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2017-12-29 00:00:00罗璇
今日财富 2017年16期

目前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其主要原因是这些毕业生并没有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或技能,这就导致他们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相关企业的需求。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缺乏实践性,这直接导致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不足。因此,为了解决目前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必须积极促进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逐渐完善。

一、高职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一)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意识及能力有待提升

多数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老师的实践教学方面仍存在很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首先,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意识淡薄。多数老师没有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造成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技能水平不高的主要因素。其次,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当前高职院校的很多老师尽管是本专业出身,但是他们一般是毕业后就直接从事相关教学工作,因此,严重缺乏社会实践这一环节,这导致财务管理专业老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严重不足,使这些老师们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二)校外实践配套教学不够完善

高职院校在进行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往往出现相关社会企业、单位实习安排不理想的情况。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造成目前的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因此,这就给社会企业为在校学生安排相关岗位实习带来了更大的难题。为了实现自己的经济效益,企业更多的倾向于选择那些具备较多经验的人员来到企业工作。其次,由于财务管理专业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一特性就致使很多企业并不想对学生进行很多有关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指导,这导致社会企业的实践教学仅仅停留在形式层。

(三)实践教学内容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不合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教材的实用性不够。很多高职学校的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教材是本校老师依据自己的日常教学内容来定的,这就使各个学校的本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很难达到一致,这就对学生更全面的学习财务管理知识及业务技能形成了一定的阻碍。第二,教学内容不符合企业的实际工作需要。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是在模拟实训室或是在教室内来进行的,这就使部分财务管理内容的实践教学受到了局限,从而无法实现对学生进行较全面的实践教学,进而也就使学生很难满足未来社会的需要。

二、完善高职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完善校外实践教学相关配套体系

第一,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地进行校企合作,通过与校外企业的联合来共同实现学生相关技术技能水平的提高。例如校外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设定实习岗位,學校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第二,学校与相关单位共同建立对学生的约束及考核机制。由于很多社会单位时常到学校自主选择实习生,这就给在学学生提供了很多锻炼的机会。因此,为了督促学生更好的珍惜这些机会,严格对待实习这件事,学校与社会单位可以通过建立一套考核约束机制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最终有利于推动学生社会实习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不断创新实践教学形式

首先,在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引入一些较优秀的案例,从而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我国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向国外学校积极学习并吸取国外的优秀教学经验来顺利实现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最后,努力实现与企业工作的充分结合。这里主要只是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工作的充分结合,只有保证这一点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相关教学与指导,最终实现学生操作水平的提高。总之,通过实践教学形式的不断改进与创新,可以使学生学会防范及控制财务风险,熟练掌握会计处理方法,不断提高其自身的职业素养,最终为未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促进专业教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第一,学校可以严把教师关,在进行专业教师招聘时不能只是重视学历,还要加强对应聘人员专业能力的重视。这就使财务管理专业教师的能力从源头上得到保证。第二,学习应该为老师提供较多的培训、学习机会,并积极支持老师参加相关专业技能资格考试,通过对老师的不断鼓励与引导来实现财务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素质与能力的整体上升。第三,为老师安排到企业实践的机会。通过这一方法的运用可以对老师进行积极的鞭策,并有利于老师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为自身未来的努力指明方向。

三、结语

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不仅能够解决帮助学生实现财务管理技术技能水平的提高,还能为社会企业提供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所以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逐渐引起了各个高职院校的重视。尽管在实践教学道路的探索中存在很多问题,但是通过各学校及广大老师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实现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作者单位为湖南外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