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常态和“十三五”规划的战略思考

2017-12-29 00:00:00任强
今日财富 2017年12期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是未来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十三五”时期的经济增长究竟面临怎样的形势,如何实现预定的经济增长目标,本文拟从挑战、优势、动力、保障等四个层面来进行分析。

一、应科学认识和理解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长期保持在高水平。近两年来,经济增速换档回落。经济增速由过去10%左右的高水平转为7%左右的中高水平。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支持增长的动力发生了变化,即劳动力、资本、全要素生产率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另外,從1979年到2012年,连续33年我国年均经济增速达到9.8%,这样的高速发展态势在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中国经济在既有增长框架下停留的时间越长,经济战略转型的边际成本就越大,还会加大经济生态的脆弱性,提高系统性经济风险爆发的概率。这些趋势的变化迫切要求把经济质量、结构调整作为发展重点,长期实现理性发展、科学发展。因此,经济进入新常态是必然的。

二、“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长的挑战

“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长仍面临诸多严峻挑战。第一,全球经济增长乏力。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消退。美国经济虽自去年第三季度开始复苏,但步履维艰,日本仍处于经济低迷时期,俄罗斯、巴西同样经济增长困难。面对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形势,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也将受阻。第二,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工业方面,制造业PMI指数在50上下徘徊不前,PPI同比增长率连续43个月的下跌,显示去产能仍在持续,工业通缩局面并未改变。房地产方面,尽管今年以来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双双出现增长,但是开工面积仍处于下降状态,反映了房地产市场仍然低迷。因此,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将递减。第三,经济风险依然存在。过去较长时期的高速增长积累了资产价格泡沫、地方债务风险、影子银行等经济泡沫,未来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去消除。第四,不安定因素较多。一方面要警惕“台独”、“藏独”、“疆独”等现象,另一方面要处理好陆陆边界、海洋权属等主权纠纷,还要避免被历史虚无主义等图谋阻止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侵蚀。

三、“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长的优势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一定要抓住并发挥优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主要有以下几大优势:第一,人才优势。《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人才资源总量增加到1.8亿人,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16%,其中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第二,创新优势。马克思指出,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未来随着一系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措施的实施,将会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三,产业优势。我国在基础设施装备制造方面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高铁、核电等行业在世界上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同时在公路、桥梁、隧道、铁路等方面的工程建造能力在世界上也已经是首屈一指。第四,市场优势。广度、力度、深度前所未有的全面深化改革,释放了大量红利的制度红利,使得国内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生产要素综合优势进一步彰显。第五,金融优势。中国在全球金融中的权重越来越大,未来通过金融资本的全球战略布局,将使中国的金融资本优势转为制度、资源和投资的优势,提高全球金融资本配置资源能力,寻求利益的重新分配,实现经济增长的全面跨越。

四、“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长的动力

第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近期针对创业者面临的准入限制、资金需求、市场信息、技术支撑等瓶颈问题,我国初步建立了“双创”扶持政策体系,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支撑平台快速发展。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的速度加快,全民创业氛围极其浓郁。第二,增加公共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主要是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城市地下管网等民生项目,中西部铁路和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水利高标准农田等农业项目,信息、电力、油气等重大网络项目,清洁能源及油气矿产资源保障项目,传统产业技术改革等项目一方面可以增加投资,带动就业,刺激经济;另一方面,可增强交通、信息的便利性,从而提高经济效率。第三,“三个支撑带”。一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战略不仅能够以资本输出带动产能输出,开辟传统产业的新市场,消化过剩产能;而且通过经济走廊的搭建,实现基础社会互联互通,有利于能源、资源的进口。据估算,该战略的实施,到2020年可实现各经济体经商成本节约25%,通商效率和便利度提高25%的目标。二是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经济带,对于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调整区域结构、实现中国经济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三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通过协同发展,为我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优质资源集聚和配置、产业重构和升级提供核心平台,并且有利于实现我国新丝绸之路战略下对东北亚、中亚以及欧洲等的全方位开放。

五、“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长的保障

“十三五”时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要坚定不移的持续深化改革,通过改革不断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束缚,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内容很多,当下,一要重点关注生产要素价格改革,二要重点关注国有企业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鼓励非公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在实践中,民间资本参与国有改革的热情并不高,甚至还是有一些限制。进而提出“国有资本要进入民营经济领域”,充分整合社会资本,既减少了国有资本的融资风险,又降低融资成本,还能形成资本投资的“马太效应”。另外,要通过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党的政治动员力、打造过硬的执政骨干和人才队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推进党的治理能力建设等措施着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组织和领导保证。(作者单位为中共运城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