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医疗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促进医院的长远发展,需要加强对医院内部控制建设。本文对医院内部控制问题加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要求和方法,加强医院内部风险管理和防范,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医院整体经济实力,支撑医院可持续发展,提升患者就医感受。
从医疗卫生事业长期发展来看,医院财务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并加强医疗卫生系统建设,在传统医疗体系中财务管理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从而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产生制约,基于我国医疗事业的改革,就需要加强医院财务的内部管理,并对其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严格把控,这也是我国当前医疗事业改革的重点。而如何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这也是医院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就对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建设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加强医院内部控制。
一、医院内部控制的要求
(一)内部控制关键在制衡
旨在做到内部权力的有效制衡,即决策、执行和监督要分离。通过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审批控制等方法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
(二)内部控制重在流程化
通过加强内部流程管理,将内部管理制度具体化为业务流程,并匹配相应的工作表单,指导每一项业务的具体操作执行。通过建立一整套责任清晰、标准统一、程序完备、问题可溯可究的管控机制与运行机制,使下属各预算单位的各类开支做到事前有规范、有标准、事中有控制、事后可追溯的全过程全要素的标准化透明操作和实时监控,做到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
(三)内部控制落在信息化
将内部控制嵌入信息系统之中,可以实现内部控制的程序化和常态化,可以改变单位经济活动分块管理、信息分割、信息“孤岛”的局面。
内部控制作为一项重要管理活动和制度安排,是医院治理的基石。 内控是不是“枷锁”,是不同岗位人员责权利的进一步明晰,实现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化、信息化。有人认为内控是以牺牲效率为前提,内控是束缚自己,为自己套上了“枷锁”。其实这都是误区,内控牺牲的是局部效率,增加的是整体效率。
二、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措施
(一)加强相关财务人员培训与管理
加强相关财务人员的培训与管理首先就需要从财务人员自身的技能和素质水平两个方面入手,这也是提高医院财务管理质量的关键。首先医院管理人员要从对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给予思想上的重视,并定期展开业务技能培训、学习和交流。此外,要积极向大家介绍关于新引进的管理系统使用方法,以便于尽早投入到使用中。对于在业务中出现漏洞的情况,要及时对相关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并通过绩效考核来对其产生制约和惩罚,要让财务工作人员从思想上认识到财务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財务内部管理质量。
(二)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
1. 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2. 分类分级授权: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建立重大事项集体研究、专家论证和技术咨询相结合的议事决策和会签制度。
3. 归口管理,权责对等。
4. 会计预算控制,使预算管理贯穿于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5. 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机制。
6. 会计控制。建立健全本单位财会管理制度,加强会计机构建设,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强化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处理程序。
7. 单据控制。根据业务流程中明确界定各项经济活动所涉及的表单和票据,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按照规定填制、审核、归档、保管单据。
8. 建立经济活动信息内部公开制度,确定信息公开内容、范围、方式和程序。
9. 关键岗位轮岗:包括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基建、合同管理以及内部监督等岗位。
(三)加强医院财务体制建设
医院相关管理制度难以对财务内部控制情况进行有效管理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制建设不完善,只有建立完善的财务控制机制才能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内部控制能够对单位管理中面临的各类经济活动风险进行评估与有效防控;是依法治国的具体化,旨在加强内部权力制约、强化内部流程控制;是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建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长效机制;是落实国家财经法规,实现公共资金和国有资产安全有效运行的保障,加强内控建设是大势所趋,将助力单位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结语
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还需要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但目前在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只有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从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和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完善,才能促进医院长远发展和健康发展。(作者单位为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