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7-12-29 00:00:00蔡江宁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4期

[摘 要] 对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艺术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将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的一个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但是当前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却忽视了这一点,导致艺术实践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通过分析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当前的教学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相关的解决对策展开详细的论述。

[关 键 词] 高校;音乐;艺术实践;教

在高校音乐专业中,艺术实践是一个重要的课程内容,能够指导学生内化理论知识,将其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但是当前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譬如教师缺乏对艺术实践的认识、艺术实践口号化和纸面化、学生参与程度不高等,这些问题对高校音乐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师缺乏对艺术实践的认识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对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据笔者查阅资料得知,当前高校音乐专业的音乐老师大多数都是来自专业的音乐学院,这些教师接受的一般都是专业教育,音乐水平很高,但是对音乐教学方面的认识还有所欠缺,尤其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不够全面[1]。高校音乐专业还有一部分老师来自于师范类音乐专业,这类老师接受的教育一般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而且大多数老师思想中都存在这种传统的错误观念,认为课堂教学要比实践教学重要,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少有音乐老师将音乐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放在同一个位置同等对待。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大一部分音乐老师不愿意将时间和精力花在学生的艺术实践教学上,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老师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一些音乐常识,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就足以应对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因此不重视艺术实践,放任自流[2]。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对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的稳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艺术实践口号化和纸面化

随着我国对教育投入力度越来越大,我国的高校教育在最近几年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大多数高校都在不断扩招,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教学造成了较大的冲击。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高校的教学计划中都纳入了艺术实践,艺术实践也作为一个相对比较重要的课程占有一定比例的学分,但是受到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够,在执行的过程中存在较强的随意性,执行的时间也比较机动。很多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流于形式,缺乏明确的实践目标、内容和实践形式,而且也没有严密的实施计划,口号化、纸面化的现象比较严重,艺术实践得不到有效的落实[3]。

(三)学生的参与程度并不理想

笔者在对一部分高校的调查中发现,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音乐专业老师都将音乐单项专业比赛作为艺术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这种形式的教学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老师在培养的过程中主要传授给学生相关的技巧,以赢得比赛为目标,而忽视了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而且这种比赛对一些具有音乐天赋的学生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可以利用比赛的竞技性将学生的潜能最大化地开发出来,将学生培养成音乐尖子生,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这种以单项音乐比赛为主要形式的艺术实践教学不利于整体教学,大多数学生的专业水平都难以达到比赛的基本要求,也就无法参与比赛[4]。除此之外,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高校的音乐专业艺术实践主要开展一些集体性的艺术实践活动,譬如合唱团、舞蹈队以及民乐队等,这些集体性的艺术实践活动主要围绕演出任务展开,最大的特点就是形式比较单一。而且这样的演出和团队,在人才的选拔上主要通过考试的方式,导致学生的参与出现“旱涝不均”的现象,一大部分音乐专业的学生直到大学毕业也没有参加过这类活动,也就意味着从未接受过艺术实践教学[5]。

二、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教学的对策

(一)管理者需要合理引导舞台实践

作为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学习的主导者,实践教学老师和管理者在艺术实践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需要加强舞台实践调研,发挥自身的引导和决策作用,还要制定相关的措施和制度。

1.创立艺术实践周

针对当前学生参与艺术实践程度不高的现象,笔者认为,实践教学管理者可以单独创立一个艺术实践周,即每学期抽出一个星期的时间,举办一些艺术实践活动,譬如音乐沙龙、登台表演和专业观摩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艺术实践之中[6]。学生可以在实践周自发组织,以年级、班级、小组或者个人等多种形式开展舞台实践活动。老师可以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参加。老师尽可能让学生自发组织,无论是台前还是幕后,尽量扮演一个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策划、运作和组织能力。

2.成立艺术团体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只有一部分高校有大学生艺术团体,没有大学生艺术团体的高校就很难形成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实践教学管理者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成立艺术团体,例如“管弦乐队”“大学生爱乐协会”“大学生舞蹈团”等,给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舞台实践机会,将艺术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3.要和社会接轨

除了创立艺术实践周和成立艺术团体,实践教学管理者还可以借助一些社会力量去落实艺术实践教学。譬如,借助文艺下乡、社区活动、城市文化系统和电视台等一些艺术实践平台,让学生积极参与这些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丰富音乐专业艺术实践的内容

在音乐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老师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教学活動,通过丰富教学形式使艺术实践的内容更加充实。譬如,利用校外音乐艺术实践、校内音乐艺术实践、艺术实践观摩和课堂音乐艺术实践等丰富的形式,对艺术实践教学环节不断进行强化,同时还可以采取学分制管理方法,通过这种量化的管理方式为艺术实践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提供有效的保障。校外音乐艺术实践可以是民间采风、社会艺术实践,例如,参加一些由社会组织或团体举办的演出活动和艺术竞赛等;校内音乐艺术实践可以开展一些校园文化活动,如地方音乐、话剧、歌舞和声乐等,还可以创办一些艺术团,此外还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开展一些比赛或者表演形式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如卡拉OK大赛、才艺比赛、周末文化广场比赛等,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课堂音乐艺术实践主要以训练学生的技能为主要教学目的,例如,合唱指挥、舞蹈的训练和形体、声乐的演唱以及器乐、钢琴演奏等。

(三)促进艺术实践考核的常态化

艺术实践考核是艺术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音乐专业老师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考核理念,不仅规定学生必须要参加一些表演实践活动,还要让学生为表演活动录音,以此给考官在做最终成绩评定的时候提供依据。我国高校可以在不断加强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教学基础上制定学分制度,通过学分制将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开,建立有效、科学、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除此之外,在学生参加艺术实践的过程中,老师要进行现场指导,拓展学生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在实践活动结束之后,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学习态度等进行客观、合理、科学的总结和评价,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双重目的。

(四)让学生成为舞台实践的主角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是当前教育形式下一再强调的内容,在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教学中,老师同样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舞d7d44f2252f6d87fa6ca09dcc9d4739f台表演的主力军,成为舞台艺术实践的真正受益者。同时,学生也要把握住这个机会,在舞台实践中,学生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1.积极参与

对舞台实践,学生要有积极参与的热情,登台表演的机会有限,而学生的数量却很多,在这种粥少僧多的局面下,学生要善于抓住和把握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舞台表演机会,积极参加每一次舞台表演,通过舞台表演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实践能力。在音乐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要努力学习与音乐有关的专业技能,而且结合自己的经验,积极改编和创造一些优秀的节目,做好随时参加舞台实践的准备。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学生要想把握住每一次的舞台实践机会,就必须要时刻做好准备,这样当机会来临的时候就可以瞬间抓住。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尽量参与舞台实践有关的组织和设计,例如,化妆设计、服装、灯光和舞美等。每一次的舞台都有不同的主题,需要进行不同的设计,学生若能够参与舞台组织和设计,就能更好地把握舞台感,在舞台实践中将自己的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2.端正态度

端正、积极的态度是学好音乐知识、掌握音乐实践技能的基础条件和重要前提。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对艺术实践抱着一个无所谓的态度,认为舞台实践活动对音乐专业的学习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有些音乐专业的学生甚至还比较抵触舞台实践,这种思想观念明显是错误的。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如果小孩子从小开始就缺乏学习表演的机会,长大以后很难成为一个具有魅力的社会角色,让小孩子学习表演,参与表演,并不是为了将其培养成一个艺术家或者文艺爱好者,而是通过表演给小孩子赋予一种社会技能。”由此可见舞台实践的重要性。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要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舞台实践,提高对舞台实践的认识并积极参与其中。

综上所述,艺术实践是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音乐专业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有效手段,高校音乐专业老师以及实践教学管理者要对此加以重视,通过合理引导舞台实践、丰富音乐专业艺术实践内容、促进艺术实践考核常态化以及让学生成为舞台实践主角等途径,提高音乐专业教学质量,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音乐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亮.应用型本科院校音乐专业学生舞台实践能力训练研究:以歌剧排练为例[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11):11-14.

[2]谭洲敏,许希川.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12):9-12.

[3]朱芳.高校獨立学院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4):10-13.

[4]贾改霞.浅谈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培养[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10):5-8.

[5]房燕.音乐专业学生个性与共性管理初探[J].青年文学家,2009(11):18-20.

[6]姜莉.当前音乐专业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探析[J].文教资料,2010(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