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实施到全覆盖,对农村劳动力的供给产生巨大影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供给问题不断加剧,我国的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对“新农合”制度的实施,给农村劳动供给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通过研究发现,“新农合”中的报销比例与年度住院封顶线会对农村劳动力产生很大影响,不仅对女性劳动力供给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而且可以使男性劳动力外出所导致的不足得以有效的弥补。
一、“新农合”对农村劳动力供给的作用探讨
“新农合”与其他医疗保险之间存在着较为类似的作用,一方面“新农合”会通过门诊与住院报销的方式有效降低农业家庭的医疗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间接提高农村居民家庭的经济收入,从而使得其在一定程度上家庭生产与人力资本的投资得以增加,同时也可以促进农民及时就医,促进农民获得一定的医疗服务,对于农民健康状况的改善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从而使得农民可以持续性的劳动。由此可见“新农合”对于农村劳动力供给具有健康与收入两方面的效应。
(一)“新农合”的健康效应
在人力资本的构成当中,健康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增加对健康的投资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产的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少劳动力因为生病而耽误一定的劳动时间,从而有效的增加劳动力的供给。由于农业生产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农民的健康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健康状况会随着年老的增加而不断下降,劳动力供给与生产率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此外健康除了本身的内在价值之外,往往还具有一定的工具价值,所谓的工具性价值是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经济参与的扩大。根据最新的研究资料显示,“新农合的出现”有效改善了农民“有病不医”的状况,对其健康的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新农合”的收入效应
“新农合”是一项以政府财政资金注入为主的社会公益事业,建立“新农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农民在医疗方面的经济负担,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看病贵与看病难”的基本现状。因此,“新农合”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农村劳动力的健康状况,同时还可以通过降低劳动力的医疗支出而对其家庭的消费以及生产投资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最终导致劳动力供给的行为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此外,根据“理性经济人”的相关理论,由于“新农合”可以降低居民在健康方面的投资,从而可以使得农村劳动力原本由于健康管理的相关资金投入到人力资本或者生产投资方面,从而使得农业的收入得以增加。此外,根据相关的研究,收入的增加会对农村劳动力健康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劳动力的劳动能力。
二、“新农合”给农村劳动力劳动时间带来的影响
从“新农合”的住院补偿结构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乡镇、县级医院以及县外医院的报销比例大约在78%、65%与49%左右,此外,从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劳动力不是60岁以上老年人,就是女性劳动者,他们的年龄都相对较小。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上年纪的农村劳动力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逐渐难以承受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劳动强度,但是还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可以从事一些短期的劳动。此外,从家庭的收入方面来分析,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普遍不高。受教育程度偏低。
通过集体分配所得到的土地面积可以反映出家庭对于农业的依赖程度,家庭所拥有的土地面积越大,劳动力的劳动时间就相对越长。家庭所拥有的土地面积每增加一亩,劳动的天数就会增加0.07%,此外家庭总收入与农村劳动力的农业生产时间占据总时间的10%左右会出现明显的正相关,这一结果也从侧面说明,在现阶段农村收入相对低下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的劳动强度会随着家庭总收入的增长而不断上升,此外还说明了家庭条件越差,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时间就越长。另一方面,根据边际效应的相关计算结果,家庭的总收入如果增加1万元,则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时间就会大约增加1%。而相对于未接受过教育的劳动力,接受过小学及以上教育的劳动力在农业经营方面所花费的时间大约会降低1%。但是家庭的人口数量对女性劳动力的供给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此外,本文的研究也同时表明,“新农合”的报销比例与农村劳动力在自家农业生产与经营的时间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这说明,越高的报销利弊,劳动力从中所获取的利益就越大,从而越傾向于增加家庭农业劳动时间。
现阶段的农业兼业化发展是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趋势,农村劳动力进行打工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家庭的收入,同时还可以有效解决部分农户劳动力不足的现状。 “新农合”的给付结构会明显影响到农村劳动力打工的时间,这不仅扩展了农村劳动力获得兼职报酬的途径,提高了农村家庭的总收入,另一方面有效缓解了部分家庭劳动力不足的状态,对于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相对于县级医院以及县外医院的补偿封顶线,乡镇医院的报销比例对农村劳动力的打工时间具有大的影响。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的农村劳动力在进行农业打工的过程当中都是选择离家不远的地区进行,在发生疾病时,往往都是选择到乡镇医院就医,如果乡镇医院的报销比例越高,则农村劳动力从“新农合”当中所获得的收益就越多,从而使两者之间出现明显的正相关。
三、结语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实施到全覆盖,给对农村劳动力的供给带来了较为明显的影响,在本文当中笔者主要探讨了“新农合”对农村劳动力供给的作用,以及“新农合”给农村劳动力劳动时间带来的影响。“新农合”报销比例与补偿封顶线对农村劳动力参与农业生产的时间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乡镇医院的报销比例对农村劳动力的打工时间存在着明显的正向作用。(作者单位为吉林省延吉市吉林延边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