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一种全新的融资方式,应收账款的证券化是行业新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这部分资金来赚取利润,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应收账款证券化会计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融资,一种是出售,都需要发行人对其进行处理。
关键词: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会计处理;探讨
在2000年,由中国企业和荷兰银行共同合作,发行了以应收账款为主的商业票据,这是我国首次资产证券化融资,也开启了应收账款融资的先河,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金融行为。
一、应收账款证券化概述
作为资产证券化的一种具体形式,应收账款证券化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指的是将原始权益人所持有的存量资产或者可预见的收入通过特定的金融组织,转换成资本市场所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这个过程就是资产的证券化。资产证券化可以分为抵押贷款证券化和非抵押贷款证券化两类。对于应收账款证券化来说,指的是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应收账款作为资金来进行证券化的过程,而信用卡、汽车商所提供的的贷款所产生的的应收账款,都可以进行资产的证券化。在发达国家,大部分企业都会利用应收账款来进行融资,这种现象是非常常见的。然而,对于我国企业来说,都存在应收账款规模较大的情况,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收账款证券化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要措施85730c64dea5677c02cbf04cab48a3189fa6e32e85b3470a0ae1795a715e428f,有利于降低企业应收账款的规模。
二、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运作过程及特点
对于企业来说,应收账款证券化一种非常重要的融资手段,企业生产经营所产生的应收账款是其资金的主要来源,然后再通过特定的机构进行融资的过程。以下是其基本流程图。
(一)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流程要点
应收账款要想实现证券化融资,首先要成立一个专门的证券化特设机构,由原始债权人把应收账款出售给相关机构,并由专业机构对这部分资金进行重组、配制、评级,这个过程还需要第三方进行担保。完成这些工作后,证券承销商才能对这部分应收账款进行销售,销售后的资金,在扣除部分费用后还要返回给专门的机构。这样资金就开始在市场上流通,还本付息工作则由托管银行进行负责。
(二)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流程核心
特设机构的选择时整个流程的核心。这种机构必须是专门从事这项工作的,而且经营内容也要简单,而且其唯一的收入来源必须是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同时,法律对其经营行为也有非常严格的规定,以下行为是决定不能发生的,例如,申请破产、产生证券化以外的任何资产和负债等等。所以,为了保证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合理和合法,特设机构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其地位不容忽视。
(三)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流程起点
在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过程中,“真实出售”是该流程的起点,指的是发起人与特定机构针对应收账款售出问题签订交易合同。如果签订了该项合同,一旦发起人的公司由于经营不善等问题需要对其进行破产处理,应收账款也不会被算作该公司的资产,能免受损害,最大程度的避免投资者的经济损失。
(四)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流程核心技术
“信用增级”是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流程的核心技术,指的是对資产支持证券的信用等级进行提高,这样发行条件就能有所改善。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使自身的应收账款信用等级有所提升。第一,直接追索权和超额担保方式,是提高企业信用的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最常用的方式。第二,第三方担保。如果要想使用发行人超额担保,最先要处理的就是剔除那些不符合规定的应收账款,保证应收账款的质量;然后,将这些质量较好的应收账款进行分类处理,并与信用提升比例相乘,审核后再集中汇总,只剩下可以用来支持发行证券的高级别应收账款;最后,要特别注意的是,所发行的ABS规模要小于高级应收账款总额,折页才符合规定。而对于第三方信用担保而言,如果一旦出现应收账款不足以支付证券本息的情况,那么这部分的费用则由信用担保公司来负责,最终保证融资的正常运作。
三、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价值和建议
(一)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价值
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对于企业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是,应收账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企业提供给债务人的无息贷款。作为企业,应收账款被占用,却得不到相应的利息,这就意味着企业失去了部分投资收益。对应收账款进行证券化处理时,特设机构往往看重资金的时间价值,企业利用这部分资金进行融资,不仅能够使企业的资金流动起来,而且还能为企业赚取相应的利润。二是,应收账款证券化有利于企业融资渠道的多样化。对于传统融资来说,资金提供方对企业的资信能力最为关注,而对于特定资产的质量情况则不是很重视。而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后,投资者更为关注的是企业的应收账款质量和现金流动情况,同时,对于交易结构的严谨性和有效性也非常关注。三是,应收账款证券化有利于企业财务机构的改善。分析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其实质是企业应收账款与货币资金的置换。这个过程并没有改变企业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只改变其形式和结构,然而,原有负债比率的财务杠杆比也都跟以前保持一致。对于企业来说,其传统的融资风险和收益结构都有了较大改变,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融资。四是,应收账款证券能够使企业的融资费用有所降低。在这个过程中,银行的托管费用、证券承销商的托管费用都不需要付费,所以,融资成本相对较低。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件好事。
(二)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建议
应收账款证券化对于企业的好处颇多,也是极具创新性,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各个群体的需求,是当今世界各地企业普遍使用的融资手段。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不仅使我国的金融产品种类日益丰富,而且还有利于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宽,促进企业的发展。然而,在推动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在我国,可以选择一些应收账款规模较大、数额较多,且资金相对雄厚的企业进行试点,帮助其设立专门的机构,处理该业务。二是,这些证券化特设机构可以发行无担保债券,,如果发起人购买时存在应收账款短缺等情况,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购买。三是,在应收账款证券化过程的初期,机构投资者是其最重要的购买者ABS的重要购买。因此,我们要鼓励国内基金、养老金等资金用于购买这方面的证券。四是,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应收账款的出售、违约、资产担保、权益变更、信用增级、发行承销等内容是应收账款证券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对这部分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四、应收账款证券化的会计处理
在应收账款进行证券化过程中,对于会计处理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发行人对这部分资产进行融资或者出售。这主要是因为,如果处理方式不同会影响企业会计报表要素。
(一)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判断依据
对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进行判断时,有两个依据,一是,风险与报酬法,指的是是否对证券化资产风险和收益进行转移。资产证券化发起人选择对资产进行融资还是销售,是由证券化资产的风险和报酬是否发生专业决定的。如果风险和报酬主体已经发生改变或者转出 ,那么销售处理是最好的方式,可以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已经证券化的资产,而所得到的资金则是得到的收益。如果风险和报酬主体部分没有发生改变,则担保融资处理是相对较好的选择,那么应收账款证券化后,其资金仍然属于项目资产,然而,对于募集到的资金,则被确认为负债。二是,金融合成法,指的是是否对证券化资产的控制权进行转移。决定采用担保融资还是资产销售的依据是金融资产控制权的转让是否发生变化。而交易的真正的目的则决定了证券化的资产再确认,如果已经轉移了资产的控制权,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进行销售处理,或者也可以选择担保融资。
(二)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风险和报酬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风险与报酬法并不符合金融工具的实际情况,对于资产证券化的反映形式也过于简单。再者,由于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合约太复杂,导致证券化后的资产控制权严重脱离其风险和报酬。如果只是观察风险与报酬是否发生转移,以此来判断对其进行表内或者表外处理,显然是不符合会计逻辑的,是不合理的。而且,也增加了判断风险和报酬的难度。“形式重于实质”的倾向过于明显,增加了会计操纵的空间。所以,在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过程中,使用风险和报酬法显然会存在很多问题。而金融合成法是国际上最通用的方式,效果也非常好。
(三)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基本流程
要想进一步了解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基本流程,以1998年中国某企业与荷兰银行合作威为例。首先,中方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向荷兰银行提出申请,并精心挑选出优良的应收账款,组成资金池,交由相关组织对这部分资金进行评级。然后,荷兰银行将这部分资金注入到声誉较好的资产公司,并开始投入资本市场进行发行。最后,获得收益则由特设机构集中发放至企业专用账户上。完成这个项目后,以往企业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收回的现金,如今只需要两周时间就可以收回。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荷兰银行也得到了了将近200万的服务费,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双赢。在这个例子中,企业在3年内有权对这部分应收账款进行回购或赎回,还拥有着这部分资金的控制权,所以,这种方式是担保融资。
五、结语
目前,在我国,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业务还处于初级阶段,也存在很多的会计处理问题。对于这些会计处理问题,我国企业借鉴国际上的相关法律和法规,等到我国该项业务也逐渐成熟之际,就可以根据自身国情和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会计准则与实际操作方法,使会计处理方法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赵睿.应收账款融资的会计处理初探[J].商场现代化.2013年 19期.
[2]谢获宝,谭郁.应收账款融资的会计处理和经济后果分析[J].财务与会计.2014年 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