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与测量技术》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与实施①

2017-12-29 00:00:00陈秀萍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4期

[摘 要] 制图与测量技术是机械制造类专业从业人员必备的重要技术技能。在当今专业改革和课程改革大潮的推动下,

探索出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的理实一体课程,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已取得一定成效。

[关 键 词] 制图与测量技术;理实一体;载体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0-0018-02

制图与测量技术课程是根据职业分类大典中对机械制造类专业工种工作任务的要求、职业工种高级工国家鉴定标准中的基本要求和工种要求而开发的理实一体课程。

制图与测量技术课程涵盖了原机械制图、制图测绘课程内容,并将机械设计基础中尺寸基准内容、机械制造基础中质量检测内容融入该课程中。内容的设置以培养学生绘图、读图、质量检测技能为主线,同时将相关的理论知识、人文素质内容融入课程中。

一、课程教学总目标

制图与测量技术课程内容对应制图员、质检员两个岗位对技术技能的要求,学生完成该课程学习可在制图员或质检员岗位工作,同时该课程为后续冷热加工技术、数控车削加工技术、数控铣削加工技术、电加工技术等课程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组教师深入企业进行专业领域的调研,对机械制造、检验、装配、维修等岗位的基本工作技能要求进行分析,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是以典型机器和机械零件为载体,完成零件的草图绘制与表达、尺寸的标注与测量、技术要求的填写与测量、工作图的绘制的完整工作过程。教学内容全面摘自现行《技术制图国家标准》《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贯彻标准化。经过反复筛选,确定各项目载体及知识点、技能点分配,详见表1。

三、教学实施过程

本课程实施方法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同时运用任务载体驱动法、问题导入法、小组学习法、现场教学法等。项目教学法强调“做中学”,体现完整工作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团队协作、解决实际问题等的能力。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而不再是学生学习的控制者和单纯知识的讲授者。教学实施方案举例见表2。

四、考核方式

考核评价采用过程考核。项目各占总成绩的20%。各分项目考核分职业技能(占项目考核成绩的70%)、职业素质(占项目考核成绩的30%)。

五、总结

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理实一体课程的深入探索,在校内制图与测量技术实训室完成教学任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創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经过一个学期的实施探索现已取得了一定的示范作用。但课程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创新改进。

参考文献:

[1]林胜.基于“微课”背景下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高教论坛,2014(10).

[2]高玉敏.浅谈高职类机械制图教学的高效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6(9).

[3]李帅.浅探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方法[J].电子测试,2016(2).

[4]陈秀萍.“机械图样的绘制与识读”课程开发与实施[J].技术与教育,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