学习上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对任何事都很难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心理上存在问题的学生普遍表现为心理脆弱、消极、敏感、害怕失败、害怕被人嘲笑,所以不敢尝试。对所有的事情产生的害怕情绪,导致学生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当遇到挫折时会怨天尤人,不能从正面寻找失败的原因。
当前在高职院校中,针对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讲座,但是这些活动会受到课时以及场地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大部分学校中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并不多。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成为高职院校中主要的教育课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有计划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为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将其融入体育教学中成为主要教学方式。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高职体育课程标准
在高职体育课程中将人的健康分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首要对策就是将心理教育纳入体育课程教育计划之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计划之中,对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将心理健康教育加入课堂教学评估之中。这一变革需要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内容。
对于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而言,教师不应当成为课程内容的忠实执行者,而是要广泛了解学生的水平和课堂表现情况,根据具体的分析制订课堂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教师具有主导作用,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把握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和因地制宜的教学原则,积极对教材进行加工,实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高职院校应当对工作进度进行积极管理,并且配合体育教师开展工作,更好地培养学生。
(二)利用体育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体育校园活动的作用,体育课程设置必修课程,同时也设置选修课程,通过在高职院校中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调动院校中的气氛、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活和文化环境,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在积极的学校氛围中生活和学习。高职院校必须注重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并对活动进行全面规划,加强活动开展的监督,同时在管理上及时进行评价和跟进。
(三)改进体育教学策略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需要制订科学的课堂教学目标,这要求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教学时间,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时间。科学的课堂教学目标不仅是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培养,同时还要包含心理健康目标。这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心理健康教育想要达到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最终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升。
其次,在教学中还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策略。不同的学生其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是不同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分析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策略。比如说体质比较弱并且心理比较敏感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学习慢跑、打太极拳等,有效改善抑郁和焦躁的情绪。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体育运动在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的同时还可以改善人的情绪和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在高职院校中必须加强体育教学和学生群体体育活动,通过体育锻炼,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程水养,刘宇星.浅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11(6).
[2]阚栩.对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6).
[3]岳海峰.论高职体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5(5).
[4]马陵.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