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地名信息共享平台方案

2017-12-29 00:00:00陈文义周娇陈政彭文武
今日财富 2017年7期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地名信息也随之海量,从而增加了地名管理工作的压力,如何有效地采集、使用、更新护和管理地名信息的是广大地名工作者所面临的新课题。一方面,各地的网络基础设施条件和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迅速提高,将地理信息技术与地名信息化建设合二为一,加快地名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是“十三五”地名信息化应用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创新数字地名的公共服务是广大地名工作者全面开展社会公共服务的工作目标。我国每年因地名标志失误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00万元,数字地名作为社会化公益性基础工作,必须创新地名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地名数字化为民服务的能力。

一、地名信息共享发展的必然性

互联网时代,用户通过网络来采集、选择、使用数据资源信息已成为必然。一是共享过程的网络化。无论是数据采集,还是数据服务,都通过互联网贯穿在整个地名数据共享的过程中,在标准化的地名信息环境中共享数据和服务应用。二是数据集成规范标准化。数据采集后能否集成,关键在于地名数据能否规范化、标准化,只有标准化的地名才能实现数据的交互共享,从而具有互操作。三是数据服务的标准化。地名信息数据存储方式是分布式的,地名数据服务的标准化是在分布式环境下面对数据的各种请求方式,实现地名信息环境的规范化和服务、应用工作的灵活性。四是应用的综合化。随着地名信息工作的深入,各种地名数据的综合、处理技术和信息解读都有赖于综合性应用的支持。

二、地名信息数据实现共享的三大难点

地名信息数据共享活动涉及空间数据资源、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处理、空间数据的应用三方面。空间地名数据是描述地名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特性的信息,与一般的数据资源不同,空间地名数据资源通常与特定的软件绑定(即GIS产品),用户只能使用特定的软件来访问特定的空间数据资源,地名管理工作者通过管理平台会从数据管理、数据传输一直到数据表现全方位地向用户提供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共享空间数据面临三大困难。一是可实现性。由于地名空间数据结构复杂,GIS产品通常由自己负责空间数据传输的工作,用户只能通过产品来获取空间数据资源。而以往大量的应用都是针对单机或局域网开发的,这样如何弥合空间数据和互联网之间的鸿沟,利用互联网协议传输空间数据,实现空间数据共享是其中的首要问题。二是互操作性。GIS互操作的关键就是解决空间数据异构问题,而数据具有语法和语义,语法差异的主要来源是不同空间数据采用不同的存储格式,而同一类存储格式可能有不同的版本。语义差异因地名空间数据资源在不同概念模型中概念歧义而难以比较,因此数据异构问题在互联网环境中必需考虑和解决。三是易用性。很多产品都提供了二次开发平台以便用户构造自己的应用以满足各种需求。

三、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地名信息的共享

地名信息“大数据”是由资料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的地名信息数据构成的数据集合,是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处理与应用模式。在大数据时代下,地名管理工作者要将各类有价值的地名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分析和挖掘,使地名档案管理工作者由传统的“地名档案保管者”变为“地名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者和传播者”,从而为大数据时代下的地名管理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

地名公共服务工程中的数字地名专项事务,主要就是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地名数据库,依托数据库开展地名信息化服务。在建立完善地名数据库的同时,积极开展地名网站、地名热线(问路电话)、地名光盘(电子地图)、地名触摸屏等多种形式的地名信息化服务。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迅速推进,特别是经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外的交流交往越来越多,使用地名频率越来越高,对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IT系统的数据存储、数据计算等技术架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此形势下,将各生产系统原始数据整合到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上成为很多运营商都在考虑的数据平台建设模式。

(一)地名数据的共享平台的体系结构

地名数据共享平台在数据源和数据应用之间按照统一的数据模型进行数据整合,承担承上启下提升数据质量的作用。其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二)地名信息共享平台的功能模块

数据共享平台主要实现四大功能:一是数据采集和存储。从源数据系统采集地名数据,按照各类地名数据的逻辑模型,实现地名数据的标准化统一存储和整合。二是数据处理。针对采集的地名数据,在采集共享平台内部进行数据加工和精简。三是数据共享。通过数据共享平台将整合和处理后的共享地名数据向外部系统提供。四是数据管理。根据用户指定的规则对数据共享平台存储的地名数据进行校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地名数据的高质量管控。数据共享平台的具体功能架构如图2所示。

(三)地名信息共享的实现

在地名信息共享平台的的操作中,对平台的请求与响应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实现,客户端既可以是浏览器,也可以是应用系统或组件。图3描述了在地名信息平台中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交互过程。客户端通过Http协议向服务器端发送请求并完成地名信息数据的可视化。服务器端响应一种请求,即GetCapablilties、GetMap和GetFeatureInfo,其说明如表1。

GetCapablilties操作该返回服务级元数据,它是对服务信息内容和请求参数的一种描述,元数据使用XML形式文件表示。

GetMap操作该根据客户端发出的请求参数在服务端进行检索,服务器端返回一个地图图像,其地理空间参数和大小参数是已经明确定义的,返回的地图图像可以是GIF、JPEG、PNG和SVG格式。

GetFeatureInfo操作该操作根据用户所请求的X、Y的坐标或感兴趣的图层,返回地图上某一些特殊地名的信息,信息以HTML、GML或ASCII的格式表示出來。

总之,大数据和大数据技术是新的信息产业技术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地名信息共享平台是未来地名信息行业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提高地名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作者单位为 1.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3.湖南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注:基金:2016年度湖南省情决策咨询一般课题《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湖南地名信息服务模式研究》(编号:16JCC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