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云存储、多地联动等等,都是互联网络惠及大众的体现,同时“互联网+”模式也成为了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网络强国战略之一。网络媒体攻势更多依靠大数据说话、网购以及支付渠道的升级再升级、信息的存储与传达日益便捷等等,这些改变都来源于热门人们对“互联网+”认知以及应用上的成熟。除此之外,“互联网+”也正在影响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各个行业都在积极求新求变,以更好的融入新互联网时代。
一、高职商务英语写作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
(一)教学模式固化,难以获得学生反馈
在高职院校中,商务英语专业以及课程是相对常见的,同时,近些年学生对于该类专业所表现出的热情极大,这也是鼓舞学校及老师们继续潜心研究更优教学策略的动力因素之一。商务英语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它一方面需要学生有比较扎实的英语基础,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以及语法句法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它要求学生能够接纳商务环境下比较灵活的英语模式。就商务英语写作方面来说,很多学生只会简单的记忆所谓模板,比如商务邮件、办公室便笺等常用模式,但实际上真正需要应用在商务环境下的写作技能并不仅仅是这些,商务条件下的英语学习之所以对学生有更高的要求,还因为其直接面向工作生活实际,每次应用都会体现出其个性特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多加指导,学生很容易陷入狭隘、死板的恶性循环,这不仅对其英语学习会造成阻碍,还会打击其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高职院校的部分老师同样容易犯类似的错误,因为课时以及课外辅导时间有限,他们往往会给学生现成的模板,或者将所谓“三段式”等作为评分唯一标准,一味的追求学生的应试成绩,而忽略了商务英语写作对学生以及相关岗位在现实职场环境中的要求。
(二)互联网使用效果不佳,造成资源浪费
“互联网+”在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思维与生活模式,不仅仅是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入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人们作为主体已经具有了互联网意识,能够主动的利用互联网产物去解决实际问题,与之相适应的更多新产品、新事物的产生也归因于此。在高职院校乃至整个教育领域,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学生的成绩与档案管理、院校资源的交互与共享等等都在互联网体系下平稳运行。然而,这其中仍然存在一些资源浪费问题,信息网络教学工具在地区的覆盖率与其实际使用效率有一定出入。部分学校硬件网络设施不完备,无法实现地区联网;部分老师不能自如应用多媒体设备及教学系统的全部功能,造成资源设备闲置;还有一部分院校配套的设备及系统功能明显大于其实际需求等等,这些问题一方面可能是人们在设计使用的前期就欠缺考虑,另一方面则是后期学校及老师主观能动性不强,没有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去学习使用新设备、新技术。换句话说,网络环境下的资源闲置以及浪费问题基本都能够通过后期人们的行动得以补救,而在思想意识上引导还需要院校以及有关教育部下更大的功夫。
(三)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学习效果不明显
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都会经历一段“心理障碍期”,进而一定程度的阻碍其正常的英语学科学习。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很多学生在进入高职阶段之前接触的应试教育,很少有机会将英语应用到实际的口语交际以及信件往来上,加上该阶段的英语教学内容职业特征更为明显,所以导致学生抵触、胆怯等情绪的产生;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可能本身英语基础不足、高职阶段课程形式以及师生关系有别于之前的中学阶段,这种环境上的变化也很容易让他们变的拘谨,从而在实际学习中缺乏动力与毅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同样的,因为课时有限且课程节奏较快,老师们很难通过日常课堂教学敏锐的捕捉到每个学生的个性问题,所以,学校和老师们应该将学生的心理疏导作为教学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体现出来。
二、“互联网+”背景下基于世界大学城的高职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改进策略
(一)提升学生参与体验,强化学习中的互动性
世界大学城将不同阶段或者领域的专业学习归纳在了一个虚拟的“城市”,学生通过登录注册就可以在系统支持下与老师形成线上交流、自主点播视频课程、并且可以享用庞大的学科共享资源。世界大学城对于学生来说形式新颖,容易激发起他们的探究意识,同时,其强大的功能支持能够让学生在网站环境下完成课堂作业、检索参考文献,并且通过私信或者任务提交来实现与老师的密切互动。老师们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除了要做好基础的课堂教学,还应当积极的利用世界大学城以及其他互联网教学工具为学生提供便捷且有效的学习途径。这样的改革将学生从讲台下拉到了面对面的学术环境之中,老师少有居高临下的压迫感,反而像帮手一样指导着学生的日常学习。就商务英语写作的教学而言,世界大学城系统能够帮助师生传达作业与批改建议,同时其自带的文献检索、翻译等等功能还能让学生在自学期间不断积累学习素材,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和选择权。
(二)全面强化教师互联网教学技能,实現教学资源最大化应用
尽管在互联网络技术的支撑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努力下,人们得以更加简便的使用海量资源与技术设备,但是人们仍然需要注意成本与使用率问题,毕竟目前很多院校的新设备技术使用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针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学校领导以及老师们仍然需要集中的对世界大学城系统功能以及维护进行深入学习,毕竟老师需要在师生使用过程中起到引导和保障的重要作用。此外,根据每个院校所配备的设备和技术支持的实际情况,老师们还可以巧妙的将这些元素进行组合,达到“1+1>2”的效果。在商务英语写作方面,老师可以利用“微课”录制主题不同的课程,比如“不同文体下的写作特点”、“邮件类写作重点突破”、“学生优秀作品展示”等,同时老师还可以将其上传至世界大学城的云社区,推荐给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去研究和使用;再比如,有条件的院校可以与国外院校或者外企达成合作关系,通过在线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帮助他们更加直接的认知国外的思维方式、表达形式。类似这种创新形式下的互联网络应用应该更多的为老师们所用,这样一来,不仅学生在商务英语方面的语言及写作能力能够得到必要的补充,还能够继续为教学合作开拓视野。
(三)注重学生心理疏导,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
针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学校方面以及每位老师们都应该把它作为专门的问题去研究,而不应掩耳盗铃、不管不顾。互联网环境下的教与学实际上为学生都提供了极大的自主选择权与一定的私人空间。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不方便表达的问题以及困扰都可以通过世界大学城线上的师生互动得以传达,另外,它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语言环境亲切轻松,更能够拉近师生距离,从而便于老师们及时准确的把握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并做到及时的疏导。除此之外,互联网环境下的论坛、公社等等数量众多,学生以及老师在学科分类的基础上还可以继续细分,有的人倾向外企环境、有的人有继续深造的需求等等,这些共同点都能够成为他们学习交流从出发点,同时,围绕学科知识展开的讨论还能够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开拓思维与视野、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和伙伴。由此可见,“互联网+”环境给予人们的财富是抽象的、多元的,通过学校以及老师们的正确引导,它们的价值和功能还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三、结语
“互联网+”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互联网络在现实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越来越多的方面,从最早期的被应用于服务业领域,到如今的全方位、各个领域渗透,“互联网+”已经成为了社会生活向便捷、科学、和谐目标靠近重要途径。互联网背景下形成的世界大学城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各个院校之间的互联共享渠道,同时也为国内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学校、老师以及学生们需要在具体的实践当中继续深入挖掘、大胆创新,努力做到互联网因素的最大化利用。(作者单位为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本文为2016年湖南省职业教育名师空间课堂“商务英语写作”项目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