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2017-12-29 00:00:00刘敏
今日财富 2017年7期

目前很多的企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虽然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力求满足企业的需求,但是,依然存在着局限性。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是很多企业所需要的,要求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技术,还要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1]。面对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质量需求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就需要将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来,以提高工商管理人才的就业率。

一、工商管理专业采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工商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存在着共性,也有属于本学科的特性。在人才教育中,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属于是基础性的知识。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采用的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以使所培养的人才更符合职业需求。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企业是最基本的经济构成单元,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企业的发展质量是国家发展的风向标,会仅仅地跟上时代的步伐前行。处于信息时代的今天,企业的运行模式也要适应时代的需求而发生变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企业的管理也分层次展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各个院校在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就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创新模式,具有针对性地开设工商管理专业,在培养方向上将行业特色体现出来,以使专业培养与企业需求紧密联系,以促进人才在未来的职业领域中更好地发展。

二、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一)以满足企业需求为导向进行工商管理教学

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行业需求,做到具有针对性地展开叫教学。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课程的安排上,要对理论知识教学给予高度重视。只有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够在实践工作中具有良好的职业适应性和发展性。另外,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还要根据学生的知识需求进行个性化培养,基础理论知识占有一定的比重,同时还要设置与工商管理专业相关的选修课程,这些专业课程与企业的岗位密切相关,让学生根据兴趣以及自身的需要选择、学习。

比如,工商管理专业以管理学和统计学为主要的教学课程。这些课程内容具有通识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掌握知识的程度予以关注,以及时地调整人才培养计划提高教学质量,并注重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目前很多的企业需要工商管理人才具有专业知识的之外,还要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这就需要学校在学科的设置上进一步完善,特别是一些小语种,诸如日语、韩语等等,学校都可以将其设置为选修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除了工商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之外,还需要组织竞赛或者专家讲座的教学模式等等,让学生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竞争意识;让学生领略专家的风采,不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而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进行工商管理教学

1.对实践教学进一步完善

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岗位上能够适应职业环境进行实践操作。随着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就能够将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活动中,通过比较认识到到自身专业能力所存在的不足,从而对专业知识予以补充,提高专业技术的应用技能,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得以充分發挥。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职业环境,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进行项目研发,学生参与到项目中,应用理论知识参与研究工作,有助于升学生操作技能,企业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发掘有助于企业发展的人才。

2.引入案例教学法

在工商管理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就是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人员作为学生的指导教师。教师以企业的实际案例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教学,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也基于企业的解决方案予以回答,这样的教学课堂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很多的企业都需要工商管理人才。但是,由于学校在学科教育上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的人才标准,导致所培养的人才就业难,而企业无法获得所需要的工商管理人才,就导致毕业生就业难,企业招人难的矛盾问题。这就需要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将创新型的模式构建起来,以提高人才职业素质。(作者单位为武汉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