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是能够全面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一种信号,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对企业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防范。要求企业经营者进行经常性财务分析,防范财务危机,建立预警分析指标体系,进行适当的财务风险決策,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生存能力和可持续的发展。本文阐述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说明当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几点控制财务风险管理的策略。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财务状况受不确定性因素,从而可能使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使得筹资结构不合理,企业经营决策失误影响企业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短期资金紧张,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形成恶性循环,甚至资不抵债,面临破产危险。因此,分析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成因及其防范措施进行探讨,对降低财务风险、提高企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和成因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企业的职能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化。在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上,不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然而企业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企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由于市场经济起步晚、受传统经营模式影响,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工普遍缺乏风险管理意识,财务管理基础薄弱,缺乏市场观念和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及应变能力,对难以预见和改变的企业外部因素如行业景气程度、通货膨胀等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
(二)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产生财务危机的重要因素。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直接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资本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企业为加速发展盲目举债,负债经营,不考虑资本结构的债务,但数额巨大的短期负债容易出现支付危机,使企业承担较大财务风险。
(三)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受历史因素影响,管理者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管理理论和水平整体不高,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科学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造成企业抗风险能力差。
(四)企业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决策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果,然而部分企业缺乏风险和收益意识,对投资项目没有进行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导致出现投资失误,给企业带来巨大财务风险。
(五)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缺乏风险意识。企业员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当前财务管理人员由于自身水平有限,在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方面存在不足,职业判断水平参差不齐。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控制策略。针对以上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在新形势下要狠下内功,为提高企业防范风险能力企业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员工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树立现代化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宣传财务风险意识,通过组织定期培训,在各环节融入风险管理,把风险管理理念、相应规避策略等知识作为考核内容,选拔具有风险防范意识的人员进入管理队伍,提高企业风险控制水平。
(二)优化资本结构。适时调整科学构建短、中、长期借款比例,科学决定融资规模、融资途径,对投资周期、投资回报率等影响财务风险相关因素进行冷静、全面分析比较,从而构建风险评估模型,选择风险和收益均衡的投资组合方案。
(三)完善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建立阻断财务风险的“防火墙”。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不能跟风建设,走过场,需要依据企业实际状况健全内控程序、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实行全程跟踪管理,在筹资、投资、运营和收益分配环节加强掌控,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四)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采取现代化科学手段,对投资方案进行比较;通过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搜集分析有用数据;运用科学数据模型分析,建立财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分析收益率、投资报酬率、收回周期等指标,实时回收测评数据,量化结果并择优选择,促进财务风险降低。
(五)做好人员培训工作。企业的竞争核心在人的竞争,高水平的企业管理离不开过硬的企业管理团队。培养适应现代化企业制度,具有专业知识、具有风险评估水平和风险规避意识的员工,建立有效合理的价值风险管理的绩效考评机制。只有企业的每位员工都充分意识到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全员全程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才能推动风险控制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业内财务风险控制对企业发展影响重大。企业必须从主观上重视风险控制,优化资本结构,完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培养优秀人才,从自身实际出发,建立科学有效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采取实时的预防和控制,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利益和价值最大化,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稳步协调发展。(作者单位为哈尔滨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