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初的上海,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让正在西岸艺术中心为艺博会紧张布展的人们都有些叫苦不迭,尤其是那些带着时差刚刚落地上海、首次前来参展的国外大牌画廊的工作人员。但在看到透气明亮、富有工业感的展览空间,体会到主办方丝毫不逊于国际展会的专业服务,当然,还有见到展会艺术总监周铁海现场全程监控的忙碌身影时,每个人都对第二天的开幕满怀期待。
11月9日VIP预展,西岸艺博会第三度开门迎客。果不其然,上一届直叹“感觉好极了”的画廊主、藏家、媒体及主办方,这次继续大呼过瘾。除了上届参展的国外画廊几乎无一缺席,凭借前两年积累的良好藏家资源及推广策略,西岸艺博会在本届又直接吸引到11家国际一线画廊首次进驻,其中包括卓纳画廊(David Zwirner)、贝浩登画廊(Galerie Perrotin)、泰勒画廊(Timothy Taylor)等。一份31家顶级参展画廊的名单和高素质的藏家资源,是周铁海与他的团队在策划西岸艺博会这3年中将这个上海艺博会品牌成功推向全世界的最佳见证。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标志性人物的周铁海对怎样打造这场艺术盛事有着相当独到的见解:“我做每件事皆为兴趣使然,也都会百分之百投入。而对西岸的设计,是要让它成为一件有价值的‘艺术品’!”不同于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Frieze艺术博览会这样超大规模的艺博会,西岸艺博会主打“精品”路线。参展画廊经过筛选,始终维系在30家左右。本届的参观人数为3.2万人,基本与上一届持平,远不至于造成拥堵,加上从飞机制造厂车间改造而来的挑高展览空间,令艺博会有了美术馆级别的艺术体验!
大部分参展画廊在选择参展作品时也特别考虑了西岸结构特殊的展览空间与作品的关系。比如本届首次亮相西岸的长征空间,特别带来艺术家徐震的一件大型白色混凝土和大理石雕塑,画廊展览总监李欣格坦言,自己在作品选择上花了不少心思,在考虑销售的同时,也努力在学术与视觉上做一些协调和策划。同样首次现身西岸的柏林艾斯特施佩尔画廊则用西班牙艺术家Daniel SteegmannMangrané的蓝色珠帘装置作为自己展位的入口,珠帘后面的阿根廷藝术家Tomás Saraceno以蜘蛛丝为媒材的装置和加拿大艺术家AngelaBulloch的亮色雕塑,在灰白的展览空间内尤其抓人眼球。
将西岸设计为一件“艺术品”,并不意味着曲高和寡。事实上,艺博会明确的定位带来了稳定的销售情况。据介绍,在艺博会开幕第一天,艾斯特·施佩尔画廊就售出了总共约20万欧元的“蜘蛛丝”作品,Angela Bulloch的雕塑也被售出。首次携自己的同名画廊参展的David Zwirner带来美国极简主义大师DonaldJ udd的作品试水中国市场,他没想到中国的藏家竟对此兴趣很大,VIP预展当天良好的销售情况也让这位艺术圈大鳄表示自己在上海真是“受宠若惊”。已经是第二次参加西岸艺博会的香港画廊BenBrown FineArts很早就预订了一层入口处相当显眼的展位。“上一届我们首次参展,情况很好,所以我们很早就决定这次还要来!除了在展会期间进行销售,我们也期待能为潜在藏家植入印象。在之后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时,希望他们能顺道探访我们画廊。”
西岸艺博会的硬件配套设施也令不少画廊主赞不绝口。“主办方提供了平整的地面、厚实的展墙,这些细节对画廊来说很重要,让我非常感动。”北京麦勒画廊的创始人Urs Meile一边用手敲打着自己展位的展墙向我们展示,一边连连感叹,“西岸的设施质量非常高,就连一些国际大型艺博会也无法做到这样!”
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
创办于2014年,由知名艺术家周铁海担任艺术总监,以其“全明星”画廊阵容为特色,由飞机制造厂车间改建而成的博览会空间,亦赋予各类现当代艺术作品以别具一格的展示效果。今年,第三届西岸设计与艺术博览会吸引到国内外31家画廊参与,带来各自旗下最活跃和前沿的艺术家及其作品。艺博会举办期间,还推出了与艺术评论杂志Art Review Asia合作的全新策展单元“xiàn chǎng”。在艺博会现场和包括地铁站在内的整个西岸地区,展示来自亚洲及全球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作品,其中超过半数为新作,还有一些作品根据西岸场地特别创作。
激烈食堂艺术家造食堂
非常关注社会多维关系探讨的艺术家石青,在其位于福州路上的激烈空间中已经做过多个非常有趣的空间项目实验。此次受《安邸AD》邀请,石青又联合鲍栋、刘辛夷、杨心广等艺术家一起,在西岸艺博会内打造了一个融合多种经典设计主义风格的“激烈食堂”,为西岸观众回放及重现了多个设计史上的经典概念时刻——包豪斯主义、构成主义、盂菲斯风格等。就连生产功能和设计结合45、通常只能在档案馆中见到的“法兰克福厨房”样板,此次都被“收录”到这个“激烈食堂”的空间项目中来。石青自己也重新解构了1920年代的苏联构成主义,他将原本俄国艺术家罗德琴科(Alexander Rodchenko)在1925年巴黎世博会上展出的、为苏联工人设计的双人棋桌《工人俱乐部》,改造为更适合中国人休闲娱乐的四人牌桌,可谓一次时空穿越的致敬。在他看来,在西岸这样极具工业感的空间中展出,更能体现这些经典设计在当时和当下的概念性创作根源。
西岸艺博会的周边效应在3年后逐渐显现。不少位于西岸艺术区的画廊特别选择与艺博会同期开幕自己的展览,更有画廊慕名前来开设新空间。波普大师Alex Katz在中国的首个个展、乔空间英国特纳奖获得者Martin Creed的同名个展、刚刚正式入驻西岸的香格纳画廊声势浩大的20年回顾展……都在此期间开展,让艺术圈中人直呼赶场有点儿赶不过来!艺术家徐震在这里开设了一家“徐震专卖店”,这也是继4月临时性的徐震超市后,“没老板”和他的没顶公司又一次离经叛道的尝试。在徐震专卖店楼上,香港马凌画廊(Edouard Malingue)特别将自己在内地的首个空间设立在此。为了赶上在西岸艺博会期间开幕,从签订租赁协议、设计画廊空间到个展开幕,只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无疑,西岸地区正从前期开发过渡到聚集人气的阶段。从西岸艺博会开始发力,原本分散在各大艺术园区的艺术家和画廊纷纷来此驻扎,再加上起到公众教育作用的龙和余德耀两大美术馆,这片地区的艺术氛围正在逐渐积聚。不远处,西岸美术馆、油罐艺术公园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在徐震看来,“大家先入驻西岸,形成一种氛围,再各自慢慢找到自己的角色。”就连特地前来探访的两位明星级艺术人物MoMAPS1馆长克劳斯·比森巴赫(Klaus Biesenbach)与伦敦蛇形画廊联合总监小汉斯(Hans Ulrich Obrist)也对西岸这片超级文化艺术区的规划颇为“心动”,表示希望有所合作。说到西岸艺博会,两人坦言,除了顶级国际画廊的捧场,本届博览会众多周边高质量的“卫星展”,其实才是西岸甩开对手、像巴塞尔艺术展一样成为一件真正“博览会艺术品”的关键。
西岸,这片曾经上海乃至中国的工业摇篮,正在用新鲜活力的新式艺术生态开启一场区域重生。当年的工业装卸码头有望成为上海与国际对话的文化码头,让城市呈现前所未有的文化魅力。
泰勒画廊波普大师来了!
“我非常喜欢西岸!”因Sean Scully50周年巡回展与中国结缘的英国著名画廊主Timothy Taylor,在过去的三四年间与中国艺术圈互动不断。在本届西岸艺博会期间,他和他的同名画廊也是动作多多——不仅在展会主场携带Eddie Martinez、Armen Eloyan等大牌艺术家作品亮相,更将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现年89岁的波普艺术先驱Alex Katz的大作首次以个展的形式带到了中国,这也是泰勒画廊在中国参加的首个艺博会。在看过几个场地之后,Timothy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位于西岸艺术中心对面的不规则空间。“在增加了一面展墙之后,这个空间拥有了一种必要的观展连续性。Alex本人虽然因为年事已高,无法真正亲临现场,但他对于空间的把控简直神奇,这也是这场展览能够吸引如此关注的原因。”Timothy非常希望借此机会与本土藏家进行深入交流,而他也非常感谢西岸给了自己的画廊一个完美的亮相:“西岸艺博会的空间很特别,主办方非常尊重参展画廊和艺术家,这种尊重应该成为一种世界标准!”
乔空间西岸计划蓄势待发
2015年,著名藏家乔志兵在西岸开设了乔空间,开幕大展为波兰当代艺术家Withelm Sasnal的个展,之后与国内12位重量级艺术家,如曾梵志、张恩利、张晓刚、丁乙等联合推出了“工作室”群展,乔空间门槛“直接被踩平”。2016年秋天,喬空间最重要的展览也与西岸艺博会同期开幕,作为MartinCreed的藏家,老乔热情地把这位极其有趣的英国特纳奖获得者和他标志性的装置作品都请到了上海西岸,举办其首个中国个展。而不久前,乔志兵与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还一起抛出了令人震撼的“西岸油罐艺术公园”计划。这个集迷你剧场、画廊、设计街等众多创意项目于一体的公园,选址在原中航油油罐,占地约6万平方米,由著名建筑师李虎领衔的OPEN事务所担纲设计,强强联手简直叫人对西岸滨江的未来“浮想联翩”。
香格纳画廊西岸新家
从一年半前知道有这样一个空间,香格纳画廊创始人劳伦斯·何浦林(Lorenz HeLbling)就开始筹划这个他开玩笑说“准备了20年”的画廊20周年展,以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著作《林中路》为名,呈现了包括丁乙、余友涵、张恩利、杨福东等30名国内外艺术家的代表作。从1996年在波特曼酒店走廊里创办香格纳,到开设莫干山路M50园区内的画廊,再到如今的西岸新空间,这20年中,有无数个当代艺术界中重要的名字和香格纳画廊有着紧密联系,而劳伦斯和香格纳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进程的重要见证者和参与者。画廊位于西岸的全新空间由建筑师袁烽打造,颇有集装箱外形风格的三层楼画廊功能齐全,一层大展厅用于举办常规展览,二层小展厅则多元、开放。二、三层之中还融合了资料室、VIP室、员工办公室等。楼顶露台还能将西岸周边的风光和艺术机构尽收限底。“这里光线好、空间舒服,非常适合举办展览!”谈到新空间,劳伦斯显得有点儿激动,“光是一层就可以区隔出5个不同空间,适合不同体量和形式的作品。”而对于西岸这片地区,劳伦斯也发现自己不再只是为了一个展览开幕来去匆匆,他渐渐在这里停留更多的时间。天气晴好时,他甚至会先去龙美术馆,然后沿着黄浦江边步行半小时,到自己的画廊处理工作。对于正在香格纳一旁进行的西岸艺博会,劳伦斯表示:“这里全是好画廊,观众尽可放心参观。西岸艺博会这种精品的规模也符合上海现在的情况,观众逛起来不会很累!”
马凌画廊上海首秀法国知名藏家Edouard Malingue和太太Lorraine Kiang共同创办的香港马凌画廊(Edouard Malingue)在成立6年后,于本届西岸艺博会期间开放了自己在上海的空间。画廊邀请法国BEAU建筑事务所打造的空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白盒子”,铝制隔栏展墙及大面积的玻璃墙都让这个空间充满了未知的可能。“现在我们全球范围内合作的艺术家已经达到了20多位,这个上海新空间的意义之一也是从地缘上,为我们的艺术家建立更广阔的展示平台。其次也是要更好地打开内地市场,与这边的藏家建立一个更持久紧密的联系。”Lorraine解释道,“我们也曾考虑过在原法租界一带寻找空间,但西岸地区蓬勃的艺术氛围和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让我们最后决定在此落户。一个稳定的经营环境和生态发展对任何机构都是非常必要的。”而首展选择了中国年轻艺术家崔新明,他传统的架上语言方式也让很多内地藏家耳目一新,更与马凌画廊上海新空间中的当代设计感产生出了—种别样的化学反应。
邱黯雄启动西岸列车
将近10年前,—个名为《为了忘却的记忆》的火车车厢影像装置在巴塞尔艺术展上一经展出即引起了很大震撼,人们也记住了艺术家邱黯雄的名字。此次,受西岸艺博会“xiàn chǎng”单元邀请,他又“开”起了火车。这一名为《遗忘之城》的装置由一节蒸汽火车头与两节车厢构成,展览地点不再是艺博会展馆,索性就在火车所在的西岸地区一处荒废的铁轨上。昏暗的车厢中放映着当下人们生活里因为信息层出不穷而很快就被遗忘的各种影像。“就如火车曾是时代进步的象征,为中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却成了摆设。”邱黯雄对西岸艺博会也赞叹不止,”这肯定是国内最好的艺博会,能在中国实现这样的品质,我觉得非常不容易。
徐震专卖店艺术成为必须
公认的离经叛道的艺术家徐震也来西岸了!他在这里开设了一家“徐震专卖店”,提供“徐震”品牌创造的各种艺术品及艺术衍生品。店内大型雕塑《永生》和《进化》、绘画系列《数据运动》、服装、地毯、桌椅家具等足以令人眼花缭乱。徐震说,这家由自己独创的全球首家艺术品专卖店,要创造—种完全不同于现有美术馆,画廊等艺术机构的全新文化形态。“我们都希望艺术品能成为必须品,但要改变的不是艺术本身,而是艺术传播的方式。”至于选址西岸,徐震坦言,“西岸地区的气氛不错,符合我们认为艺术应和普通人产生交流的想法。老实说,几年前我们也不太相信这里会有人来看艺术,现在哪怕是艺博会以外的时间,来的人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