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文化知识,同时还要具有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特点,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将针对高职院校中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展开讨论,进而相应地提出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希望可以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能应用水平。
一、基于专业文化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现代化社会发展是人才的竞争,同时也是技术的竞争,特别是对于发展速度特别快的计算机技术来说,对技能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要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将课堂所学的知识有效地应用在实际的生产操作中,高职院校每年要向社会传送大批量的人才,因而对于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技术要求会很高,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系统操作能力,以提高他们的职业竞争水平,在实际的生产操作中,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并且独自解决问题,创新思考模式,将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利用,调动各种社会力量来完成计算机专业的技能学习目标,在与他人合作完成某一项目的时候,可以从集体角度去思考问题,掌握大局观念,积极努力去和他人沟通交流,寻找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计算机专业技能水平,满足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发展需要。
二、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
(一)对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
受到过去教学条件以及历史因素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对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并不是非常重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这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文化课成绩方面往往不是很理想,对于比较枯燥乏味的理论学习缺乏自信心,他们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喜欢玩电脑游戏,并不是喜欢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计算机技术,如果在高职教育中忽视了这一点的话,将会白白浪费学生三年的学习时间,而学不到什么有用的知识,在高职第三年的实习期间,学生才会慢慢意识到自己同其他重点本科院校计算机学生之间的差距,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很难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只能是在面试中不断地错失良机。
(二)理论课程较多
在传统的高职教育当中,始终存在着一种错误的教育理念,就是只看重学生理论专业课程的成绩,而不能够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进行评价,理论课程的课时安排较多,这也就意味着普遍存在学生技能创新应用水平较差的问题,缺乏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到计算机实验室内进行上机实验操作的机会较少,而且很多高职院校内的计算机基础设备都比较老旧,不是社会最先进、最流行的仪器设备,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提高和锻炼,在学校老旧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中所学习到的知识,有很多都是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中应用不到的,削弱了高职学生在人才市场竞争中的实力,最终造成学生对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理解始终停留在表面层次。
(三)教学方法老旧
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思维束缚,在高职院校中的计算机专业课堂上,还没有从老旧的教学模式中转变过来,尤其是在理论课程的教学中,高职计算机教师一味地在讲台上讲教案,翻幻灯片课件,而让学生一味地在课堂下面记笔记,基本上整堂课都是在记笔记中度过了,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非常少,教学方法老旧,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上溜号现象时有发生,或者是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只有临时突击死记硬背一些其他同学总结好的知识点就可以了,完全不能让学生把心思放在研究计算机专业的学习上面,课堂上的学习气氛比较差,课堂不活跃,学生不能对当下比较流行的计算机技术进行讨论和探索。
(四)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
很多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年纪都比较大了,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都比较差,陷入了固步自封的教学境地,还有很多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没有到企业或工厂中参加工作的经验,对于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始终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而并没有落实到实际的工作操作系统当中,例如像电气自动化,工程项目一体化系统,究竟是怎样应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络连接起来形成智能化的企业管理系统呢,这些都需要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本身是一个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技术人才,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结合各大企业的实际生产要求,来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计算机课堂教学模式,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眼界。
三、基于专业文化的高职计算机专业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
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改革要求,基于专业文化教育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树立正确的创新技能型人才教育的培养理念,打x68SaMB/BLClqOYTzvTXBfCe1kfWlT126q1YmvTiJJI=好学科专业基础,从现代化企业的发展需求,再到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都应当意识到提高技能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加大对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技能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在具体操作阶段,需要保证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培养理念,不仅要做好计算机技术的市场调研工作,同时也要对本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合理的展望,明确计算机技术现在的发展水平,设计出几套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高职教师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沟通联系,了解他们的创新想法,将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看法融入到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当中去。
(二)提高實践性教学的课程安排设置
要将理论课程的教学安排同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性课程教学安排结合在一起,提高实践性课程的课时安排水平,作为一门实用性和创新性比较强的学科,光有专业文化知识的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添加相应的实践性应用课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能应用水平,从教育层面上提高对实践性课程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职业技能考核,确保计算机实验室课程都能够正常开展,及时更换实验室内过时、老旧的计算机系统,定期对计算机基础设施进行维修和保养,如果计算机的CPU、主板已经不能满足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运算需求,则需要将计算机设备进行更新升级,保证学生能够使用到社会上最先进的计算机系统和技术,跟上技术时代的发展脚步,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
(三)创新高职计算机教学方法
在真正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基于专业文化的教学基础,在今后的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应当注意创新改革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方法,打破过去那种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气氛,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将学生安排成几个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加深对计算机专业技术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的方式,带领学生领略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平,把课堂还给学生,比如说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建立微型课堂、慕课课堂,不要把课堂局限在教室范围之内,在新课堂的教学形式下,学生可以在实践操作中得到正确的指导,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创新技术应用能力。
(四)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专业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定期组织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到一些技术发展比较好的互联网IT企业中去学习进修,让教师可以了解到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将企业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融入到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加强对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多元化建设,同时还可以通过“校企融合”的教学方式,聘请优秀的技术人员来到高职院校给学生上课,在实际的操作实验中,给予学生科学的高技能创新指导。
综上所述,基于专业文化教育的指导下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对实践性课程的安排设置,同时创新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为创新技能人才的培养做好充分准备。
(作者单位为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