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微课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已成为推动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介绍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阐明微课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微课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包括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思维;建立微课资源库,搭建微课网络共享服务平台;建立常态化的微课比赛和培训制度等。以上研究为微课环境下高等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关 键 词] 微课;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0-0142-0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已经成为人际交流、信息分享的主要方式;在线学习、泛在学习、翻转课堂等学习方式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还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地落实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界定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位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教师的职业理想、教育观念、知识水平、教学监控能力、教学行为、制度环境等。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微课对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课教学以在线视频的形式颠覆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从而活化了知识形态和逻辑思维。因此,高校教师需要提高专业能力,转变教学理念。高校教师除了应具备基本的专业能力之外,还应具备创新能力、信息化教育技术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等。
二、微课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由于微课更好地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理论,具有时间简短、主题突出、内容精炼、知识碎片化、使用方便、效率高等特点,顺应了多媒体信息时代的要求,迎合了学生的心理。因此,自产生以来,微课在中小学和高等院校得到普遍推广,受到广大学生和教师的欢迎。目前,微课以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短小精悍、方便灵活的优点,推动着国内外教育教学的深度变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转变教育理念,重塑专业意识
微课作为全新的教师发展平台,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想法。微课教学改变了教师的角色定位,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设计微课时,应进行学情分析,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通过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氛围中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增强教学效果。
(二)促进教师反思,提升專业能力
微课具有动态性,可促进教师不断反思。微课平台的搭建,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微课教学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教师与学生无需集中在某个时间点面对面交流,只要有网络,可随时随地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进行互动交流。学生可对微课的内容、呈现方式、制作质量以及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微课教学的进程,及时筛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设计,提高视频的制作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师同行之间也可以互相点评微课质量和效果,促使教师反思,帮助教师提升专业能力,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行为。
(三)促进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高校应给教师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形成学习共同体。不论是年轻教师还是中年教师或老年教师,只要还在教师岗位上,都应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新的信息教育技术,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微课可促进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微课教学的开展,可帮助教师建立群体认同感。比如,同一学科课程组的教师在研讨制作微课或观摩微课时,会就共同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交流和探究,针对性强、效率高。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合作学习,既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又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
(四)整合教学与科研,促进教学成果转化
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优质的微课资源需要一个负责任的、有学识修养的优秀教师来制作完成,科学研究是学识修养的基础。因此,在微课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强化教学与科研的整合,持续不断地深入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最了解学生的需求,最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遇到的这些问题作为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将最终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中,促进教学成果的转化。因此,微课教学既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
(五)推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升教学质量
建立一个科学的微课质量评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科学的微课质量评价体系可帮助教育部门和学校建立专题化、系列化的微课资源库,帮助教师上传和下载微课资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微课。教师也可根据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选择性地学习。同时,教育部门和高校也可设立微课奖励制度或者设立微课开发专项资金,资助扶持教师开发优质的微课资源。
三、微课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一)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维
微课在教师的学习及日常教学中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将教师和学生固定在一个教室进行面对面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信息。每堂课结束之后,教师和学生之间几乎没有交流,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微课一改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固定的教室搬到网络和移动设备上,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学生一旦遇到问题,可及时在线与教师或者同学互动学习,解答疑惑。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变革让教师更轻松,学生更愉快、更高效。传统的教师互评以听课为主,但听课评价模式经常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起到帮助教师成长的作用。在微课模式下,教师之间可以随时互相评价,他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优秀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尤其是同类学科前沿的教学内容,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帮助反思教学中的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建立微课资源库,搭建微课网络共享服务平台
微课资源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课件的制作、配套习题、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及反馈等。优质的、多元丰富的微课资源库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微课教学资源共享需要健全的教学资源平台做保障,此平台需具备对微课教学资源进行交流、共享和评价以及技术培训的功能,提供一站式服务。各个学校也要建设自己的优质资源库,方便校本优质微课的共享与交流发展。与高校或教师培训机构合作,开发相关微课课程。微课资源网络共享平台应增加评价功能、交流功能和学习记录功能等,方便教师间学习与师生间交流。
(三)建立常态化的微课比赛和培训制度,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我国高校“微课”发展的方向除了给学习型社会提供丰富的开放教育资源外,还为广大教师的成长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深层次改革,完善微课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议建立常态化的微课比赛制度。
微课培训应注意循序渐进。学校应积极参与教育部的各项信息化相关活动,可帮助教师提高整体的信息技术水平,同时提高数字教学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为微课开发打好基础。还可通过外派教师培训与校内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提高教师的微课开发能力,建立微课制作团队。除了接受系统的培训研修之外,教师还可以观摩学习优秀的微课资源,学习先进的理念和信息教育技术,指导日常教学。
四、微课与教师专业发展展望
微课作为信息化的产物,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微课的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需同时进行,双管齐下。近几年,微课教学在国内发展迅速,教育部门和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微课资源的开发,优质微课资源也越来越多。但网络教育由于其随意性、虚拟性的特点,与传统课堂相比,缺乏课堂上师生、生生面对面交流的氛圍。同时,它缺乏严格的监管和评价体系,因而存在诸多问题。
优秀的微课视频可以起到模范的效果。因此,针对我国目前微课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借鉴国外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经验,加强教师微课开发的技术培训,让微课资源向精品化方向开发。
参考文献:
[1]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王美林.论微课与教师专业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8):194-196.
[3]李卉.基于微课堂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4]俞金香.利用网络“微课”促进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若干思考[J].当代教师教育,2015(3):85-90.
[5]李颖.解读教师专3CgTK3qEO0WzxMcYUkApyA==业化发展的系统结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30-135.
[6]刘秀江,韩杰.对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诠释[J].教育科学研究,2003(4):5-8.
[7]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8]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9]郑小军,张霞.高效网络化学习:理念、路径与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42-45.
[10]麻蕊.微课视角下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J].职业时空,2015(8):75-77.
[11]邬培.微课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探究与启示[J].亚太教育,2016(1):184-185.
[12]叶大鹏.信息化背景下的微课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J].毕节学院学报,2014(10):107-110.
[13]李慧方,罗生全.论微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机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5):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