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际经济深度调整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017-12-29 00:00:00万晓春
今日财富 2017年17期

摘 要:金融危机的爆发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和贸易流向,为了避免经济的逐渐萎缩,全球经济开始出现深度调整,国际经济的深度调整对中国造成了很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进出口增幅逐渐下降,未来出口可能会受到不利的影响;第二,国内价格在逐渐上升,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第三,资本流出加速,这对我们的投资和国内货币政策都有一定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国际经济深度调整对中国的影响,并希望找到一定的策略來应对国际经济的调整。

关键词:国际经济;调整;中国;货币

2008年的经济危机爆发以后,国际上主要的发达经济体还处于逐渐恢复的状态中,想要真正得到复苏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的经济体非常不利,经济增长十分缓慢。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它的内部经济环境和外部经济环境都将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经济结构的调整正在重新塑造中国经济的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依靠世界经济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已经不切实际了,在国际经济深度调整的过程中中国需要调整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这是积极应对新挑战的必要途径。

一、当前国际经济深度调整的总体表现

(一)各国经济增长普遍不如预期且分化态势更明显

各国经济形势在国际经济深度调整的背景下越来越不如从前,这是目前世界经济的主要形式。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分析报告得出,世界经济增速一直在不停的下调,最严重的时候下调百分点会更多,这不利于各个国家经济的增长。另外,不同经济体之间分化态势也逐渐变得明显,首先从发达国家进行分析:美国是发达国家中整体情况较好的,内部经济环境发展比较正常,虽然有时候会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比如天气,但是它的经济恢复得比较快,出现通胀的概率很小;日本从技术上来说经济逐渐陷入衰退的地步;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欧元区,德国法国是欧元区的核心国家,这两个国家在经济上出现了负增长,可见国际深度调整对欧元区的影响之大,这也让世界其他国家对欧元区的经济快速复苏出现了怀疑。然后从新兴经济体进行分析:中国是新兴经济体中的大国,虽然受到国家经济深度调整的影响,但是整体经济还是处于增长的状态,但是其他新兴经济体都出现了明显的减速,比如巴西、阿根廷等,这些经济体要想保持经济增长还得克服很多困难。

(二)国际贸易增长放缓,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

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货物出口增长率逐渐下跌,全球贸易增长逐渐放缓,跟2010~2011年世界货物进出口20%的增长率相比,2012~2014年已经下降到了2.43%,这会影响整体的贸易增长率,从而影响全球经济的上涨。全球贸易增长下滑的原因是多样化的,主要受到全球需求不足、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地缘政治紧张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在短期内是没办法解决的,所以国际贸易还会一直处于下降的状态。在国际贸易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各个国家对大宗商品的需求量减弱了,国际能源和基本金属价格已经严重下跌,但是主要产油国和基本金属生产国的供应却没有减少,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会影响国际的经济布局,那些依赖于石油和基本金属的出口型国家经济会受损,但是很多消费者国家会在价格下跌中的优势中获益,比如日本、中国和印度等。

(三)发达国家欲重回制造业,国际生产分工面临重新布局

美国一直都是发达经济的代表,它的主要产业结构一直在向高价值链和研发集中的知识产权和服务业转移,而对那些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业不够重视,而在国际经济深度的调整过程中,以中国为代表的制造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开展意识到制造业的重要性,工业化的发展不仅能够帮助一个国家保持产业的领先地位,还能为国家的就业人员提供岗位,更好的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美国很快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奥巴马提出了美国再工业化的发展战略,这对推动美国经济实现结构调整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发达国家并不是简单的重回制造业,而是对产业链进行重新构建和升级,这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二、国际经济深度调整对中国的影响

(一)进出口放缓超预期,外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下降

随着国际贸易的减弱,我国进出口贸易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整体的数据分析,我国的出口在增速呈现出下滑的趋势。从2015年的数据分析,我国进出口总额比之前下降百分之八,与年初设定的贸易增长目标相差太远,其中进口下降得更多,这种贸易顺差并不是正常的,主要是由于进口比出口的跌幅更大,这种顺差属于被动型的顺差。我国进出口的放缓会影响未来出口的情况,影响中国出口的主要因素是人民币的贬值,人民币的实际汇率都处于比较高的状态,这对我国出口形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增速的放慢,美元在不断的升值,这对中国进出口都有一定的影响,中国的进出口形势都不是很乐观,对未来进出口形势进行准确和细致的判断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国内价格受到影响,外汇储备持续缩水

目前,我国的消费价格在逐渐上升,表现最严重的是工业品的出厂价格和企业购买原材料的价格,这与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变化有直接的关系。国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得比较严重的是原油、钢铁、有色金属,这些商品价格的下降除了受到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外,我国的需求量不大也是其中的原因。另外,人民币贬值比预期的要强烈,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一直处于上升的状态,这是其他货币所比不上的,但是我国经济增速的下降给人民贬值提供了基础,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在增强。受到人民币贬值压力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不得不动用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这样做的结果会导致国际储备规模的缩减,外汇储备与人民币贬值是相互影响的。

(三)资本流出严重

在国际经济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中国的资本流出入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资本流出现象严重。从中国市场经济分析,我国每个月大概有500亿美元流入,但是奇怪的是资本流入增加,我国的外汇储备反而减少了,这说明可能会存在资本流出的现象发生,资本的流出对我们的投资和国内货币政策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国要根据国内外市场的整体变化做出一定的调整,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防止资本流出现象的发生。

三、对中国经济政策的几点建议

(一)适当加大货币政策

我国的货币因素在国际经济深度调整的背景下显得更加复杂,因此在货币政策上加大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为了更好的把控货币的实際操作,要增强货币的灵活性和前瞻性,同时加大公开项操作的力度;另外采取一定的手段来加大基础货币和信贷的供应,让货币处于放松的状态,国家可以从降低准备金率、降息等手段入手,促进货币政策的良好发展。

(二)加快结构性改革,减少对外部经济的依赖

以前的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靠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的带动,这样的中国经济比较被动,而在国家经济环境的深度调整下,这种战略已经不适应了,中国需要加快推动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减少对外部经济的依赖,经济内部的结构性问题制约着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目前,我国在经济方面的工作有了更严密的部署,加快结构性改革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必要基础。加快结构性改革首先要从居民入手,提升居民的家庭可配收入,之后通过人民币贬值提高经常项目顺差,以此来弥补投资减少的缺口。总的来说,在加快结构性改革的时候要考虑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的偏废政策。

(三)加强大国之间的协调,寻求经济政策的国际合作

中国是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产出中占很大的比重,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中国在稳定全球经济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缓慢增长的状态,中国需要完成的任务是推进国际社会共同承担经济调整成本,而不是继续承担起稳定全球经济发展的重任。中国在全球市场上有着很强的影响力,所以中国在国际经济的外部冲击中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扮演着主动决策的角色。目前,中国的经济政策发展主要是加强大国之间的协调,寻求经济政策的国际合作,更好的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金融市场将会面临更多的风险,这些不明确的风险点会随着信息技术快速传播,在国际经济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中国应该正确看待国家经济的变化以及产生的影响,积极主动的推动国际社会对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进行探讨,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中国能够结合自身的经济情况找到相应的应对策略,促进国家经济的增长,同时这也是整个国际社会应该关注的问题,为全球经济的平稳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程极明.关注新问题、新动向——介绍《世界经济新论》[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4年03期.

[2]王宪磊.2011年世界经济面临大变革大调整[J].中国经济年会(2010-2011)会刊.2011年03期.

[3]钱敏华.正确认识货币政策拉动内需的作用[J].对外经贸财会.2014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