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2017-12-29 00:00:00赵峙东
今日财富 2017年7期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企业之间竞争愈加激烈。面临这样的竞争环境,企业想要实现预期经济效益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合理分配运营资金,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企业财务管理与经济效益关系

一般来说,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受企业對市场的了解、企业财务管理方法、会计核算以及社会诚信机制影响。其中,企业的财务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高效的企业财务管理能够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份剩余最大化、企业财富最大化以及企业相关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可以通过财务管理实现组织变革、业务转型、资产管理以及资金管理,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企业财务管理属于全面系统的工作,财务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多角度的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一)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实际上就是目标成本管理,它属于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主观上加强财务管理的方法之一。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是考虑企业经营发展状况,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发展目标,进而合理分配企业的现金流,并将其作为目标成本。当然,企业管理者属于理性经纪人,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最终目标还是追求企业经济利润,所以全面预算管理的开展会以一定的目标利润为基础,合理编制销售预算、采购预算预警费用预算,让企业的经营管理符合全面预算管理办法。

(二)强化资金管理,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众所周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撑,资金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一直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企业必须强化资金管理,保障企业正常运营。一方面,企业的财务部门要认真严肃的对待所有的运营资金,科学管理、科学使用运营资金,当然也要进行相应的资金风险评估,努力实现资金在承担较低风险的基础上获得较高的收益。另一方面,企业财务部门也要科学合理的运用所以企业资金,努力将每一笔企业资金使用到需要的地方,尽量减少企业资金浪费,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

(三)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减少企业负债,改变企业融资方式。当前,我国企业大多数采用银行贷款进行融资,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之间竞争愈加激烈,单纯的银行贷款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这要求企业在适当减少负债的同时,扩大融资渠道,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优势,努力扩充企业资本。

(四)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改善企业的资产结构,努力保障企业资产运营效益。目前,我国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非常重视,大多数企业都通过一系列方法来改进固定资产管理效果。但是,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不少企业通过短期借款来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转让或者租赁闲置资产,这些方法确实能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但是存在不少安全隐患,企业很难保障企业资金的合理安全使用。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时候应该更多的关注资金的安全性。企业通过固定资产来增加流动资金的时候应该将业主按照风险类别进行划分,同时也要合理有效评估业主的信用条件,当然企业也必须建立财务分析制度,为销售风险以及经营风险的降低提供依据。

(五)企业应该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加强财务管理。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必然选择。第一,从产品设计开始到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都应该渗透财务管理信息化,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第二,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并运用到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实现了企业的资源共享,大大减少了企业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总的来说,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利于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进而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六)实行业务和财务一体化,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前面提到,加强财务管理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所以企业的财务部门可以基于企业的产品,并融合财务管理,努力实现企业的业务和财务一体化,通过企业合理的财务管理督促企业业务的开展。总的来说,实现企业业务与财务的一体化,有利于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能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有序进行,进而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财务管理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财务管理:第一,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第二,强化资金管理;第三,减少企业负债,改变企业融资方式;第四,改善企业的资产结构,努力保障企业资产运营效益;第五,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第六,实行业务和财务一体化。(作者单位为山东理工大学国防教育学院2013级三连会计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