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企业会计管理中的ERP

2017-12-29 00:00:00邢国辉李小英韩雪王佳科
今日财富 2017年17期

摘 要:电力企业会计管理中的ERP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各个环节的有力配合,作为电力企业来讲,要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有力手段,切实推进企业会计管理中的ERP的实施。

关键词:电力企业会计管理;ERP;企业资源计划;信息化的手段

一、绪言

ERP是将物资资源管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人流)、财务资源管理(财流)、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流)集为一体而形成的企业管理软件,它将包含客户/服务架构,使用图形用户接口,应用开放系统制作。除了已经有的标准化的功能,还包括一些其他的特性,譬如说品质、过程运作管理以及相应的调整报告等等。

二、我国电力行业ERP应用现状

(一)信息化的手段比较落后。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各个电力企业都陆续的展开了以计算机技术来代替一些相关的手工业务的研究,90年代中后期,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我国的电力行业已经完成了一业务核算来做为核心的信息化发展历程,为信息化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即使在今天,电力企业的财务部门依然处于所谓的信息孤岛之上,它的突出特点就是只能进行事后的核算,财务人员每天忙碌但却根本没有办法提供高层所真正需要的信息,与企业发展决策有关的重大的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没有办法适时地收集和共享,决策层无法掌握实时的动态信息,企业的风险加大,资金回笼非常困难,采购成本提高,资金链和现金流出现吃紧,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人才基础好,素质相对较高。上个世纪90年代,电力系统为了全面的推进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对基础人才的培育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而电力系统的数千名财务人员都接受了相应的技能培训,这种培训也为电力行业开展ERP下会计信息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基础设施较好。就目前的情况来看,ERP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架构在我国已经形成。电力系统对于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各个大型的电力企业也都设有自己的专门的信息部门,为了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作了大量的实际工作。截止到目前,电力系统的光纤骨干网络已经覆盖到了全国80%以上的省市,部分的地区已经铺设到了县级的一些电力企业,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网络基础和配套的设施建设早就已经为电力企业的ERP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电力企业ERP下集成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

电力企业ERP在会计管理的范畴内对资金流的管理具体是由集成会计信息系统来进行控制的。具体来讲,ERP系统集成会计信息系统主要应该包括总账、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固定资产、现金管理、工资核算、成本管理和财务报表八个主要的模块。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核心的部分,总账模块对其他的部分起着支撑和统帅的作用,在系统中,比较完整有效的体现了会计信息系统和包括销售、采购、库存、人力资源、设备管理、生产运行以及经营规划等多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充分的展现了会计信息系统和其他子系统的集成。

(一)会计信息系统与销售系统的集成。一般來讲,电力企业销售电力产品,所得收入计入会计信息系统的应收账目,最后再进入总账进行管理,同时,我们根据对电力企业中五个大成本点的核算过程,可以计算出销售的成本,然后再根据收入和成本的对比得出具体的经营状况,这就是会计信息系统与销售系统的集成过程。

(二)会计信息系统与采购系统的集成。众所周知的是,发电运行的原材料是燃料和物资,电力企业通过燃料以及物资采购系统来购买原材料,再付给供应商资金,同时会将采购的记录记入应付账目之中,当然,最后也会进入总账,这就是会计信息系统与销售系统的集成过程。

(三)会计信息系统与人力资源子系统的集成。人力资源子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的集成主要是体现在对工资的发放上,人力资源子系统根据劳动者的岗位以及他们工作的实际情况,将相关的信息计算该劳动者的工资,汇总之后做成记账凭证也进入总账模块,这就是会计信息系统与人力资源子系统的集成过程。

(四)会计信息系统与设备子系统的集成。会计信息系统通过固定资产模块和设备管理子系统取得联系,这个设备具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在使用的过程中,它的价值不会发生增减,这部分价值的减少我们在平时会称之为折旧,最终也会计算进入生产的成本,而在最后,固定资产的折旧会作为总账的科目进入总账。

(五)会计信息系统与生产子系统的集成。电力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与燃料以及物资的消耗过程紧密相联,我们在燃料耗费和物资的领料过程中,必须要对这部分的价值进行有效的核算,这些核算事实上是由会计信息系统中的成本管理模块来具体实行的。

(六)会计信息系统与经营规划子系统的集成。在会计信息系统与经营规划子系统的集成过程中,会计信息系统对某一个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以及现金的流量进行汇总和统计之后,会生成一个会计报表,这其中就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这些都可以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决策上的有力支持。与此同时,经营决策者会根据具体的财务状况和企业发展规划,为各个生产部门制定相关的财务预算。

四、结语四、ERP环境下电力企业会计业务流程的构建要点

(一)在适应ERP系统会计数据采集方式的前提下进行会计业务流程构建

电力企业在ERP系统环境下对数据的采集,与会计电算化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相比,其方式、空间、时间等方面大不相同,甚至在根本性质上进行了革命。

例如,电力企业财务部门在会计电算化时的数据采集一般是根据企业的各个不同部门进行的,所以,加大了电力企业各个部门采集数据的工作量。由于数据不能共享,也增加了数据采集的差错率。为了电力企业成功的实施ERP,通常情况下电力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所涉及的各种信息,即财务的或者非财务的信息,全部由该经济业务最初发生的部门及其相关的岗位人员进行收集,并及时录入到ERP系统中,这样各个部门就可以及时且共享使用电力企业的各种管理信息。

(二)适应ERP系统环境下会计凭证生成方式的前提下进行流程构建

由于ERP环境下,记账凭证生成所需要的原始凭证信息,不全是由财务部门归集并填制的,也就是说电力企业各业务部门对发生的经济交易,都由相应的岗位工作人员在ERP系统中进行录入,进而由ERP系统生成相关信息,并根据一定的内置程序自动在总账模块中形成或生成各种管理信息。因此,电力企业可以减少相应的会计岗位人员。

在具体的流程重构的组织与实施策略过程中,需要成立项目实施组,要开展广泛的宣传培训工作,进行数据准备和数据整顿,最终进行系统和流程切换,通过多种有力手段,切实推进企业会计管理中的ERP的实施。

参考文献:

[1]陈琪,施亮.电力企业财务管理ERP系统分析[J].海电力,2011(05).

[2]邓永婕,李亚兵,雒亿平,苟娟霞.ERP在电力系统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