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职业院校也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在现代高等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职业院校人事管理工作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传统人事管理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制约了职业院校的发展。职业院校要想深化改革,适应当前社会环境,就必须将人事管理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
[关 键 词] 职业院校;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0-0126-02
在现代职业院校发展的历程中,人事管理是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保障职业院校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随着职业院校的不断发展,传统人事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给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职业院校要想做好人事管理工作,就必须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将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从而推动职业院校的积极发展。
一、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
(一)管理内容
传统的人事管理主要是以“事”为主要管理内容,对院校人员进行“管、进、出”等工作,而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以“人”为出发点,将人力资源作为一项重要的资源,并注重对其的开发与利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职工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重视职工个人的发展,从而保障员工积极参与自身的工作。
(二)管理方法
传统人事管理主要是通过物质刺激和控制措施进行管理的,而人力资源管理则主要通过人性化管理方法,充分考虑每个员工的内在诉求和情感体验,尊重每一个员工,从而使其发挥自身的价值。
(三)管理技术
传统的人事管理通常都是根据规章制度进行管理,灵活度、变通度较低,而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采取先进的技术进行管理,包括信息技术、测试技术、绩效考核技术等,具有较强的信息性。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影响
(一)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环境发生巨大改变,职业院校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有效发挥人才资源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认识到人力资本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积极发挥人才的创新能力、发展能力以及增值能力等组织效能,促进职业院校的积极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现代主义社会的建设需要保障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发展提供源动力。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能够维持职业院校的平稳运营,同时也是职业院校发展的重要前提,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1]。职业院校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贯彻现代化理念,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才能够提升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二)提高院校工作效率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已经取代传统的劳力、资本、土地等资本,成为职业院校持续发展的关键;职业院校组织发展的战略目标也要从市场竞争转变为组织内部资源的规划与整合,人力资源管理也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和组织需求进行调整,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转变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所谓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通过科学规划人力资源的配置,从而提高院校工作效率[2]。职业院校要想提高组织效率以及教学效率,就必须考虑加强员工知识层面、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并重视职业院校文化、职业院校认同感以及个人执行力的培养。人力资源的主体是人,而人是可以不断进步的,具有较高的策略价值,因此可以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职业院校的运行效率,是推动职业院校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提高院校的组织效能
有学者指出,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巨大的转变,需要不断转变与挑战,才能适应社会变化造成的影响。人力资源需要着重考虑其结构、服务和规划,如何通过新的组织形式及战略目标从而在现代市场中增值,从而期待未来的人力资源对职业院校发展作出贡献。为了合理应对这些问题,人力资源部门应当解决如何提高绩效、如何组织的问题,从而保证职业院校的组织效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许多职业院校关注的重点在于组织绩效,通过占据市场优势地位来获得经济效益,才能实现职业院校更好的发展。许多职业院校过于依赖人力资本作为市场竞争的优势,其市场竞争力主要集中在知识、创新能力以及核心职能等方面,希望通过无形资产从而促使职业院校的持续发展。优秀的人才是职业院校中的重要资源,也是市场竞争中的基础优势,通过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有效发挥人才的力量,保持职业院校的竞争优势[3]。
三、人力资源管理在职业院校中的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踐效率与职业院校文化氛围有较大的相关性,例如当一个职业院校特别强调管理效率时,就需要对内部控制机构的运行效率进行严格控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对员工行为进行规范和控制,于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之中,首先要规范员工操作的规章制度,并加大管理力度,在长久的行为管理下,能够形成稳定的组织文化氛围[4]。当职业院校特别强调创新时,就离不开人才的创新能力,从而实现职业院校在院校竞争获得发展先机。为了实现职业院校发展战略目标,对人力资源的创新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会强调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在日常工作中鼓励员工进行创新,有助于形成创新文化氛围。组织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有一定的影响,这也说明其与工作效率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职业院校能够加强职业院校文化价值的宣传与教育,从而形成一种思维,能够让职业院校员工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组织对员工行为的要求是什么样的,从而提高自身在工作中的主动性[5]。不同的职业院校文化促使职业院校在不同方面的效能呈现不同的变化,当职业院校文化强调发展的稳定性时,保障职业院校运营活动的稳定、工作活动的有序性,能够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当职业院校文化强调创新时,职业院校往往鼓励员工积极创新,从而获得相应的奖励,促使职业院校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提高教学效率,适应新课改对职业院校的要求。
四、实现职业院校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策略
(一)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知水平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战略部署及管理行为来达到组织目标的活动,主要特点就是强调人力资源管理与职业院校发展战略目标的统筹规划,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全面性。职业院校可以通过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来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职业院校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根据职业院校发展的规律分析,要想提高职业院校的工作效率,就必须将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整体战略目标相统一,不同职业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各有其特点[6]。因此,院领导要转变自身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知,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创造系统、统一的组织环境,让员工都清楚组织战略目标,才能够实现职业院校效益的增长,组织环境的优化与职业院校文化发展有关。
(二)加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通过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客户满意度、提高组织生产力、树立良好的职业院校形象等措施,提升职业院校的工作效率。有研究指出,通过招聘、甄选、培训以及科学的人才资源配置、绩效评估、激励制度等措施,能够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从而实现职业院校效能的提升。上述措施和政策目前在现代职业院校中均有广泛的应用,成为职业院校工作实务中的重要内容。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与工作效率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因此笔者建议职业院校能够从人力资源管理着手,使其能够更加贴近组织发展目标,从而有效执行各种管理行为,进而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例如,职业院校能够通过薪酬激励制度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以此鼓励表现优秀的职业院校员工,包括生产力的提升、离职率的下降等方面。
(三)积极发挥人才的作用
实践证明,人力资源由作业层、管理层而转向战略层面的发展,组织效能也会随之提升。有学者指出一旦职业院校组织达到一定的效率后便无法通过管理行为来影响经济效益,但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导向,能够提升职业院校的获利力。因此,应当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地位的提升,为了充分体现人才的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使其与组织目标相协调,发挥组织效能的作用,从而实现职业院校经济效益的提升。此外,在员工培训方面,可以通过整合员工培训途径,从而实现组织对人才多元素化的要求,让职业院校拥有足够多的人才资源来应对当今市场的变化,进而提高职业院校在市场竞争中的基础优势,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在绩效评估方面,需要以工作结果作为评估依据,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有助于控制工作质量。进一步分析,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
总之,传统的人事管理已经不适用于现代职业院校的管理工作,需要对其进行改革和干预,院领导应当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性,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的方法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并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从而推动职业院校的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娟娟,曹紅霞.试论职业院校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J].科技信息,2015,23(24):219.
[2]沈艳.试论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才智,2014,13(26):115-116.
[3]刘丹.浅析我国职业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培训[J].企业导报,2015,2(17):161-162.
[4]杨国兰.职业院校现代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J].职业技术教育,2015,32(32):68-69.
[5]沈艳.基于师资建设的职业院校人力资源优化探析[J].学园,2014,34(27):58-59.
[6]谢灵斌.浅析虚拟人力资源对民办职业院校的产出效应[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53(1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