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思考

2017-12-29 00:00:00王新
今日财富 2017年7期

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国内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新形势下,做好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工作,是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提升,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举措。

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让企业能够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情况,根据企业经营发展目标,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费用予以全面分析判定,并在这一前提下借助于物流技术、资源优化配置和作业管理等相关措施,科学制定成本预算管理计划,以实现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进而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一、做好企业成本预算的积极意义

通常情况下,成本預算管理属于借助于预算对企业各部门的相关资源予以合理分配、考核与管理,从而更加科学的对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予以管控,确保目标成本管控工作的有效开展,实现成本的优化,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从根本上来说,成本预算管理属于企业对未来成本的预估,是从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以及所处的具体市场环境,同时结合企业成本结构出发来进行估计的。

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往往关系到企业材料预算管理、生产预算管理以及销售预算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它们也共同构成了企业预算管理体系。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发展,国内企业也逐渐朝着更加集约化的方向发展,过去的生产经营机制无法符合现阶段企业的发展需求,所以必须要进行一定的调整改革。成本预算管理已经成为企业促进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提升的有效措施,科学的成本预算管理可以让企业核心竞争力得以不断提升,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因此,进一步加强成本预算管理工作可以让企业对生产经营成本予以合理管控,符合企业未来的发展要求。

二、加强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健全成本预算管理机制

首先,推广实施责任会计制度。企业预算、管控以及会计核算共同构成了责任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选择兼容制核算方式,把会计核算工作事后算账慢慢的转变为事前、事中以及事后全方位管理;其次是完善奖惩制度。工作实践中应当坚持以预算成本和指标作为标准,对企业实施成本完成情况考核,同时严格落实奖惩制度。借助于有效的考核确保企业职工的薪酬和考核结果挂钩,将职工经济利益和企业生产经营联系在一起。对考核来说需要重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考核内容必须要包含企业内部所有部门和产品;另一方面是应当坚守原则,必须实事求是,坚持奖惩分明的原则,若成本超支则用工资予以抵扣。

(二)创新成本预算管理方法

企业生产经营中为保证成本预算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必须要根据具体状况,构建符合本单位发展实际的成本预算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预算管理机制,从而对成本预算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首先应当构建行之有效的成本预算管理工作体系,企业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从成本预算管理的具体实际出发,对未来的工作实施综合预测,同时将其当成是未来成本预算管理的重要依据;其次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预算管理工作方案。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必须要积极的总结经验教训,构建科学的成本预算管理体系,对成本预算工作不断优化与完善。

(三)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要科学高效的开展成本预算管理工作,必须要清楚的了解内部管控目标,确保企业产生生产、业务和相关经济活动都可以与现行政策法规相符合,同时必须要确保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避免出现腐败问题或者经济问题,从而推动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对国内企业来说,必须要充分重视各项经济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另外还应当对企业业务流程予以不断优化调整,必须要清楚的划分相关职责。企业内部控制应当加强内控体系的构建,清楚规定相关业务环节的主要标准,同时对经济业务中可能形成的风险与问题展开深入分析研讨,降低企业损失。

(四)加强日常成本支出管控

从实际情况来说,即便是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主要以预算为主,但日常成本费用支出也应当进一步管控,建议应当从下面几点入手:首先是必须贯彻落实成本预算管理,无论何种成本费用支出都必须要坚持以预算管控作为底线;其次是必须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科学制定日常成本费用支出审批制度,同时委派专人进行管理,严查日常成本支出,尽可能的避免存在预算外支出;最后是应当构建成本日常支出审计制度,以成本管理底线以及严格审批制度为前提,企业必须建立专门的内审机构对成本费用支出实施审计。另外还必须要选择合理手段强化对日常成本费用支出的管理。

三、结语

总之,促进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这是保障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和前提。现阶段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工作依旧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加强成本预算管理,构建较为健全的管理机制。只有企业能够真正全面推进实施成本预算管理,才可以保证自身能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获得生存与发展。(作者单位为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发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