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旅游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2017-12-29 00:00:00张苏
今日财富 2017年2期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阶段,每年都会向社会输送大量的专业人才,在全球旅游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更多优秀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为此本文将针对CBI教学理念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希望可以培养出更多适应现代化旅游企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CBI教学理念

所谓CBI教学理念,英文全拼是Content Based Instruction,译为内容依托式教学的意思,也就是把某课程教学放置在某一专业学科教学的基础之上,进而提升该专业的学习能力及认知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学科专业应用水平的提高,同过去一般的教学所不同的是,CBI教学并不仅仅是单纯的学习,而是通过学科专业教学或是主题教学的分析,把知识学习当作是专业知识学习与探索的工具,也就是在学习时,注重学生学科专业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对学习内容本身的理解性,从而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可以对专业教材的内容展开理解和分析。

在高职院校内学科专业教学中,基于CBI教学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主题教学模式,在主题教学模式中,教师会带领学生围绕着一定学习主题内容,这一教学主题,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观点内容,也可以是学科专业的一个教学主题,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比如说对某一地理景点,某一个国家的地区文化,都可以通过主题教学的方式展开,帮助学生打好专业学习的基础。还可以采取辅助教学的方式展开教学,所谓辅助型CBI教学,主要是在专业课开设的时候,对应性地开展辅助课程,比如说旅游管理专业在开设学科酒店管理课程的时候,同时开设酒店英语课程,由高职专业教师来负责对酒店管理课程知识的教学,由英语教师来负责学科英语教学,主要是以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为教学目标,用英语的学习来辅助教学。而在课程教学模式中,一般指的是教师用其他的语言来给学生讲授专业课程,这种课程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同主题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会有所不同,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学习知识,并将专业的学习当作是一种工具,因而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还要了解有关专业方面的知识,同主题教学模式共同使用来提高学生的旅游管理专业学习能力。

二、当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受到高职院校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的限制,目前我国高校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双语课程教学的开展并不重视,相对来说缺乏教学系统性,教学目标并不是非常明确,能够开展的CBI教學专业课程是非常少的,有的即使开展了专业旅游管理课程教学,也是分段开展进行的。有的高职院校中学生的专业基础水平比较差,如果不能够按照学生的专业需求来展开课程教学,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使得教学目标发生偏离,过于在乎内容的教学,造成教学目标重复的现象出现。

(二)高职教材体系不健全

关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研究,我们国家的学科发展相对来说只有这几年才开始时兴,所以说旅游管理专业学科教材的体系并不是十分健全,甚至可以说,我国高职院校内所使用的旅游管理专业原版的教材很少,比如《酒店管理》课程的教材,在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范围内,并没有一套统一的学科专业教材,而使用的是地方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自编型教材,教材的内容有些简单或是不适合学科教学的发展需要,不能够很好地满足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要求,没能充分利用高职院校中的教学资源。

(三)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高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的教学现状,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学习中,只是教师一味地在讲,学生并没有直接参与到课堂学习的活动中,因而对专业的教学内容缺乏相应的分析和思考,对教学内容缺乏正确的理解,自然也就谈不上更好地利用旅游管理专业手段来进行更加深入性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学习,在高职院校学习阶段的专业学习,只能是停留在表面,长此以往下去,很难让高职学生在旅游管理专业领域有所发展建树,不能够满足现代化旅游企业的人才发展需求。

(四)对教学结果缺乏科学的考核与评价

在高职院校现有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对于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缺乏正确的考核与评价,甚至是依旧停留在过去传统教学中那种老旧的试卷考核形式上面,弱化了对高职学生专业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在试卷考核时,主要还是侧重对学生识记背诵能力的考核,完全回到了过去那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上,忽视了对学生专业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这样的话,不能够很好地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而且评价的形式过于单一,缺乏教学互动中的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和自我评价,学生很难意识到自己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学习中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三、CBI教学模式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一)明确教学目标

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及能力,通过CBI教学模式在学科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很好地提升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能力,为此,作为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要做的就是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从而确定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定位和尺度,也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学科专业知识时,还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水平,以CBI学科教育理论为指导,将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同实际企业岗位目标融合在一起,创造学生容易接受的专业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从一种单一的学习方式中走出来,并把专业的学习当作是一种能力的培养。

(二)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

为了能够更好地健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材知识体系,在CBI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教材的专业加工处理,有针对性地完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最好是能够制定出全国统一的旅游管理专业学习能力培养的教材标准,能够适应高职学生专业的学习能力,同时给予学生感兴趣的专业教学目标,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及时地更新和处理,让学生接触更多先进的、新鲜的学科专业知识,在各种原版的旅游管理专业教材上进行加工和处理,尽可能保证教材的原汁原味,再添加一些具有我国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特色的内容,对专业中的核心概念进行解释,让学生可以加深对教材的印象和理解,以主题或专题的形式来开展课程教学。

(三)提高教师的主导性教学作用

在CBI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科教学活动的主动性,需要有意识地提高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增添更多关于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教学内容,同时利用比较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教育理论,调动学生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还可以组织一些学生所感兴趣的旅游管理知识竞猜或者是创业大赛活动,注意旅游管理专业学科英语的教学艺术水平,开展多种组织形式的趣味性教学活动,拓宽学生学习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充分利用好课下的学习时间。

(四)正确进行教学评价

相对于试卷考核的结果来说,在CBI教学理论模式的应用中,更加注重学生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习的过程,需要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应用能力,应当考核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的应用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能够进行旅游管理专业方面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可以流畅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很重要,因而要进行综合性的教学考核评价。

综上所述,通过CBI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科专业学习能力,同时也创新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教学形式,让更多的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升高职学生的专业竞争能力,满足了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需求。

(作者单位为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