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当前,我国高校围绕培养理想信念坚定、道德品质高尚、科学素养良好、创新能力卓越的人才培养目标,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与实验教学相关的政策,以解决“大问题、真问题、难问题”为导向,鼓励教师开展创新性实验教学的探索,推广专业和通识相结合、基础与个性相结合、指导与自主相结合、知识和能力相结合、国内和国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实验教学方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推动实验教学运行经费投入制度化。通过高校对实验教学中心的经费投入,使中心实验教学运行有了稳定的、制度化的经费支持。除了硬件改善,高校还在实验教学的课程体系建设上加大了投入力度。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未来需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政策要求,研究制定了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路线图着眼于“研究型学习制度体系”建设,特别设立研究实践制度,完善人才培养方式,通过组织实施社会调查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教学改革和优化,为培育出具有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校基于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一)创新高校实验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
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对全校实验室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管理。在运行和管理机制上,高校一方面应督促实验教学中心加强规范和制度建设、并给予宏观指导,另一方面在具体运行上充分发挥中心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发挥专业特色,特别是以创新、开放的模式实现高校与政府、企业、社会的对接和资源整合。培养复合型人才,除了在知识结构上体现多学科融合,还需要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引进跨学科的方法和技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技能整合。通过跨学科实验实践教学的训练,学生可以突破典型思维定式,有利于将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技能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综合、全方位的与时代发展和行业发展同步的专业知识体系和结构。通过教学环节的跨学科训练,来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面向职业生命全周期的持续学习和实践能力。
(二)创新高校教学理念和课程体系
坚持传授知识与培养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并重的原则,在合理规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秉承“参与”,“创新”,“服务”的理念,将实验实践教学贯穿于学生在校期间的整个培养过程。围绕现代化、综合性、高层次、创新型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把课程体系优化、分解为多个模块,这些不同模块在实验实践教学中相互结合、相互支撑。通过对实验教学的探索实践,创新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打造创新型、开放式的实验实践教学模式,并逐渐形成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三大实验实践课程体系。这三个教学体系涵盖了专业知识教学的主要领域,使学生可以在实验室和各种实践基地模拟专业知识运行的全过程。
(三)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教学
实验实践教学主要通过“两个参与”来实现:一是教师参与、引导实践活动;二是学生自发组织、参与活动,通过广泛的参与活动达成理论与实践、教育与教学的统一。学生不仅通过实验教学课堂学习实务实践技能,同时通过对外的实践活动、活动组织来提供社会服务,在提供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实践水平,将志愿服务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实验实践教学立足于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两个方面。通过面向社会的各种形式的实践服务平台,每年通过积极组织和开展实地调研、社会调查、统计分析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调研方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加强高校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办法,鼓励名师参加实验教学的组织和管理,以及实验教学改革创新,提升实验教学的水平。以此来初步形成一支以高水平专职教师为核心、兼职教师为骨干的教学队伍。终坚持“以高水平教授负责和牵头,实行实验实践与理论教学互通,专、兼职结合,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结合”的队伍建设基本理念,把青年教师担任实验实践教学工作的情况与其教学、科研成果的考核相结合,将实验实践教学作为青年教师工作的必要环节;鼓励教师在职参加课外实践、学历进修、专业技能培训和现代教育手段培训,逐步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科研水平、学历层次和业务素质;同时,高校可通过每年对实验实践教师、实验实践管理人员和实验实践技术人员进行有关实验室硬件、软件、安全、管理、设备操作技术、实验能力素质等方面专门知识的培训和测评,组织实验实践教学人员积极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专业课程培训,以便他们及时了解并掌握最新的实验技术、实践技能以及实验实践教学手段。
三、结语
近年来,我国高校通过大力推进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改革发展新思路,诸项改革措施均得到高校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其他物质条件、教学环境等方面的协调保障。“参与、创新、服务”的实验实践教学理念也得以贯彻落实和发扬光大的同时也要求高校继续坚持基于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改革,保证高校的教学质量更进一步。(作者单位为江西应用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