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各大高校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的速度较为缓慢,导致出现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亟待解决。如今中央与地方相关政策相继出台,意在鼓励大学生创业,全国各地区掀起了大学生创业的浪潮。但是,目前国内的大学生创业现状仍然不乐观。然而家庭因素在促进创业者性格特征形成、提供物质和精神帮助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本文选择家庭因素作为研究对象。
一、文献综述
国内创业意愿的研究始于心理学领域的学者,目前已经成为国内的研究热点之一。早期,国内研究者研究大学生创业素质大体围绕两个方向:心理素质的研究和创业倾向的研究。近几年来的研究主要围绕背景因素和个人特征这两个方面:曾珠、李珺指出“性别、性格、创业环境感知和对创业政策的了解度等因素都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着显著的影响”;张品茹在《大学生的创业意愿评估——以陕西J高职院校为例》(2017)中指出大学生创业受“自己家庭有创业文化的传统”和“向自己仰慕的创业者看齐”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问卷的设置包括学校类型(综合类和专业类)、性别、家庭环境因素(知识性、独立性、成功性、组织性和控制性)、创业意愿因素。创业意愿(AWA),即潜在创业者是否从事创业活动的一种主观态度,赋值“1” 表示“完全不符合”,“2”表示“基本不符合”,“3” 表示“不确定”,“4”表示“基本符合”,“5” 表示“完全符合”。是否为综合类(COM)、是否为专业类(PRO)和是否为男性(SEX)这三个虚拟变量分别赋值“1”表示“是”,“0”表示“否”。独立性(IND)即家庭成员的自尊、自信和自主程度、成功性(ACH)即将一般性活动,知识性(KNO)即对政治、社会、智力和文化活动的兴趣大小,组织性(ORG)即安排家庭活动和责任时有明确的组织和结构的程度,控制性(CON)即用固定家规和程序来安排家庭生活的程度。这五个自变量的选项分别赋值“1”表示“是”,赋值“2”表示“否”。
1.家庭环境因素的论证,我们引入了家庭环境量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由费立鹏等人于1991年在美国心理学家MossR.H.编制的“家庭环境量表(FES)”的基础上修订改写而成。该量表含有10个分量表,分别评价10个不同的家庭社会和环境特征: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和控制性。
2.创业意愿因素的论证,主要借鉴了Lifidnt 和Chen 开发的创业意愿调查问卷,测量内容包括“您希望自己成为企业家吗”;“您认真考虑过有关创业的事情吗”;“您会尽一切努力创办自己的企业吗”;“您决定将来要自己创业吗”;“您坚信将来一定会创业吗”。接着采用Likert 量表对5个题目的选项进行打分( 1 分表示“完全不符合”,2分表示“基本不符合”,3 分表示“不确定”,4 分表示“基本符合”,5 分表示“完全符合”) ,在此基础上将各题得分进行加权求和计算出每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分数。最后以平均分“15 分”为界,将大学生创业意愿分为“较高( 大于或等于15 分,赋值为1) ”与“较低( 小于15 分,赋值为0) ”两种情况。
(二)数据来源
本文问卷调查实施时间为2016年9—12月。调查内容涉及大学生对创业的看法,以及其家庭背景。笔者随机抽取了南京审计大学的在校学生,运用初始问卷开展试调查, 应用SPSS16.0 和Amos17.0 进行信度分析及探索性因子分析, 删除了因子载荷小于0.3 的选项, 最终形成了正式问卷。问卷中一共设置52项问题,耗时8分钟。在发放问卷的过程中,笔者采用面对面填写问卷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性。正式調查对象为江苏省南京市综合类高校(东南大学,工业大学)和专业类高校(林业大学,体育大学,师范大学),正式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75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率为91.7%。
其中东南大学占比24%,工业大学占比21%,林业大学占比21%,体育大学占比13%,师范大学占比20%。性别占比中,男性占45%,女性占55%。
三、数据模型与估计结果
(一)设计模型
本文构建了如下创业意愿评价模型:
βij是带估计的系数,Ɛij,θij则是模型误差项。
模型Ⅰ是本文研究的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模型Ⅱ为家庭因素及家庭因素和性别的交叉项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主要研究性别能否影响家庭因素与创业意愿的关系。
(二)估计结果
1.数据及其描述性统计
大学生创业意愿平均值为14.02,表明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普遍不高。男性占比54.5%,说明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性别分布均匀。独立性的平均值为6.28,表明大学生的独立性处于中等水平,自尊,自信,自主的强度处于中上水平。但是成功性,知识性,组织性,控制性的平均得分都在5分以下,表明大学生竞争意识不强,对政治、社会、智力和文化活动的兴趣不高,安排家庭活动有明确的组织和结构的程度不高,且家规不森严,家中活动无程序性。
2.创业意愿评价模型的估计结果
根据表1,表2,的估计结果,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第一,主要控制变量即学校类别与大学创业意愿的相关性不强,且控制变量的β系数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学校类别并未影响到创业意愿。第二,独立性,组织性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模型Ⅱ的独立性,组织性β系数分别为0.119,0.486,且都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独立性增加1单位,将带动创业意愿增强0.12,组织性增加一单位,带来创业意愿增强0.485。第三,模型Ⅱ中,交叉变量都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性别对独立性、组织性、成功性、知识性和控制性与大学生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无显著影响。
四、结语
独立性和组织性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显著;成功性、知识性和控制性对大学生创业意愿无显著影响;性别对独立性、组织性、成功性、知识性和控制性与大学生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无显著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组织分工和责任明确在明确个人责任,勇于承担责任的培养上起到积极作用。与直接就业相比,大学生更容易在创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和分工,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创业成为他们优先考虑的选择。控制性、知识性和成功性对大学生创业意愿无显著影响。这可能是不同的控制性内容和不同的知识性、成功性活动效果会对大学生创业意愿产生不同性质的影响,使得总体影响并不显著。
(作者单位为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审计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