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是高职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关系到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发展。而构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则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为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必须保证资源的投入和使用,并在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加入资源保证的内容,要求充分利用资源,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学校资源包括教学平台、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和管理机制等四方面内容。
一、实践教学平台是教学质量工程关键基础
高职院校为了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能力,加强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高职院校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市场需求,扩展获取资金渠道,打造多元化建设主体。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不断提高实践教学基地的设备和设施。另外,可以与合作企业共同探索办学新模式,可以允许学生和教师到企业中顶岗学习,提高实践训练的比重,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高职院校以实践教学为重点,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建设资源共享、全面升级的实践教学基地,以满足学生对操作实践的训练要求,符合专业设置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是学院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必然举措。需要职业学院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是坚持高标准建设原则。学校要坚持高标准建设原则,积极探索与企业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的多样化模式。可以在学校内部建立企业产教园区,大力引进全球行业的领军企业技术,实现对前沿技术的了解和利用;也可以在企业建立校企合作产业园,利用企业高新设备和技术,配备专业教师和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和研究,攻克实际生产中的难题。随着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普遍性和开放性进一步加深,很多高职院校已与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并且按照不同星级进行分类统筹,在使用和改进过程中,坚持高标准原则,不断完善设施设备,引进先进技术,为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提供基础性保障。
二是实施规范化管理。高职院校设置实践教学管理处,全面规划管理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使用。将不同专业和系部的实践教学基地,统一整合集中在实践教学管理处管理,从而执行开放、共享的统一管理标准。设立实践教学管理处也进一步完善了学院机构,一方面可以全面监管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开放,另一方面也可以有专门的机构,负责与企业的对接,将企业的文化和要求,融入实践教学基地的设计规划中。另外,实践教学管理处充分挖掘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积极发挥其作为第一课堂主阵地、第二课堂辅助教学的作用。
二、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工程智慧支撑
人才的培养还需要教师的传授,高职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更需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随着社会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更需要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另外,学校还可以聘请企业和行业专家,到学校做特邀教师进行授课,补充学院师资队伍中的实践型教师,形成多种形式教师授课的机制。
(一)多形式授课师资队伍建设显成效
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人才战略,积极引进双师教师、行业专家和兼职教师,扩大师资队伍,落实人才强校的目标。同时,还要加快建立健全聘选机制和考核机制,从根源上选择综合素质高的教师,从后续发展上持续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逐渐形成一支理论知识过硬、实践能力过强的师资队伍。
随着师资队伍的多元化发展,高职院校要逐步建立了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和认定方法》《专业教师社会实践管理办法》等制度,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敢于教育改革的创新性,从而培养大批骨干教师,为学院的师资资源添砖加瓦。另外,高职院校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每年定期组织一定数量的教师,到龙头企业或合作企业挂职学习,并且进行深化研究和调研,为学校开展更加有效的教学活动,提供有力的参考。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是每年组织专业教师在寒暑假期间,到合作企业担任工程师、工艺师等职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从而提高专业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二是组织教师到行业的龙头企业进行参观学习,深入了解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先进技术、行业动态、发展趋势等,并且利用一定的实践体验上岗工作,对其中的技术深切感受,并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专项研讨,从而提高专业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三是以校企合作为纽带,加强人才交流,实现学院和企业岗位互通。每年可以安排专业教师脱产到企业担任技术顾问,专心研究在校提出的课题,并对课题进行改进和完善,利用长时间的企业实践,寻找解决办法,提出升级措施。
(二)混编师资队伍增实力
高职院校作为以学院为理论阵地、合作企业为实践阵地的人才培养场所,可以结合社会的需求,灵活组建师资队伍。除了原有正式编制的学院教师之外,还可以在合作企业聘请专家担当特邀教师,也可以在社会龙头企业聘请行业专业作为兼职教师,从而组建一直混编师资队伍,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补足传统院校师资队伍短板,更有效的为学院教育质量提升提供智力支持。
三、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的助推器
为了落实教育深化改革,以专业适应社会需求的要求,职业院校要从专业的特点和企业的岗位要求出发,坚持“以企业需求为重点,以项目课程为阵地”的教学原则,不断提升实践教学基地水平,确保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共同进步,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以校企合作办学为平台,创新专业设置理念,准确定位课程目标,按需规划教学内容,构建知识和能力全面提升的教学框架,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學形式。同时,利用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资源,深入企业内部,了解需求实际,准确调整教学计划,以更好的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由此可见,加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能够有效助推实践教学质量提升,
四、完善管理机制是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突破点
职业院校将实践教学作为教学重点,从办学理念到教学管理,都以实践为中心,积极寻找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样化的实践平台。很多职业院校在加强实践教学能力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实践教学资源的管理,致使实践教学质量迟迟不见提升。所以,建立完善管理机制,是职业院校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突破点,通过对校区、校外和企业实践教学基地资源的统筹科学管理,可以提高实践教学基地的利用率,定期维护实践教学基地的设备和设施,延长其使用寿命,可以为学生提供长久的实践教学机会。同时,要对实践教学基地的设备和设施的使用进行严格管理,要求学生和教师爱护公物,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利于设备的正常运行。另外,还可以整合和优化实践教学资源,对实践教学基地的选择和定位进行科学规划和筛选,为学生提供安全、有效、高能的实践教学基地。因此可见,完善管理机制,不仅能够为学校争取更多完善、高效的实践教学基地,而且还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机会,从而全面提升学校实践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为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